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書吏!
海曲格的小兒子一心向漢。
這人不但習漢字、說漢話、穿漢服,連名字都是漢人名字。
因為他是純種胡人,這個天生的,改不掉,把祖宗們拉起來打一頓,也是改不掉高鼻梁、高眼眶子的事實。
但這些生理上的條條框框,束縛不住他那顆火熱的、對漢人生活充滿向往的心,又在家中排行老三,因此得名胡漢三。
一切都很合理。
在大漢朝廷眼中,這是一位愛國人士,屬於統一戰線上的進步人士。
而在胡人眼裡,他恐怕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胡奸’了。
“文將軍威武霸氣,經天緯地、文韜武略,文武雙全、文能安天下、武能平八荒……英俊不凡。”
胡漢三獻媚地看著文呈,估計是將他所知道的褒義詞,都一股腦兒的說了出來。
“胡老弟啊,我可曾得罪於你?”
文呈笑吟吟的問道“你怎麼一開口就罵人呢?”
“啊?”
胡漢三大驚“我敬慕將軍文成武德,說的都是肺腑之言,何曾敢有半句冒犯之語?”
這小子漢語不賴,邏輯通順、語法正確,發音準確,嗯,看來是真心喜歡漢家文化從骨子裡喜歡那種。
“可我明明外貌普通,最多也就是帥的過分了一點點,你用英俊不凡來形容我,豈不是貶低我的顏值了嗎?”
文呈一本正經的板著臉道“這是何故耶?”
文呈的話裡麵,本身邏輯就很矛盾,這讓心眼兒實誠的少數民族兄弟如何回答?
“哎,哎,將軍,我還是說說我牢姐羌部落歸附將軍之事吧。”
胡漢三道“我部落上上下下,但凡出過門行商的部落族人,都聽說過漢安的繁華,看到過青石峽、紙坊縣、成縣那些參狼羌、鞏唐羌人過的是什麼好日子,因此闔族都有心來投。”
文呈其實就是在等著對方先提起這茬!
談判之中,要想獲得談判主動權,誰先提出觀點、誰先表明立場,相對於對方來說,就會更為被動一些。
好比某人看見一件價格不是那麼透明的古董,愛好它之人,出一萬貫錢都願意,不喜歡這件古董的人,一千貫錢都不願意掏,但百十貫錢買來玩兒,總還是可以接受的。
詔安這種事情,哪有個什麼具體的價格,沒行情可參考!
文呈也是在看對方的態度、開價、底限。
對方態度是誠懇的,談判的基礎是具備了。
現在胡漢三開價了想過上參狼羌、鞏唐羌那樣的“好日子”。
好日子?
青石峽、日月山,是實行的‘農場’製,同吃同住同勞動,一起改造農田、興修水利,每月發糧食、一點點工錢,農場效益好了會發一些油、魚、肉、衣服之類的。
農場的好處是人多力量大,可統籌物資,能夠抵禦意外風險,比如天災兵禍之類的,可統一安排讓家中子弟讀書識字。
紙坊縣、祁山寨、成縣是實行的分包製。
雖說分了住房、分了土地,但生產工具、種子、先進的耕作技術這些東西,還是掌控在漢安軍手裡的。
朝廷免三年賦稅,但治下百姓需要繳納曲轅犁、鐵鋤耙租賃費、繳納技術指導費、管理費,繳納“軍隊發展基金”等費用。
屬於半軍管、半自耕的混合模式。
文呈問道“在你心中,什麼樣的日子是好日子呢?”
“可以自由穿行經商,可以安安心心種地、開作坊,累了,晚上可以安安穩穩睡覺。”
胡漢三一臉羨慕的說道“孩童可以上學,以後識字,能寫會算,孩童可以獨自在村口玩耍而不用擔心被匪徒劫走。”
“娶的婆姨不用擔心被官爺盯上,家中女兒不必擔心被豪強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