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明成祖統治期間,大國地位進一步確認,周邊諸國會定期前來朝貢。
明代的君主對於這些前來朝貢的小國,通常會十分大方地賞賜財物給外國使團人員帶回,其中永樂通寶銅錢就是作為一種賞賜物,而且得到了諸國的喜愛。
特彆是島國,甚至把永樂通寶的圖案印在自己的旗幟上。
雖然當時島國的經濟進入到一個較快的發展時期,但在鑄錢方麵卻並不擅長,當時鑄造的錢幣質量也不如永樂通寶,因此島國商人傾向於從中國進口銅錢,然後帶回去使用。
通過民間貿易,大量永樂通寶得以進入島國。
而東南亞等國,也是一樣的道理。
後來,鄭和七次下西洋,從永樂年間就已經開始了,朝貢體係也隨之更加完善,永樂通寶在這些朝貢國中,也是認可度非常高。所以在海外貿易中,永樂通寶被頻繁使用,成為國際貨幣。
據《瀛涯勝覽》記載,爪哇國、舊港國和錫蘭國都通用中國曆代銅錢,尤其是永樂通寶。
楚健拿過那串銅錢,看了兩眼,又還回去,說道:“這種是仿造的,更加不值錢。”
“假錢?”沈世傑一愣。
他倒也知道,永樂通寶是明成祖朱棣時期鑄造的錢幣,主要用於對外貿易和賞賜。由於其在明朝對外開放政策下的廣泛使用,永樂通寶逐漸成為國際貨幣,流通於東南亞、印度洋沿岸和非洲等地?。
特彆是在島國,永樂通寶被大量使用,並且鄰國如越南也曾仿鑄這種錢。
因此,其他國家仿造的永樂通寶,在海外有不少。
這也進一步說明,永樂通寶在當時的流行程度。
永樂通寶的名氣,早在六百多年前,就已經享譽世界,堪稱國際貿易硬通貨,實力與現在的美元、歐元等貨幣不相上下。
“是假的,你看這鑄造工藝,有點粗糙。”楚健說道。
其實,不僅是鑄造工藝。
永樂通寶書法漂亮,鑄工精湛,精美程度和品質遠超當時周邊各國。
李維將那串銅錢扔回去,也沒有興趣了。
如果是明朝鑄造的,他勉強還能收藏,哪怕不太值錢。但這是其他國家仿造的假錢,就算了吧!
“老何,那把茶壺不錯。”楚健跟何大柱說道。
何大柱樂嗬嗬地將那把茶壺拿起來,掏出二十萬緬幣,施舍一樣給了這家人,還要人家說謝謝。
一件物品給二十萬緬幣,似乎成了一種默契。
“我看看。”沈世傑跟何大柱伸手。
何大柱把茶壺遞過去,他是不懂欣賞的,要不是知道這玩意值錢,他都懶得碰,因為這把茶壺有點臟,都不知道多久沒有刷過了。
沈世傑看了一會,說道:“雖然是民窯的瓷器,但也是一件精品,當時專門用來出口的產品,挺不錯。”
“你怎麼知道是用來出口的?”李維問道。
“你看這阿拉伯文,還有這種紋飾,我們國內並不流行,所以肯定是當時用來出口的產品。”沈世傑很確定地說道。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