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戚老找來了相應的工具。
楚健如同做手術一般,在最後一頁紙上小心翼翼地撕下來一張,隻見下麵一張紙上還有字。
上麵標注著貞觀五年三月十六日為太宗敬造普施。
看到這,戚老和沈世傑眼睛瞪大。
看他們的表情,就知道事情不簡單了。
“楚哥,這是不是說明,這卷佛經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印刷的?”李源問道。
他知道,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期的年號。此外,上麵還有太宗兩個字,應該說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字麵上意思,就是貞觀第五年三月十六日為唐太宗李世民印刷的。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成為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明君。
李世民在位期間,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自我克製,虛心納諫;並采取了一些以農為本,休養生息,文教複興,完善科舉製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麵;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
楚健點頭“應該是。”
柳如煙和周素聞言大喜。
豈不是意味著,這是最早的印刷品?比流落大英圖書館的那卷《金剛經》還要古老?
如此一來,就顯得更加珍貴了。
“這才是雕版印刷第一神品呀!”沈世傑不由感歎道。
在這之前,雕版印刷第一神品是收藏在大英圖書館的那卷《金剛經》。
那卷佛經,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明確刊刻日期的印刷品。
此後雖有刻印年代稍早的南韓慶州武則天時代的《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和小日子奈良的《陀羅尼經》等印刷佛經被發現。
然而,它們都簡陋粗疏,且殘缺不全。
而鹹通印本《金剛經》大致完好,且刻印精細,遠勝此二者,所以被譽為“雕版印刷第一神品”。
如今,這個名頭得“換人”了。
眼前的這卷貞觀印本更早,而且保存得更加完美。
上麵的字體是標準的唐楷,而且又有隸書和魏碑沉穩、頓挫、雄厚的風格。
而且這卷《金剛經》還融合了雕刻藝術。
都知道,從母本寫本,到木板雕刻印刷,是中國唐代的高級發明,幾百年後才有宋人發明了活字印刷。
沈世傑從扉畫和文字能看出,印它們的雕版做得非常精美,刀工了得,細節把握很到位,而且收放自如,非常自信,印刷墨色也精美。
“這拿去拍賣,大概能拍什麼價?”周素則問道。
畢竟都被稱為雕版印刷第一神品了。
那麼大的名頭,應該不差的吧?
戚老苦笑不已,看得出,他現在很不舍放棄這件藏品。這是獨一無二的,而且錯過就再也找不到的。
隻要是玩收藏的人,不到山窮水儘的時候,是絕對不會拿出去拍賣的。
他提議“要不,你們拍賣那一件吧!這件給我留著。”
他語氣中,還有點懇求。
也是心酸,明明是自己的東西。
楚健放眼望去,點頭“也行,那件更貴,至少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