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十二年初春
料峭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玉京城卻已在這乍暖還寒之時,被一場盛大的喜事點燃了蓬勃的生機,仿佛一夜之間,沉睡了一冬的京城從寂靜中蘇醒,處處洋溢著喧囂與熱鬨。
這一日,曹鯤的長子呱呱墜地,那清脆的啼哭聲,宛如春日裡的第一聲驚雷,在宮廷深處炸響,瞬間傳遍了整個魏國。
這新生的嬰孩,被賜名為曹贏,他的誕生,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大魏皇朝。
就在同一個月,淑妃呂嫣也為曹鯤誕下一子,取名曹勝。
一時間,皇室雙喜臨門,開枝散葉,這等吉兆,讓整個魏國都沉浸在一片歡騰之中。
曹鯤龍顏大悅,當即下詔,大赦天下,減免賦稅,百姓們無不歡呼雀躍。
時光匆匆,轉眼間,長子曹贏的滿月之日來臨。
曹鯤對這第一個兒子的滿月宴極為重視,在長樂宮大擺筵席,那規格之高,場麵之盛大,堪稱前所未有。
長樂宮內,張燈結彩,紅綢飄揚,宛如紅色的海洋,宮人們穿梭其中,忙得不可開交,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員,皆收到了邀請,紛紛身著華服,懷揣著恭敬與諂媚之心,魚貫而入。
他們的腳步匆匆,卻又小心翼翼,生怕在這宮廷盛宴上失了禮數。
與此同時,白綰月母憑子貴被封為惠妃,親族、師門也紛紛應邀入宮。
百花穀宗主寧曦也在這受邀之列,目光落在白綰月身上的那一刻,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曾經的白綰月,身著素衣,手持拂塵,宛如仙子下凡,不沾染一絲塵世的煙火氣息,那時的她,心懷大道,淡泊名利。
然而如今,白綰月完全變了一個人。
她身著華麗的宮裝,頭戴璀璨的鳳冠,珠翠搖曳,光彩照人,那雍容華貴的氣質,舉手投足間儘顯尊貴。
寧曦看著她,心中暗自歎息,這宮廷,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竟能將一個超凡脫俗的修士,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衛祥、章遂等外戚,看著白家因白綰月誕下皇嗣而後來居上,心中滿是酸意。
自家的女兒明明先入宮,在這後宮之中苦心經營多年,卻始終未能誕下一兒半女,這肚子怎麼就這麼不爭氣。
長樂宮內,歌舞升平,鑼鼓喧天,身著霓裳羽衣的舞姬,在樂師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她們的身姿輕盈如燕,旋轉如風,宛如一朵朵盛開的花朵,在舞台上綻放出絢爛的光彩,歌聲悠揚婉轉,如黃鶯出穀,讓人陶醉其中。
官員們身著華服,按照品階依次就座,一邊欣賞著表演,一邊觥籌交錯,談笑風生。
“諸位大人,今日這皇長子滿月,實乃我魏國之大喜啊!”
“皇長子誕生,乃魏國之福,陛下之幸啊!來,讓我們共飲此杯,為陛下賀!為皇長子賀!”
“王大人所言極是啊!陛下英明神武,治國有方,如今又喜得皇長子,這魏國在陛下的治理下,必將日益昌盛!”
“李大人此言深得我心呐!”
“陛下自登基以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使得百姓安居樂業,國庫也日益充盈,這皇長子的誕生,更是上天對陛下的眷顧,是我魏國之福啊!”
官員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對曹鯤歌功頌德,言辭之間滿是諂媚與恭維。
就在這時,一群大儒從席間站了起來。
他們身著長袍,頭戴綸巾,氣質儒雅,為首的是當代大儒孔昭,手持竹簡,緩緩走到大殿中央,向曹鯤深深一拜。
“陛下,今日皇長子滿月之喜,我等儒家門生,為陛下作賦一篇,以表我等對陛下的敬仰之情。”
曹鯤麵露喜色:“孔先生乃當代大儒,能得先生為朕作賦,實乃朕之榮幸啊!”
孔昭打開竹簡,高聲朗誦道:“陛下聖明,如日之升,如月之恒,統禦萬邦,恩澤四海……百姓安居,國家昌盛……皇嗣誕生,舉國之幸……如龍之騰飛,如鳳之翱翔,承陛下之誌,興魏國之業,保萬民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