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到漕渠附近,一行遊俠兒興高采烈的趕著馬匹回到渠對麵,寶音公主這才語帶哭腔的詢問張偉剛剛是怎麼回事。
“沒事,隻是一個老仇人來尋仇,已經被我打發了。”
張偉輕描淡寫的回道。
“老仇人?你還有仇人?”
寶音公主頓時就不高興了,“什麼仇人,敢到我家來尋駙馬的仇?夫君快給我說,我讓我父汗馬上發兵將他踏平了。”
“駙馬?”
張偉心中得意,自己這是一不小心就當上駙馬爺了。
他現在確實是駙馬,寶音公主作為窩闊台的掌上明珠,他不是駙馬爺是什麼?
遙遙衝身後比了個中指,張偉打馬越過漕渠石橋。
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東市。
就讓你們在多活兩天,等老子整頓好黃河幫,立馬就過來把你們這幫色目人斬儘殺絕。
張偉心中發狠,跟著遊俠兒們趕馬的馬隊就到了一處空曠的場地。
此時這裡彙聚了成百上千人。
有遊俠兒,也有普通人,看裝束各行各業的人都有。
騎馬路過一個牌樓,張偉抬頭看了看上麵的匾額。
長安國子監。
好家夥,這裡就是國子監?
有唐一代,國子監的地位不用多說。
長安城的國子監設立在務本坊,正好在東西市漕渠旁邊的一坊,這裡臨近皇城,在往前走一點,就是朱雀門,太極宮…
可惜當年黃巢攻破長安,包括皇城,太極宮這些建築都被一把火燒了個乾淨。
所以張偉騎在馬上往前看,隻看到了一片殘垣斷壁。
當年國子監也沒能幸免於難,直到北宋時期這裡的國子監才重建,隻是再也沒有了當年的地位,隻是一個普通的科考場地。
前方是一個高台,高台上,一個文氣縐縐的青年人正注視著打馬而來的張偉。
張偉走到哪裡,人群就自動分開。
“他就是大宋朝的振威校尉,大散關防禦使?看起來好年輕啊。”
“我聽說他殺了幾百個色目人,真真是英雄好漢。”
“聽說大宋要北伐了。”
“北伐?”
有人驚喜出聲。
“真的要北伐了?老天開眼,我等等這一天好久了。”
人群議論紛紛,張偉臉黑。
“誰他娘的傳開了說宋庭要北伐了?這特麼叫我怎麼解釋?”
北伐,北伐個蛋蛋,就宋庭那尿性,還北伐。
張偉硬著頭皮走上高台,先衝一邊的文士點了點頭,抬手壓下滿天的議論之聲。
“我知道你們想問什麼,隻是這事大庭廣眾之下不好多說,大夥兒還是先回去,時機成熟,爾等自會知曉。”
話音剛落立馬就有人跳出來哭泣著回應。
“校尉大人,吾等長安黎民盼大宋北伐如眾星盼月,枯苗望雨,大人若有需要,吾縱是肝腦塗地,也要助大宋收回這漢唐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