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老師也不是解讀古文字的高手,但老師有人脈,認識這方麵的人。
看到馬漢飛拍照,沈世傑,甚至黃強等人也紛紛拍照留念。
這件玉圭是楚健要求的,所以大家都很識趣,沒有問多少錢,沒有分一杯羹的想法。楚健之前指點他們撿漏,已經很感激了。
要不是楚健帶他們玩,他們什麼都不是。
就連沈世傑和馬漢飛都沒有要求分潤,他們怎麼敢?
楚健他們一路走過的攤子,攤主都是盛情打招呼,搞得沈世傑等人不去看兩眼,都有點不好意思。
有一說一,這裡的古玩市場是有點東西的。
目前來看,他們光顧了好幾個攤子。這真品率,比內地的大得多。在內地的古玩街,你逛完一條街,都不一定有人家的一個攤子的真品多。
這就有點讓人無語。
人家這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線呀!
當然,想要砍到內地那種幾十塊的價格,也基本上不可能。幾十塊在這座城市,根本沒什麼卵用,吃頓快餐可能就沒了。
李智開再次得到一件寶物,是一枚骰子,象牙做的。
“這也是古董?”王誌明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沈世傑反問他:“為什麼不能是?賭博在我國好早就有了呀!你以為就近代才出現的?古時候,玩得一點不比現在差。”
不要以為古人不會玩,古人在某些方麵,玩得比現代人還要瘋,還要高雅。
就拿骰子來說,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通常作為桌上遊戲的小道具,最常見的骰子是六麵骰,它是一顆正立方體,上麵分彆有一到六個孔。
也有人傳,骰子的發明人是三國時代的文學家曹植,最初用做占卜的工具,後來才演變成後宮嬪妃的遊戲,擲骰子點數賭酒或賭絲綢香袋等物。
當時骰子的點穴上塗的是黑色,在唐代才增加描紅。
實際上,中國的骰子絕不是曹植發明的,因為青州戰國齊墓出土骰子已經證明骰子不是曹植發明的。
自清代開始,骰子的娛樂方式被基本決定下來,一般采用3枚骰子和下骰盅。
最簡單的骰盅可用木碗或瓦缽替代,下麵墊上一塊底板,扔骰時用骰盅蓋上,莊家和玩家均不知道骰子的點數。這種方法帶有神秘感,便於莊家營造氣氛,以使玩家聚台下注。
在賭場,則有製作精美、與盅相配的骰盅賭具,名稱叫做骰寶。
“彆看它小小一個,還挺值錢,象牙就不說了,它的邊角還描金,有雕刻的花邊等。不出我所料的話,肯定是古代大富人家的玩物。”沈世傑說道。
這讓李智開非常開心。
“沈哥,這值多少錢?”
“6萬左右吧!如果跟曆史名人扯上關係,那價值還能翻一番,甚至是翻幾番。”
曆史上,喜歡賭博的大人物不是沒有,甚至有好幾位還是皇帝。
比如漢景帝劉啟就是一個賭徒,他還在當太子的時候,與堂弟劉賢玩六博戲,結果劉賢耍賴。劉啟一怒之下,用棋盤砸死了劉賢。
中國古代賭博很發達,賭球、賭棋、賭禽蟲、賭錢幣、賭關撲應有儘有,六博、樗蒲、雙陸、擲骰子、紙牌和麻將流行千年。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