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嘴猴腮的男人緊張地告訴何大柱,盒子從他小時候開始,裡麵就沒有東西。
大家相信了。
畢竟ak不是吃素的,諒這家夥也不敢說謊。
除去武士刀和螺鈿盒子,這裡麵還有一樣東西值錢,讓沈世傑給找出來。不過,沈世傑有點看不上,讓給了李維。
“好像是石頭做的,什麼東西?”李維問道。
這玩意看上去,並不怎麼好看。
表麵有幾個坑,周邊則是一些浮雕圖案。
沈世傑搖頭:“我也不懂,但這東西的曆史肯定很長,有研究價值,以及一定的收藏價值。”
具體什麼來曆,他不清楚。具體值多少錢,他也不好說。
李維看上楚健。
遇事不懂問楚哥,這似乎成了慣例。
楚健告訴他:“那應該是一塊調色板,看到那幾個坑嗎?還有顏料的痕跡。我想,那應該是古印度的東西。”
它是由灰綠色泥岩精心雕琢而成的。
其形狀設計既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便於手持使用,又在視覺上給人一種穩定、莊重的感覺。
調色板的兩麵都布滿了精美的雕刻,正麵中心位置雕刻著兩頭怪獸纏繞在一起的頸部,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凹陷處。
那些浮雕圖案的線條流暢而有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無論是人物的麵部表情、肢體動作,還是服飾裝扮,都被刻畫得細致入微。
“調色板?古代就有那玩意了嗎?”李維詫異道。
“正常,這並非個例。古代的調色板中,最出名的應該是納爾邁調色板,古埃及的一件文物,比這件的藝術含量還要高。”楚健告知。
據說,納爾邁調色板在古埃及藝術史上具有開創性的地位,它所展現出的獨特雕刻藝術風格,為古埃及二維藝術傳統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猶如一顆啟明星,照亮了古埃及藝術發展的道路,指引著後世藝術創作的方向,成為古埃及藝術史上的一座不朽的豐碑。
地位相當高,意義也很重大。
四大文明古國,多少還是有點東西的,都給人類文明留下璀璨輝煌的成果和結晶。
“所以,這是古印度的文字?”
他們發現,調色板上還有一行古老的文字。
楚健頷首:“嗯!那是梵文。”
梵文是古印度的文字,但現在就連印度自己都不怎麼使用,更多還是用英文。因此,梵文與拉丁文一樣已經成為語言學研究的活化石。
不得不說,有些文明會斷層,是有原因的。
中國的文明一直延續,沒有斷層,就是因為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沒有拋棄自己的文字。哪怕是外族入侵,漢字從未被棄用。
入侵的外族反而努力學習漢字,努力將自己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