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一定。”沈世傑搖頭道。
隻要是明代珍稀的瓷器,清代必然會仿造。鬥彩如此,霽藍也是如此。
據他所知,清代官窯和民窯繼續燒造霽藍釉瓷器,可是由於鈷料不同,藍釉發色已非明代早中期蘇料和回青料那種靚麗呈色。
而明朝霽藍,最讓人稱道的就是宣德時期生產的。
宣德霽藍釉瓷器多為單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畫暗花的,另有藍釉白花的,多為折枝花及魚藻紋。
其官窯款有青花和暗款兩種,均為“大明宣德年製”雙行六字楷書款,凡四字款者,均為後仿。
有人會說,眼前的是六字楷書款,肯定是真的吧?
也不一定,隻能說四字款肯定都是仿的,而六字的隻是還不確定,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後世仿的。
楚健看了一會,說道“仿的。”
他還解釋“宣德真品應該是裡外滿施藍釉和裡白釉外藍釉者並存。圈足施釉到底,平視不足圈足露胎。”
此外,宣德真品的淺刻花紋多為龍紋,白花者龍紋少見,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製作,為突起的立體花紋,但觀望時,似無立體感。
“仿的嗎?”叻哥一聽稍微有點失望。
也僅僅是稍微。
不是他有多在乎這件霽藍瓷器,而是當時買回來就不太便宜,花了幾十萬,十多年前。
“雖然是仿的,但也是明代的瓷器,應該是嘉靖時期的。”楚健又說。
成化、弘治、正德時期,霽藍釉瓷器傳世不多,尤其是成化時期,至今未見一件完整器,但景德鎮禦廠出土過書有成化款的藍釉碎片,說明其生產從未間斷。
嘉靖藍釉瓷器較為盛行,一是造型品種豐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種有新發展。
這一時期,造型除傳統的宮廷祭器、陳設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見藍釉產品。釉色除霽藍外,又新創一種“回青”釉。
“嘉靖時期的嗎?我還以為是清代仿的。”沈世傑有些意外。
清代霽藍釉瓷器生產曆代未斷,均有精品傳世。有刻暗花紋的,也有描金彩的。
據他所知,清代官窯霽藍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細,民窯也有霽藍釉瓷多是廟堂所用的祭器,以爐、瓶最多,均無官款,但有年紀年款的。
“這是回青釉,嘉靖時期的。”楚健肯定道。
“那還好,嘉靖時期的瓷器還是不錯的,儘管生產量有點大。”沈世傑。
李源“嘉靖時期的瓷器生產很多?”
“是呀!明代是我國瓷器發展的集大成時期,這時期的青花、五彩、鬥彩、單色釉瓷等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而嘉靖是明代生產瓷器最多的朝代之一。
僅據有檔可查的記載,嘉靖朝對景德鎮的派燒額達60萬件,加上弘治以來燒造未完成的30萬件,總計達100萬件。”沈世傑說道。
百萬件對現在來說,壓根不是個事。然而,在古代,那是非常龐大的生產量。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