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勳戚!
聽到商輅談及麓川,沉憶辰就沒有開始那麼澹定了,立馬起身接過這一封雲南布政司的公文。
正統十三年靖遠伯王驥提督軍務,都督宮聚為總兵,率南京、雲南、湖廣、四川、貴州土漢軍十三萬討伐,甚至後續還征調了北方寧夏邊軍。
算上各類輔兵跟民夫,以及敕令的木邦、緬甸、南甸、千崖、隴川等宣慰使,用傾國之力來形容毫不誇張,本打算一勞永逸的解決掉麓川這個頑疾。
結果萬萬沒想到,經曆了最初的勢如破竹之後,思機法率領土司兵馬退入緬北深山老林之中,氣候跟後勤因素對明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跟壓力。
再加上北方出現了土木堡之變,南征軍被太後跟於謙諭令儘快馳援京師,無奈之下靖遠伯王驥隻能跟當地部族盟約,立石以金沙江為界線,誓曰“石爛江枯,爾乃得渡。”
但問題是麓川付出了幾代首領性命,被打成狗後都各種反複橫跳,現在盟約頂個屁用。很快當地土司部落,就擁立思任法之子思祿再次舉起叛旗,占據了大明孟養宣慰司。
單獨占據孟養宣慰司,其實大明是能接受的,畢竟盟約實質就是明朝退出緬北地區,並放棄實際控製權,來換取暫時的和平。
不過趁病要命的道理,土司南蠻經曆過這麼多年儒家教化,也是學了過去。
這不看著大明迅速崩壞衰落,就與緬甸阿瓦王朝眉來眼去,得到了對方的支援。並且由於戰爭的失利,讓大明在西南土司心中威望大減,各地部族紛紛蠢蠢欲動起來。
雲南布政使強調,如果大明再不派重兵進行征討鎮壓,恐怕現在的麓川孟養之地,就會成為大明第二個安南。
事實在曆史上,由於明軍從緬北的退出,那塊地盤後來被緬甸東籲王朝侵占,從此再也沒有回歸大明的版圖。
雲南布政使上疏的奏章中,除了對於麓川局勢的擔憂外,沉憶辰還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他就是當初在明朝四夷館擔任通事翻譯一職,並且還有著質子身份的孟凡。
第三次麓川戰役結束之後,當時滿朝文武皆認為西南邊患已經平定,應該放這些接受過王道教化的質子回歸故土,讓他們傳播跟宣揚大明文風。
那時候沉憶辰本想要動手誅殺孟凡,可是後來想通了,麓川的反複叛亂根本不是殺一個人,就能夠改變結果的事情。
沒有孟凡,依舊會出現張凡、李凡,時勢造英雄。
這一次麓川卷土重來,擁立思祿上位的土司重臣中,就有孟凡的名號。
“向北,麓川之事你如何看待?”
商輅看著陷入沉思中的沉憶辰,開口詢問一句。
“很多年前我曾與一個麓川質子說過,隻要他們膽敢行反叛之事,大明必將兵鋒所指,蕩平不臣之人!”
“這句話今天依然有效。”
沉憶辰冷冷的說出這句話,身上的那股殺意是商輅從未感受過的氣勢。
改土歸流靠的從來不是什麼王道教化,而是鮮血跟殺戮,麓川將會付出滾滾人頭的代價,最終徹底的納入大明版圖之內!
商輅跟沉憶辰討論著朝政的同時,遙遠的漠北瓦刺瓦刺營地中,太師也先坐在火爐麵前,臉色卻是冷若冰霜。
他的身後站著蒙古阿剌知院,見到太師這副狀態,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道“太師,既然猛可對於我們如此重要,那必然不能讓他陷入明國之手。”
“大同那邊傳來了消息,猛可受了箭傷停留休養了幾日,要在三日後才會率領韃靼使團啟程前往京師,這可能是我們截獲回來的最好機會!”
法統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可無論是對於大明,還是對於蒙古,都仿佛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利劍。
太師也先乃草原百年不世出的梟雄,卻因為沒有黃金家族的血脈,隻能靠著強權去號令蒙古諸部。這種威壓優勢時候很有效,諸部莫敢不從,到了劣勢時候就分崩離析,亂成一團!
遼東寧遠衛城一戰,已經把這種劣勢給展現的淋漓儘致,麵對未知數量的明軍進攻,人人心懷鬼胎不肯損兵折將去當那個炮灰,寧願把瓦刺中軍給賣了。
猛可要是落入明國手中,蒙古諸部將會就此四分五裂。
聽著阿剌知院的建議,也先目光依舊放在熊熊燃燒的爐火上沒有出聲。
可能是感覺到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阿剌知院再次進言道“明國有一句話叫做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猛可關係著蒙古內部穩定,是時候該讓朱佶出手了!”
太師也先沉默的原因,就在於猛可已經被明軍送入到大同防線之內,想要把他奪回來隻有兩種方法可以選擇。
要麼就如同當初進攻明國京師一樣,率兵強行突破大同防線,靠武力奪回皇太子猛可。不過蒙古諸部在京師一戰中,同樣傷亡不低,寒冷冬日想要攻陷大同防線成功幾率不高。
就算最終達成目標,也先可以預料到傷亡將會非常驚人。
另外一方麵,就是靠著奸細內鬼裡應外合,從朱佶駐防的義州衛越過大同防線,殺明軍護衛兵馬一個措手不及,這樣能以最低傷亡重獲皇太子猛可。
可是這樣做的話,毫無疑問將暴露朱佶的身份,一個打入敵軍高層的內鬼價值,不低於一支軍隊的含金量。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也先不會讓朱佶奸細身份曝光。
“太師,再不做定奪,等猛可押送到京師之後,就再無機會!”
阿剌知院有些急了,以往那個殺伐果斷的太師哪裡去了,難道遼東寧遠衛城的失敗,讓也先的心氣神都丟了嗎?
“派人通知朱佶,本太師準備率兵從義州入關,奪回皇太子猛可。”
“另外安排好明國皇帝啟程回京,我軍就跟隨在他禦駕後麵,等大同總兵郭登迎接的時候,就是我們動手攻陷義州的時機!”
隻能說不愧為蒙古百年世出的太師也先,他不僅僅是安排了從義州截獲皇太子猛可的計劃。而且為了保證成功率,還借此時機送明英宗朱祁鎮回京,吸引大同總兵郭登的注意力。
不管朱祁鎮有多麼喪權辱國,乃至於丟掉了大明皇帝的頭銜。但隻要他還有當朝皇太後為嫡母,有著太上皇的身份,郭登就不可能有任何怠慢之舉。
“太師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