漢末書吏!
文呈讓伍良伍艮兄弟倆,將二人扶起來。
這倆憨貨,將文呈家灶房地麵上,都磕出來一個小坑了,心疼的文呈直抽抽……以後婉兒掃地,此處可是不容易打掃乾淨。
牛二馬大麵麵相覷這文君啥、啥意思?怎麼好的神仙手段,這到底,教還是不教呢?不管了,今晚在文君家門外,先跪它一晚上再說。
文呈對二人說道“平常技藝罷了,今後你二人便做此營生罷!記住這東西,不可能讓你們發財。”
見二人滿臉不解,文呈道“小家小戶的,沒錢,你二人收取費用時,低廉一點。豪強大戶家,就翻幾倍地要工錢……他願做不做,反正是你的獨門技藝。”
牛二馬大懵了這就成了?俺還沒說,以後的工錢,分潤……不是,是孝敬給文君一半……還是六成?
文呈心裡清楚,雖說這種爐灶的柴禾,燃燒效率高,可以節約不少柴禾。
那樣的話,農戶家便可以省下很多砍柴的時間,用於農耕。
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
這種爐灶,它是用於配套的鐵鍋,才能高效率使用的。
這就好比你拿著家裡的砂鍋,放到酒店炒菜的猛火灶上去……你用得著那麼猛烈的火麼?
燒爆你個傻子家的砂鍋。
普通的陶罐、陶盆,這樣高溫的爐灶,效果並不是那麼神奇……這個時代的人,又不爆炒、也不高溫油炸。
漢代人烹飪都以蒸、煮、燉、烤(炙)、悶、煎為主,這種爐灶,對效率的提升效果,極其有限。
而鐵鍋的普及,還是遙遙不可及之事普通農家徒附,買得起、或者舍得買鐵鍋的,恐怕不多。
再過幾年,天下大亂,能保命都不錯了,誰還顧得上打造新式爐灶?
大戶人家、豪強士紳,才有可能,在今後幾年跟風玩兒。
……
因此,文呈才要求兩人,收取豪強大戶家的工錢,幾倍地翻……人家不差錢。
“聽到了麼?豪強大戶貴貴的收,彼等家的灶台,儘力做的漂亮一點、爐灶做的大一點。”
文呈手把手教二人生意經“今後,你二人就說這是雷神灶台,燒起來轟轟作響,頃刻間便燒開了一罐水,煮茶烹肉,其快無比!”
——彆吃驚,誇張是我們的悠久傳統。
君不見古人形容任何東西,都誇張的離譜?
什麼“一聲斷喝,江水倒流”、“一把一百二十斤的大刀,揮舞的水潑不進”、“飛流直下三千尺”、“萬軍陣中,直取對方將領首級,如探囊取物。”
——沒個靠譜的!
就說“過五關斬六將”……那是彆人,壓根兒就沒想弄死他好不好?
那些守將,把險關大門一閉,關二爺前去叩關,就問他你有通行證嗎?
沒有,不能通關,這是此處的規定…勞駕,回戶籍所在地,辦理通行證再來,屆時肯定麼麼噠。
等關二爺回去辦好了通行證,守將再問你有路條、有納稅證明、有健康證嗎?
哦,沒有,不能通關,這是規定。麻煩你回戶籍所在地辦理一下,屆時再來,饃麻噠。
關二爺滿臉通紅,怒吼“豎子,為何不早說?”
“你當時也沒問啊。”守將雙手一攤,轉身回家喝酒吹牛去了,你二大爺,還能尿塌那關隘不成?
再說了,便是尿踏了關隘又如何?
再申請經費蓋就是了,又不用守將掏錢,官家的,浪費點,無所謂啦。
文呈這些話,已經很含蓄、很謙虛了。
……
喜得二人,連忙跪下。文呈一腳踢過去“滾起來!膝蓋骨碎了不成,站不住?!”
牛二馬大起身,呐呐不敢言,心裡卻樂開了花文君這才像個長輩嘛!咱哥兒兩個,到底叫不叫文君師父呢?
文呈繼續說道“過些時日,我還將打造幾個這般的爐灶,屆時自會喚你二人。伍艮,去買三十個煎餅,分給牛二馬大。天色不早了,便一路走一路吃罷!”
那伍艮自去顧嫂處買餅,牛二馬大彷徨不知所措這文君,到底當不當俺們的師父啊?
這樣子就出去攬活,那可不行,無名無分師出無名的。
就算文大人不找自己的麻煩,自個兒也躁的慌!
文呈看出來二人的猶豫,卻也不好說什麼。
實在是沒辦法,便道“今後,我有何事,便喚你二人過來聽用,不給錢的!便如此罷,我又不是匠人,當不了你們的師父。”
見二人還沒有反應過來,文呈一腳踢在馬大身上“滾罷!你兩個的家,距縣城還有十幾裡路,拿上煎餅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