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勳戚!
“太上皇後萬萬不可,臣擔當不起!”
古代禮法男女授受不親,特彆宮中還蒙上了一層皇家禁忌,沉憶辰連伸手去扶錢皇後起身都於禮不合,隻能在言語上勸說對方。
沉憶辰不敢伸手,錢皇後卻顧及不了那麼多,直接抓住他的衣擺痛哭流涕道“沉閣老,上皇他命數已儘,妄圖起兵複辟,就早晚會有這麼一天到來,本宮知道皇命難違不怪你。”
“現如今隻求沉閣老一件事情,還請沉閣老看在欽點三元及第的往日君臣恩情份上,看在本宮日後孤兒寡母的份上,萬萬不要推辭……”
錢皇後的哭泣跟跪拜舉動,引發宮門外值守的錦衣衛跟禁衛軍,都忍不住頻頻側目往裡麵窺望。畢竟無論弑君之舉,還是太上皇後跪拜臣子,恐怕都是開了大明的先例,難得一見的場景。
眼看著動靜越來越大,沉憶辰隻能硬著頭皮回道“太上皇後請直言,隻要微臣力所能及之事,絕不會推辭。”
“本宮乞求沉閣老能擔任太子蒙師,待東宮出閣講學之日,再正式擔任太子師!”
太子師……
這是沉憶辰第二次聽到的名詞,同時帶來的衝擊更甚以往。站在曆史的高度上,沉憶辰無比清楚明憲宗稱得上合格君王,放在明朝後期一眾奇葩皇帝中,文治武功甚至還能算是佼佼者。
可問題朱見深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兒子,注定站在了景泰帝朱祁玉的對立麵!
早在去年夫人陳青桐提及太子師一事,沉憶辰就在腦海中考量權衡過,自己終究做不到於謙那樣,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定犧牲自己性命的偉大跟高尚。
況且現在曆史已經改變,誰又敢保證皇子朱見濟會早夭,景泰帝朱祁玉一定英年早逝?
曾經沉憶辰諸多冒險舉動,是站在了曆史的風口浪尖,推動著他不得不去做。比如無召領軍赴京,要是不冒險的話,潰敗的數萬京營親征軍就活不下去,更無法打出後麵漂亮的京師反擊戰。
而現在沉憶辰有的選,又何必冒著那些沒必要的風險?
見到沉憶辰久久沒有回應,錢皇後已經意識到對方心中的想法,但她更加清楚滿朝文武中,隻有沉憶辰的年齡跟功績,能保障皇太子朱見深未來數十年的安寧。
哪怕最終無法繼承大統之位,至少能保住一條性命,不至於像自己的父皇那樣賜死在南宮!
隻見錢皇後拖著病體,死死拽住沉憶辰手臂哀求道“沉閣老,本宮知道你乃社稷忠良,也隻有你才能保住皇太子朱見深的性命。”
“求求沉閣老了,就為太上皇留下一條血脈吧!”
提前駕崩的明英宗朱祁鎮,並沒有如同曆史上那樣生有九子,目前隻有皇太子朱見深,以及還不到一歲的皇次子朱見清(朱見潾)。
古代幼兒夭折率奇高,哪怕皇家也不例外,更彆論日後沒有身為皇帝的朱祁鎮庇佑,兩個兒子能不能活到成年,恐怕都成了一個疑問。
古人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絕嗣才是對帝王而言最悲慘的命運。
“沉閣老,你就幫皇嫂一次吧。”
站在一旁的汪皇後,見到錢皇後如此卑微乞求的姿態,同樣是淚流滿麵勸說著沉憶辰。
男人的權勢之爭她不懂,汪皇後隻知道皇嫂在後宮中,僅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女人。如今丈夫死在自己的麵前,如果未來連兒子都朝不保夕,那如何活得下去?
麵對這種場景,沉憶辰心中五味雜陳,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突然間他有些佩服景泰帝朱祁玉的手段,仿佛是預料到會發生這一幕似的,諭令自己去完成弑君之舉,徹底斬斷與太上皇一脈子嗣的任何關聯。
亦或者說當初陳青桐參加後宮命婦“朝賀儀”,與孫太後跟錢皇後之間關於太子師的對話,被景泰帝朱祁玉通過某種方式得知了?
如果是後者的話,那對於情報的掌控實有些驚人。
沉憶辰之前沒有回應成為太子師的請求,還僅僅隻是考慮到跟皇帝的君臣關係,不想成為對方易儲道路上的阻礙,那麼現在情況變得更加複雜。
身為皇太子朱見深的“殺父仇人”,錢皇後能理解皇命難違,長大後的朱見深能理解自己不得不為之嗎?
猜想一下,大概率是無法放下這份仇恨跟芥蒂的。
沉憶辰不是什麼聖人,他無法做到把自己全副身家,賭在皇太子朱見深未來會成為明君上麵。
這就注定了,無法接受錢皇後的乞求。
“太上皇後,恕臣無能為力!”
沉憶辰一字一頓的說出這句話,然後重重的朝著錢皇後磕頭行禮,緩緩的站起身來在對方絕望的眼神中,一步步的轉身離開了南宮。
……
曆史的支離破碎,沒有人知道未來的走向如何,太上皇駕崩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京師,雖然官方公告是朱祁鎮突發惡疾醫治無效賓天,但滿朝文武高層皆知他死亡的真相,沉憶辰是那個弑君行刑者。
為了堵住天下的悠悠眾口,景泰帝朱祁玉宣布按照天子禮儀厚葬了朱祁鎮,並且以君臣禮為他守足二十七日的孝。
當日伴隨著朱祁鎮駕崩消息一同傳到紫禁城的,還有太上錢皇後乞求沉憶辰為太子師的消息。兩任皇後離宮前往南宮,這種事情不可能瞞過皇帝的耳目,能順利出去本身就代表著一種默許跟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