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自家的狗被打,主人一聲不敢吭。
誰敢吭聲呀!那幾把槍不是吃素的。
何大柱還是那句話:“把你家的老物件都翻出來,我們要檢查,不要試圖私藏,後果你們是知道的。”
好家夥!直接威脅上了。
楚健哭笑不得。
但不得不說,這方式是真的好,對方不僅沒異議,反而很配合,也不會獅子大開口,給多少要多少。
在這種地方收老物件,簡直就是天堂。
這家人跟上一家差不多,沒有絲毫遲疑,生怕吃花生米,到屋內就是一陣倒騰,隻要看上去有點年份的,都弄出來,放在客廳中間。
李維彎腰撿起一串銅錢。
在他眼中,銅錢就是古代的錢幣,也是常見的古董,應該是挺值錢的。
“這銅錢怎麼樣?”李維問道。
隻見銅錢直徑2.5厘米,重4克左右。錢麵文字“永樂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
沈世傑瞄了眼,瞬間失去興趣:“永樂通寶,估計是明代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帶出來的,品相倒是還行,但不怎麼值錢,它在海外的存世量很大。”
在古代,中國的銅錢就是現在的美元,地位差不多。
那時候,中國的銅錢在其他國家就相當於外彙,隻要是有點實力的家庭,都會想辦法弄一些。
“這相當於古代的外彙,懂嗎?不僅明代,宋代的銅錢在海外也有大量的保存。”沈世傑補充道。
比如宋錢,在海外非常流行。
《宋會要輯稿》中,有一段話:“國家置舶於泉、廣,招徠島夷,阜通貨賄……今積習既熟,來往頻繁,金銀銅錢,銅器之類,皆以充斥外國。”
就像瓷器一樣,近至東南亞,遠至西亞、北非,今天到處都有宋代銅錢出土,許許多多在考古發掘下重見天日的宋錢,被各國的國家博物館收藏,成為當年宋錢“充斥外國”的證據。
可見,宋代銅錢在當時已成了不折不扣的區域國際貨幣。
不過,有意思的是,當時在朝中身居高位的大臣們,對宋錢的國際貨幣地位並不看重,反而對銅錢外流憂心忡忡。
事實上,銅錢外流肯定會造成“錢荒”,尤其像廣州這樣的外貿大港,一艘艘“形如山嶽”的蕃舶載著銅錢出港,搞得朝廷怎麼鑄幣老百姓手頭的錢都不夠用。
李維一聽,頓時感到自豪了。
古代中國就是這麼牛,也就清朝後期拉胯而已。
清朝在中國不得人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它給中國帶來的百年恥辱,隻要是中國人,就不會忘懷。
“永樂通寶,是朱棣當皇帝的時候的銅錢是吧?”
“嗯!沒錯。”
“厲害呀!沒想到老祖宗的錢也是國家貨幣。”
但李維一細想,好像也很合理,那時候中國多強呀!即便是武力值很低的宋朝,當時宋朝卻是世界經濟中心,全球一半多的經濟都是宋朝創造的。
“永樂通寶能成為國際貨幣,跟當時的朝貢貿易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