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健他們來到下一家。
這一家的屋子又老舊,又窄小,裡麵的人同樣在翻箱倒櫃,破舊的臟衣服扔得到處都是,還夾雜著臭罵聲。
看到楚健等人到來,這家女主人立即出來迎客,隻是裡麵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
桌子上,是他們翻出來的“老物件”。
“老板,你看這些。”
沈世傑瞥了幾眼搖頭道:“我們要的不是這些。”
看上去是有點曆史,但沒有用,一點藝術價值都沒有,材料也是普通的木料、泥土等。比如那罐子,就是個普通的陶罐。
說實話,陶器太粗糙,即便是在中國,值錢的陶器也寥寥無幾。
陶器曆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初見簡單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為一種生活用品,這玩意製作簡單,全世界都有。
再比如,旁邊的石砵,就是用石頭挖成一個碗狀,應該是用來碾碎東西的,做工一言難儘。這種東西,倒貼點錢給沈世傑,他恐怕也嫌麻煩。
……
李維走過去,拿起一樣東西,問道:“這怎麼像天珠呀?”
楚健搖頭:“那不是天珠,而是邦提克珠,材質是矽化木,一種經過數百萬年沉積形成的化石木材。
從工藝角度來看,邦提克珠可以看作是蝕花瑪瑙珠的一種變體,也可能是古老蝕花工藝在時間線上最後的演繹。
這玩意還是值點錢的,但我們看不上。”
邦提克珠的形狀非常有限,主要是幾種幾何形狀,如圓珠、扁珠、管珠和橄欖形珠。不過,偶爾也會見到一些非常特彆的形狀,比如梳形、心形和紡錘形的墜子。
當然了,儘管邦提克珠的形狀不多,但它們的圖案卻變化無窮。
據楚健所知,邦提克珠的圖案至少有數百種之多。
那些圖案主要是由線條裝飾和幾何圖形組成,早期的傳統圖案模仿古驃珠,與古老的文化和信仰有著某種關聯。
然而,隨著珠子工藝的傳播和無數代工匠的創新,原初的意義已經逐漸流失。
現如今,邦提克珠的命名大多是按照圖案組合的形式約定俗成。
“其實,它也叫地珠,天珠的旁係。
而且,這一枚應該是新邦提克珠。按照以前的說法,或者稱之為三代珠。”楚健補充道。
按照以前的叫法,邦提克上千年的被稱為一代,幾百年的被稱為二代,之後的被稱為三代。
材質最好的那批邦提克,自然是一代珠。
批邦提克經過上千年的傳世佩戴,在珠子孔端和其他一些部位已經形成玉化的現象,孔端接近玉一般的潤澤。
而之後製作的珠子,即使再佩戴千年、萬年也是不可能玉化的,這個是材質的原因。
如果是一代珠,那還有收藏價值。至於二代和三代珠,就不建議收藏了。
這跟天珠,完全沒法比,真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李維聽完楚健的話,將東西放回去,沒有了興趣。
楚健目光一掃,最後落在床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