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勳戚!
皇太子猛可突然的反對,讓吳榮神情有些詫異,李達臉色卻瞬間陰冷下來。
常言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個多月相處下來,李達清晰的感知到皇太子猛可的變化,從最開始的言聽計從,期望能借助明軍的力量繼承汗位,直至最終重建韃靼部。
到後麵隨著舊部的增多,特彆是被也先給打散的蒙古大汗怯薛軍殘部的依附,讓猛可逐漸生出了擺脫明朝控製的野心。畢竟身為黃金家族的血脈,未來的蒙古大汗,又豈能甘心成為一個被操控的傀儡?
回到遼東都司駐地廣寧城,等同於回歸到蒙古質子的身份,想要重返草原遙遙無期。說句雙方心知肚明的話,李達率領這一萬遼東騎兵明麵上是護衛,實際上更類似一種看押。
皇太子猛可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擺脫“階下囚”的處境!
對方拒絕回廣寧城打著什麼算盤,李達心裡麵同樣很清楚,但目前形勢下還不能翻臉,他隻能按捺住性子勸說道“順義王,義州城的快速淪陷,意味著瓦剌部主力從宣大防線轉移到了遼東。”
“隨著也先的到來,兀良哈三衛大概率會選擇歸順,那麼我們的行蹤將在東南蒙古暴露無遺。你覺得靠著幾千區區怯薛軍,就能抵禦瓦剌鐵騎嗎?”
麵對李達的勸說,皇太子猛可依舊斷然拒絕道“黃金家族的血脈在草原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本太子不僅僅隻有幾千怯薛軍,還有數萬韃靼部族,更有數不清的蒙古部落願意歸附。”
“另外兀良哈三衛雖臣服於明國,但他們依舊沒有忘記自己長生天子孫的身份,如何就能斷言他們一定會歸附叛賊也先,而不是歸附本太子呢?”
猛可狂妄驕縱的本性,此刻簡直暴露無遺。要知道他是也先姐姐跟脫脫不花所生,代表著蒙古兩大最強姓氏的聯姻,各方勢力均把他視為天之驕子。
如果不是也先懶得再裝下去,打算對黃金家族來個斬草除根,連自己親外甥都不放過,恐怕現在猛可還在做著春秋大夢,舅父會支持自己成為蒙古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可汗!
本來現實給了猛可沉重一擊,讓這種寵壞的皇族子弟萎靡許多,不敢在明朝控製下隨意生事。結果也先悍然稱汗,並且低估了黃金家族法統數百年來的影響力,讓韃靼舊部跟很多不願意臣服的蒙古部落,紛紛選擇歸附在皇太子猛可的麾下。
這種“眾望所歸”的光環,讓皇太子也先急速膨脹了起來,他完全沒意識到蒙古部族願意歸附,僅是看中黃金家族的招牌,根本不是他的威望跟能力。
換作另外一個姓“孛兒隻斤”的脫脫不花兒子,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
不過話說回來,低估了黃金家族法統影響力的不僅僅是也先,包括李達乃至於沉憶辰在內的大明中樞,同樣出現了誤判。
誰也料想不到,短短一兩個月時間內,猛可真能招募到數萬蒙古部族依附,並且還得到了精銳的怯薛軍殘部效忠。要知道這可能蒙古大汗親衛,無論是裝備、鬥誌、悍勇均屬於佼佼者的行列。
從而導致現在對於皇太子猛可,隱約有些脫離掌控的趨勢。
“如果兀良哈三衛願意歸附於順義王,那當初韃靼部的營地就不會被也先給輕易攻陷,你覺得自己資曆威望能超越前任順義王脫脫不花嗎?”
李達性格本來就屬於簡單直爽的那種,委婉點講道理猛可不聽,那乾脆就讓對方聽聽什麼叫做直言。
叫你一聲順義王,是看在朝廷冊封的份上,還真把自己當做什麼大元皇太子,登高一呼草原諸部雲集響應?
前任大汗脫脫不花都被蒙古諸部給拋棄了,也不看看自己是個什麼東西!
李達這番話語毫無疑問戳到了猛可的痛處,如果當初不是選擇向明國俯首稱臣,自己父汗根本不會淪落到眾叛親離的下場,結果現在還被對方給拿來羞辱。
“李達,黃金家族尊貴不容玷汙,你以為本太子可以隨意拿捏嗎?”
“順義王,你要真的有這份本事,又豈會被送往京師當質子。
“彆忘了,你這條命還是明軍救下來的!”
猛可的給臉不要臉,讓李達忍耐到了極限,言語中充斥著威脅,遼東鐵騎從來沒有把怯薛軍給放在眼中,軟的不行接下來就得來硬的了。
這種羞辱讓猛可臉色漲的通紅,雙眸甚至出現了一條條的血絲,眼看雙方即將要走到兵戎相見的地步,吳榮趕緊站在中間打圓場道“瓦剌攻陷義州城,下一步便是收編兀良哈三衛,統一整個蒙古草原。”
“順義王,末將知道你心裡麵不服氣,如果想要延續韃靼部跟黃金家族的傳承,最好是一同撤回廣寧城。”
“否則按照也先正在大肆捕殺黃金家族成員的現狀,你覺得他是會冒著巨大傷亡去繼續進攻大明堅城,還是調轉槍口先行剿滅殘存的韃靼部?”
“順義王,三思啊!”
吳榮曉之以理給了猛可一個很大的台階,要知道也先稱汗之後,對於忽必烈的直係血脈堪稱斬儘殺絕,脫脫不花兄弟姐妹跟子嗣,除了猛可靠著明朝庇佑活了下去,其他全部身死人亡。
皇太子猛可的存在,就是對也先稱汗法統最大的威脅,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先解決掉這個隱患。話說硬氣點沒問題,可不能連自己都騙了,彆說兀良哈三衛不可能歸附韃靼部。
就算歸附了,靠著這一群殘兵敗將,能抵擋住瓦剌部的鐵騎?
大明城池,就是猛可唯一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