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雞蛋放在幾個籃子裡_和諧分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和諧分配 > 第六節 雞蛋放在幾個籃子裡

第六節 雞蛋放在幾個籃子裡(1 / 1)

和諧分配!

李嘉誠說,“根據投資的法則,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隻籃子裡。”跨國投資,可以增強公司的風險規避能力。

在太平洋上空的一班航機上,坐在閣下旁邊那位風塵仆仆的華人紳士可能正趕赴紐約或倫敦收購你的公司。由香港到雅加達,這些精明的華籍企業家近年賺得盤滿缽滿,東南亞己再不能容納這些並非池中之物了。在有家族聯係的中國,他們已成為最大的海外投資者。時至今日,這些名列世界首富榜的億萬富豪為了分散風險,投資在西方國家。

“58歲的李嘉誠先生是最具野心的收購者。在50年代初期,他以製造塑膠花開始他的事業。現今,他準備了20億美元收購他認為是超值的西方公司。”(美聯社記者)

李嘉誠正是在80年代中期,大舉進軍海外的。在大規模行動前,李嘉誠已在海外投資小試牛刀。1977年,首次在加拿大溫哥華購置物業;1981年,李嘉誠在美國休斯頓,斥資2億多港元收購商業大廈;同年,他再次斥資6億多港元,收購加拿大多倫多希爾頓酒店。在短短數年中,李嘉誠個人或公司,在北美擁有的物業有28幢之多。

早在1967年,香港受中國內地文革的影響,爆發動亂,引發大逃亡,加拿大就從香港移民計劃中初嘗到甜頭。現在,地廣人稀的加拿大,自然不會錯過這次天賜良機,在香港移民潮中表現出異常的熱情和積極。其實績,遠遠超過同樣以國土遼闊而著稱的美國和澳洲。

李嘉誠早就萌生締造跨國大集團的宏誌。1986年12月,在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的撮合下,李氏家族及和黃透過合營公司unionfaith投資32億港元,購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權。時值世界石油價格低潮,石油股票低迷,李嘉誠看好石油工業,做了一筆很合算的交易。

其後,李嘉誠不斷增購赫斯基石油股權,到1991年,股權增至95。其中李嘉誠個人擁有46,和黃與嘉宏共擁有49,總投資額為80億港元。

李嘉誠的兩個兒子都加入加拿大國籍。他本人於1987年應邀加入香港加拿大會所,成為會員。每每李嘉誠出現在加拿大會所,駐港的加國官員及企業家,便把他眾星拱月般地圍住。一名了解中國文化的官員,把李嘉誠稱為“我們加拿大的趙公菩薩”。

香港輿論議論紛紛,有人說他是本埠華商最大的“走資派”;有人說他大肆收購歐美企業,是隱形適冊;還有人說他食言,準備淡出。李嘉誠說“因投資關係,我在1967年時已獲得新加坡居留權,彆人怎麼說,我並不在意。”

1980年,兼任加拿大赫斯基公司主席的馬世民,會見美國《財富》雜誌記者時說

“若說香港對我們而言太小,這的確有點狂妄。但困境正在日漸逼近,我們沒有多少選擇餘地。”

馬世民還談到收購斯基公司的波折。按照加國商務法例,外國人是不能收購“經營健全”的能源企業的。赫斯基在加國西部擁有大片油田和天然氣開發權、一間大型煉油廠及343間加油站。除石油降價因素帶來資金周轉困難,並無出現債務危機。幸得李嘉誠已經安排兩個兒子加入加拿大籍,收購計劃才得以順利通過。

1988年,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以及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旗下的太平協和世博發展公司(李嘉誠占該公司10股權),以32億港元投得“1986年溫哥華世界博覽會”會址的一幅201英畝的市區邊緣黃金地段地皮,將在上麵建築加國規模最宏偉的商業中心及豪華住宅群,預計1015年完成。李嘉誠約占50股權,其50為各大股東分有。預計整個建築費在100億港元以上。

在這段時期,新世界主席鄭裕彤,在加的重要個人投資有在多倫多大學附近興建一幢19層商業大廈;在多倫多興建一個住宅區,共1000個單位;在溫哥倫收購海港假日酒店。

恒基兆主席李兆基,是高爾夫(球)俱樂部的“波友”(球友),杜蒙特說他是步李嘉誠後塵來加投資的。他是香港中華煤氣公司主席,來加第一項投資,是競購卑詩省煤氣公司,結果因無加籍而告退。繼而他看中多倫多西郊一幅風景優美的地皮,用於興建高級住宅休閒區。

賭王何鴻桑在溫哥華大舉收購酒店豪宅,妻子女兒在宮殿式的宅邸裡。女兒何超瓊與記者交談時,否認是來加買政治保險,“我們不擔心九七問題,父親有葡萄牙護照,所以我們可以隨時離開香港。”

在加國一擲億金的香港富豪還有羅鷹石家族、王德輝夫婦、楊誌雲家族,等等。至於數千萬的移民,數不勝數。

李嘉誠投資英國,幾乎與加國同步進行。1986年,他斥資6億港元購入英國皮爾遜公司近5股權。該公司有世界著名的《金融時報》等產業,在倫敦、巴黎紐約的拉紮德投資銀行擁有權益。該公司股東擔心李嘉誠進一步控得皮爾遜,不甘讓華人做他們的大班,組織反收購。李嘉誠隨機退卻,半年後拋出股票,盈利12億港元。

1987年,李嘉誠與馬世民協商後,以閃電般的速度投資372億美元,買進英國電報無線電公司5股權。李嘉誠成為這家公眾公司的大股東,卻進不了董事局。原因是掌握大權的管理層,提防這位在香港打敗英國巨富世家凱瑟克家族的華人大亨。1990年,李嘉誠趁高拋股,淨賺近1億美元。

1989年,李嘉誠、馬世民成功收購了英國adrant集團的蜂窩式移動電話業務,使其成為和黃通訊拓展歐美市場的據點。

在新加坡方麵,萬邦航運主席曹文錦,邀請香港巨富李嘉誠、邵逸夫、李兆基、周文軒等赴新加坡發展地產,成立新達城市公司,李嘉誠占10股權。

1992年3月,李嘉誠、郭鶴年兩位香港商界巨頭,通過香港八佰伴超市集團主席和田一夫,攜60億港元巨資,赴日本劄幌發展地產。李嘉誠的舉動,引起亞洲經濟巨龍——日本商界的小小震動。李嘉誠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正像日本企業家覺得本國太小,需要為資金尋找新出路一樣,香港的企業家也有這種感覺。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根據投資的法則,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隻籃子裡。”


最新小说: 殺敵換媳婦?我一人屠城! 帶完美進度農場進入求生遊戲 瘋批大佬白天超凶,晚上喊我寶寶 四神器之青龍劍 我師妹怎麼看誰都像邪修? 都市修仙,我得到了上古真仙傳承 神秘數字 快穿:配角隻想壽終正寢 壞人筆記 靈元星之靈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