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書吏!
上郡作戰,屬於降維打擊,勝利是必然。
但治理上郡、經營並州北部,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其間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困難?
曹吉利將自己最心愛的茶盞一摔“困難?某是縣尊,還是他李恢是縣令?”
曹操準備裁撤一批官吏,結果被漢安縣功曹李恢、縣丞趙正,一句“沒有一位官吏是多餘的,裁撤職位很困難”給頂了回來!
曹操來到漢安縣,出任漢安令。
剛到漢安縣之時,曹操就喜歡上了漢安,這裡有一種嗯,怎麼說呢,有一種勃勃生機、有一種人人都喜笑顏開的氛圍。
與大漢其它地方不同,整個漢安縣的軍民百姓,左邊臉上寫作“希望”,右邊臉上刻著“盼頭”。
作為一縣之尊,曹操一到任上,就盤點縣庫、清查人口。
管理管理,無非就是管好財和物,理順人和事。
曹操家中好歹也是官宦世家,這點本質,還是能夠抓住的,此舉也符合一名老練官員的為官之道。
待到花名冊一報上來,曹操就感覺蹊蹺漢安縣吃俸祿的官吏,怎麼如此之多?
各房,像工房、吏房、禮房、戶房、捕房、教諭、醫官倒不奇怪,隻不過比彆的縣寺要多一些。
尤其是教諭、醫官,人數是彆的大縣人數的幾倍!
但河長、路長、農耕技術發展司、木工指導辦公室、水利監察辦公室、鐵器製作指導司、商務協調發展司、瓷器技術發展司、陶器產銷發展司、房地產規劃發展司、農場監管司、軍屬服務司、軍地協調辦公室
這是什麼玩意兒?
竟然還有一個“農牧漁副發展司”——這又是什麼鬼?
這“宗教管理司”是什麼玩意兒?
那“貧民掃盲夜校”扶持司,又是一個什麼鬼東西?
曹操與侄子曹安民、族弟曹休,頓時被這種匪夷所思的官吏名詞,給整得齊齊懵了圈!
“或許,這是文將軍為了安置他的親朋,故意創設的新職位?”
曹安民猜測道“畢竟文將軍出身貧寒,窮親戚多,為了讓爾等也吃上黃粱,胡亂設置了此等職位?”
(黃粱,小米,能吃上黃粱,說明生活不錯。東漢是郡縣製,縣寺自行招募吏員,當了吏員,也是縣令屬下,與皇帝關係不大,因此,吏員沒有‘吃皇糧’一說。)
曹休搖頭道“不像。漢安軍兵強馬壯,占據的地盤也是不小,文將軍若是為了安排親朋,漢安軍中,成百上千的職位不用,何苦在區區漢安縣衙,安頓這種升鬥小吏之職?”
曹操皺眉“奇了個怪哉!”
此時,鐵頭喬玄已故。當初喬玄選擇文呈接掌“千麵”,頗有臨終交班之意。
而喬玄之所以選擇文呈,一是喬玄知道曹操不省油,野心頗大。
二是喬玄派人仔細摸過文呈的根底,知道文呈不會感情用事、不會任人唯親,更不會貪腐戀權。
一個立場堅定、立身正派、勇於擔當的人,才是喬玄理想的接班人。
彆人不是太清楚其中關節,但曹操是最清楚不過了。
因此,曹操才想不明白文呈掌控漢安縣之後,怎地會設置了如此之多的、奇奇怪怪的吏員?
嫌縣倉裡的錢糧太多了麼?
不過,漢安縣可真富庶啊!
曹操以前,與絕大多數中原士子、官員一樣,並不關心益州地界上的事情。
益州在這些人眼中蠻夷之地,瘴氣彌漫之地,野獸毒蛇出沒之地、巫術蠱術盛行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