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這段話算是給猛可潑了一盆冷水,讓他終於冷靜了下來,深呼吸幾口氣後順著台階下道“本太子與也先不共戴天,回廣寧城整頓兵馬後,一定會拿著叛賊的頭顱祭奠父汗!”
“兵貴神速,順義王請。”
既然對方退步了,李達自然不會再繼續咄咄逼人,於是主動拱手示意猛可去集合部眾。畢竟要真在漠東蒙古跟是韃靼部開戰,等同於毀掉明朝手中一張分裂蒙古的王牌,給也先送上了一份大禮,李達還沒衝動到這種地步。
“哼。”
猛可冷哼一聲,拂袖走出了營帳。
遼東鐵騎跟怯薛軍,集結完畢後快速朝著廣寧城方向回防,沒過幾天他們的身後位置,就出現了大批兀良哈三衛兵馬,向東行軍直撲遼西走廊上的寧遠城。
兀良哈三衛首領能左右橫跳這麼多年,不可能是什麼傻子,狡兔死走狗烹這點道理都不懂。毫無疑問隨著瓦剌部崛起統一已成定局,不再需要蒙古三部互相製約平衡,明朝草原羈縻政策也徹底宣告破產。
夾在大明跟蒙古之間的兀良哈三衛,免不了被最終吞並的命運,這便是弱肉強食的殘酷現實。與其淪為明國的仆從附庸,歧視為韃虜蠻夷,還不如歸附同根同源的瓦剌部。
如果有朝一日再度馬踏中原,就能恢複大元的製度,成為高高在上的一等人,讓四等南蠻來供自己驅使享樂。
隻能說土木堡一戰,喚醒了蒙古人埋藏的野心,同時還給了也先太高的威望。否則他這種貿然稱汗的舉動,彆說是讓蒙古諸部歸附,立馬就將成為下一個漢之董卓!
相比較草原上的兵馬疾馳,大海上更是出現了風帆蔽日的場景,無數大明戰艦跟海船拉滿風帆配合船槳,可謂是開足馬力朝著寧遠跟廣寧兩座衛城衝刺而來。
沉憶辰當初無召領兵赴京,福建的寶船廠並沒有因此停工,相反在政興人和的驅使下,後續大明寶船跟配套船隻建造速度更快,“糧戰”打響後紛紛駛離了船塢投入到南北運糧的航線中。
隻能說還好在正統朝年間,沒有形成百萬漕工衣食所係的僵化場麵,否則這樣轉為大規模的海運,將會在朝廷引發極大震蕩,無數彈劾奏章蜂擁而至。
朱儀收到沉憶辰的調兵消息後,第一時間就判斷出合圍義州城,打也先一個措手不及的意圖。千裡奔襲講究的就是一個兵貴神速,他當即命令武銳集結三千營的兩萬騎兵,用最快速度奔赴大沽口登船。
至於剩下的五軍營一萬步卒,朱儀沒有讓他們前往遼東廣寧城馳援,一方麵是速度跟不上騎兵轉移。另外一方麵在於從也先突然攻陷義州城的舉動推測,對方絕對不可能滿足於一城一池的掠奪,背後定然有著更大的謀劃。
遼東都司目前有戰略價值的地方就兩處,一處是都司駐地廣寧城,另外一處是總督沉憶辰駐地寧遠城。前者上萬兵馬城高池深短時間內肯定打不下來,那麼答桉就呼之欲出了,必然是放在後者沉憶辰身上。
想要順利拿下寧遠城,首先得阻斷山海關明軍馳援,瓦剌部不可能勞師遠征從草原大圈繞後,很明顯近在遲尺的兀良哈三衛最為合適,也先必然會動用手段說服同族。
蒙古人戰略部署沒問題,可問題是想要阻斷山海關明軍馳援,得看兀良哈三衛有沒有這個本事。剩下的五軍營一萬步卒,朱儀直接就派往了山海關增援,同時還向忠國公石亨發出求援公文。
希望對方以九邊總兵官的身份,號令大同總兵郭登跟宣府總兵楊洪主動出擊漠南蒙古,趁對方防務空虛直搗黃龍,蕩平兀良哈三衛老巢營地。
朱儀舉動跟沉憶辰想法簡直不謀而合,既然要玩,那就跟蒙古人玩一把大的!
景泰元年六月三十日,僅用了十來天時間,四萬多福建跟山東衛所兵馬,就從大沽海防口運抵寧遠城海岸線登陸。這種速度放在古代,已經遠遠超過了陸地行軍的極限,堪稱天降神兵都不過分。
任也先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預計隻有五千兵馬的寧遠城,瞬間集結了超過五萬明軍!
另外一邊僅在三日之後,朱儀跟武銳率領的兩萬京營騎兵,出現在了廣寧中屯衛城外海域,遼東總兵曹義親率都司將領來到了海岸邊迎接,同時遵從沉憶辰的諭令移交指揮權。
要知道遼東總兵曹義,早在正統九年就加封為左都督,不談資曆跟威望差距,單單官銜地位就在朱儀的右都督之上。之所以能順利移交指揮權,根本原因在於去年末的遼東之戰,沉憶辰的表現贏得了這一群遼東武將的信任,讓他們心悅誠服。
另外曹義是成國公朱勇的老部下,現在朱勇成功複爵重回巔峰,朱儀又是他的嫡長子,這個麵子不能不給。
曹義除了接收沉憶辰諭令移交指揮權,他還遵照指示快速召集了遼東都司沉陽、海洲、蓋州等衛所兵馬,再加上李達回防廣寧城的一萬遼東騎兵,目前整個廣寧城遼東軍人數接近四萬人,精兵強將全部集中於此厲兵秣馬!
如果再算上朱儀統領的兩萬京營騎兵,那麼就跟寧遠城的情況一下,廣寧城同樣在短短時日集結了五萬以上的明軍。
總數十一萬大明虎賁,猶如縝密的戰爭機器一般,從兩個不同的方向朝著被蒙軍攻陷的義州城進發,打算用敵人的頭顱來告祭同袍的在天之靈!
與此同時駐紮在義州城內的也先,絲毫沒有察覺到危機的到來。他正準備讓城中放縱數日的三萬兵馬,聯合從草原上調集的五萬蒙古騎兵圍攻寧遠城。
如果再算上兀良哈三衛傾巢而出的六萬帶甲戰兵,為了沉憶辰這條性命也先相當給麵子,足足征召了十四萬蒙古鐵騎,快要接近當初土木堡這種國運之戰的總動員了。
如此驚人的數量,攻陷僅有一衛五千人駐紮的寧遠城,理論上是沒有任何問題。但也先的胃口除了沉憶辰跟寧遠城外,他還想著鯨吞整個遼東以及消耗大明的有生力量。
殺雞焉用牛刀?
十四萬兵馬足夠占領整個遼西走廊,完全可以利用寧遠城來圍點打援,也先非常好奇沉憶辰跟遼東都司,在明國朝廷心中占據著多大的份量,願意派出多少兵馬前來救援。
不過這個答桉出現的時機,遠比也先預料要早的多,就在義州城蒙軍兵馬準備出征之時,部將博羅茂洛海帶著無比慌張的神情衝進了義州衛衙門。
“大汗,明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