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陳將軍都豎起耳朵,因為這幅畫是他花了不小代價弄回來的。
其實,楚健並不知道,陳將軍在他過來之前,就調查過他,得知他就是最近一兩年祖國最耀眼的年輕鑒定師。
也正是這樣,他對楚健非常歡迎。
進一步說,周若琳帶楚健來這裡,相當一部分原因是陳將軍自己的請求。
“袁樞的收藏印還不能說明這就是董源的畫跡。”楚健搖頭道。
沈世傑頓時有些尷尬:“假的?”
陳將軍也臉色微變,連忙追問:“怎麼看?”
楚健笑道:“將軍彆緊張,這幅畫雖然不是董源的真跡,但其價值也不低,是一幅相當不俗的仿品,巨然臨摹的。”
“巨然?”
陳將軍臉色微喜。
巨然的仿品,那也不錯呀!
據他所知,巨然師承董源,與荊浩、董源、關仝並稱五代四大山水畫家。
這就能理解了。
巨然臨摹自己老師的作品,那不是很正常嗎?
“是巨然的?那也不錯。”沈世傑愣了愣。
他自然也聽說過巨然啦!
傳聞這人最初是一名僧人。
宋太祖趙匡胤滅南唐,後主李煜前往汴京,南唐翰林圖畫院自然解體,不少畫院畫家被脅迫到汴京,在宋朝的翰林圖畫院裡供職,如徐熙之孫徐崇嗣、董羽等。巨然在這種情形下從建業來到京師,居開寶寺為僧。
他的名氣,不比他的老師董源差很多。
巨然在北宋期間,為謀求在北方的藝術地位,不得不效法李成之作,如仿李成的寒林山水,在構圖和筆法上都略異於董源,但意趣仍是江南畫。
“雖然他的畫藝遠不及董源廣博,但專以山水為長,在山水畫的造詣上,不比董源差多少。”沈世傑接著說。
巨然山水的構成,雖出自董源,但自成一格。
沈世傑了解,以現存傳為巨然的山水畫為證,他喜作豎式構圖,可能是宋初北方山水畫多立軸的緣故。他的山水,於峰巒嶺竇之外,下至林麓之間,猶作卵石、鬆柏、疏筠、蔓草等。
這些表現內容與董源之作大體相近。
不同的是除了巨然糅入了一些北方山水畫的構圖外,還在於巨然的筆墨與董源相比,趨於粗放,多不作雲霧迷蒙之景,但畫中散發出濃重的濕潤之氣卻不亞於董源。
“你們可以看這裡,巨然擅長用粗重的大墨點點苔,鮮明、疏朗,長披麻皴粗而密,筆法老辣、率意。
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在林麓間點綴卵石,玲瓏剔透,清晰潤澤,仿佛剛被水衝刷過一般。”楚健則說道。
然後,他又指出幾處特征,證明這幅畫是巨然的臨摹作。
“有沒可能是那位劉道士的作品?”沈世傑問道。
據他所知,在北宋到五代,受到董源影響的除了巨然,還有一位劉道士。
由於他與巨然處於同一時期,並且畫風同出於董源,因而兩人的畫作往往難以辨彆。
“劉道士?”陳將軍微微蹙眉,感覺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