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華做事一驚一乍的。
楚健和沈世傑剛坐下來,他大哥正泡茶招待,他自己去拿挖出來的東西,讓楚健和沈世傑鑒賞。
“沈哥,楚哥,你們瞧瞧,昨天挖到的。”
沈世傑問他:“有其他人看到沒?”
“施工的師傅看到了。”嚴華如實說道。
“那就給他們封個紅包,這不是挖的,是你家的傳家寶,聽見沒?”沈世傑教他。
紅包是封口費。
那些施工的師傅也肯定懂,舉報的話,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不僅不能繼續在這施工,還沒有獎勵。
畢竟有關部門可不會給他們發紅包。
吃力不討好的事,隻要是正常人,都不會乾。
當然了,也總會有一些見不得人好,腦子進水的存在。
嚴輝一聽,就知道沈世傑和楚健是靠譜的人,善意地提醒該怎麼處理這種事。他也聽說,這種挖出來的東西,哪怕是在自己房子底下的,也是要求上交。
“明白,我這就給那些師傅發紅包。”
嚴輝無語,自己這弟弟真是……
“你等等先,看東西值多少錢。”他阻攔道。
要是很值錢,那就紅包大一點,要是不太值錢,那就少點,要是不值錢,乾脆就扔了,還封什麼紅包?有關部門要,那就讓他們去撿。
楚健放下茶杯,拿起一件物品。
這是一枚古代的銀錠,銀錠的底部有蜂窩孔,在外行人看來,這品相不佳。
銀錠的頂麵,右邊是“道光四年”四個字,左邊是“十月大隆”四個字,上麵橫著兩個字——怡和。
“這是十兩砝碼錠,也是羊城十三行商鑄關稅銀,它的價值就超過一百萬了。”楚健告訴他們。
清代銀錠不僅是曆史的見證者,也是藝術創作的源泉,擁有豐富的造型和地方特色。
明清時期,白銀逐漸成為主要流通貨幣,銀錠的鑄造也隨之盛行。這些銀錠,重量不一,以“兩”為基本單位,因而又被人們稱為銀兩。
在漫長的歲月中,它們不僅見證了曆史的滄桑變遷,更成為了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源泉,誕生了無數珍品。
其中,明代銀錠以其獨特的美觀造型,被譽為中國銀錠的典範。
據史載,明代最大的銀錠重達500兩,彰顯著那個時代的財富與地位。這些大銀錠上,鑄造著地名、重量及工匠姓名,而小銀錠則有時鑄印上年號,每一枚都蘊含著豐富的曆史信息。
相較明代,清代的銀錠器形更為豐富多彩。各地根據自身特色,形成了不同的代表器形,如元寶形、圓形、長方形、砝碼形、腰形和牌坊形等。
哪怕是發了財的嚴輝,聽到這價格,也嚇了一跳,想過這些東西值錢,但沒想到這麼值錢。
“那必須給大紅包了,兩千?”嚴華高興道。
他大哥:“乾脆給五千,反正也沒幾個師傅。”
不得不說,他大哥還是很大方的。
嚴華一想,五個工人,一人五千,那就是兩萬五千元。要是平時,這錢他是不舍得的,但現在,他也沒那麼心疼了。
畢竟這一塊銀子,就價值上百萬。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請大家收藏:()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