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這邊歡聲笑語,眾人幾杯酒下肚,立馬就熟絡起來,赫連達達跟塔木作為蒙古漢子亦是嗜酒如命,遇到杏花村酒這種好酒,幾碗下去恨不得跟在場的人都拜了把子。
幾家歡喜幾家愁。
鳳洲城地處嘉陵江源頭,始建於秦朝時期,往西可以入甘,往北可以入陝,往南可以入川,往東就是漢中盆地,號稱是入川孔道,四通之地,亦是四戰之地。
這裡是大散關跟黃牛堡的大後方,陳倉道防禦支撐點。
鳳洲防禦使高度今年四十來歲,家中世代武官,其父曾官至益州都督,四川二把手,可惜後來趙彥呐入川,將他們家貶到了這小小的鳳洲城,從此一蹶不振。
現在高度非常慌。
為什麼慌?
因為張偉把路修到鳳洲來了。
蜀道難,陳倉道蜿蜒曲折,以前也不是沒人想過修路,隻是以大宋朝這情況,這裡作為最前線,你修路做什麼?
方便敵人進攻嗎?
所以後來就不了了之。
大散關人口暴漲,除了開荒燒田,還有一大幫的閒人沒事乾,於是鐘祥遵循張偉的指示:
修路。
幾個月時間,這條路越過黃牛堡,終於是到達了鳳洲城。
高度一開始還有點懵逼,找人一打聽才知道是張偉在修路。
作為張偉的頂頭上司,當時高度還非常生氣,你說你一個小小的振威校尉,你操這心乾哈?不是沒事找事乾嗎?
他一度還派人去大散關訓斥過,讓張偉彆瞎搞,守好關口就行。
隻是當時張偉已經跑出了關門,他派去的人被鐘祥糊弄過去了。
後來高度越來越感覺不對勁,這幾個月張偉在大散關大把撒錢,跟四川好幾個商行買了無數物資,一隊隊的商隊接二連三的越過鳳洲城往大散關而去。
這些物資不需要多說,大多都是不能流通的管製物品,糧食,精鐵就占了一大半,雖然商隊為了打通關係大把使錢,高度賺的盆滿缽滿,但是他現在是越來越慌了。
他現在就想知道,張偉到底想乾嘛。
前些天四川製置司派人過來,讓他立即停了大散關跟黃牛堡的物資供應,說這兩處關口可能已經投敵,要他做好防備,等候製置使大人大軍到來,收腹這兩處關口。
但是高度不信,黃牛堡防禦使叫袁誌,一家老小都在鳳洲城裡,他會投敵?
張偉就更不可能了,以高度的了解,張偉那小脾氣,剛的批爆,怎麼可能投敵?
肯定是製置使大人搞錯了。
但是這條路跟路上日夜不停的商隊,打消了高度的幻想。
他的見識極高,武將不需要朝廷補給,自己買物資,而且是糧食精鐵這種違禁物資,隻有兩種可能。
要麼這個人是聖人,要麼這個人就是想造反。
在加上這三處關口裡大多都是四川人,大家夥粘親帶故的,張偉在大散關開的條件之豐厚,一傳十,十傳百,現在整個鳳洲都知道了。
大散關夥食之好,俸祿之豐厚,冠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