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集 大娘出山_華夏真相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四十三集 大娘出山

第四十三集 大娘出山(2 / 2)

入城休歇三日,裴行儉聲明君命在身,不可久留,遂從當地招集一千多名豪傑子弟,隨從西行。將出發時,裴行儉複又揚言天熱不可遠行,待天氣稍涼,方可西上波斯。

阿史那都支早派細作在西州城中,聞聽回報,信以為真,由此不為防備。

遂遣使與李遮匐相約:漢使即說待秋後乘涼西去,彼時我可齊集大軍,聚而殲之。

裴行儉明知城內必有突厥細作暗探,遂故作隨意召請四鎮豪酋故友相見,縱言當年常在一起縱獵甚歡,欲趁此重回舊地之便,請大家再出城會獵。

諸胡人子弟皆喜裴行儉豪放,聞聽此言,爭請從獵,紛紛報名。三五日後,得遠近萬人報名參加會獵,皆都是族中青壯之士,騎射能手。

裴行儉於是佯為畋獵,到城外沿途整隊,吸納陸續參加與會者,率眾一路西進。離阿史那都支部落十餘裡,便有隨從說道:前麵已是十姓可汗金帳,將軍不可再往前行。

裴行儉故作不知,便問那軍中向導:十姓可汗為誰?

向導答道:乃突厥興昔亡可汗部下,木昆部落酋長阿史那都支是也。

裴行儉聞言一怔,繼而大喜道:我道是哪個,原來是我故交,曾為同袍戰友,阿史那都支老弟。既在此地為汗,不可不見!

於是遣人持書,往阿史那都支金帳問安;其後又連發數使,促召故友出帳前來相見。

都支見到來使,甚是驚疑,又猝聞裴行儉親至,更是計無所出,隻得親帥子弟及部眾千人,出離金帳十裡迎謁。待至近前,見裴行儉隻率數十人立馬沙丘,遂即心安。

於是縱馬上坡,口中笑道:故友遠來,未及備禮迎接,死罪,死罪!

話猶未了,早已奔上沙丘,欲與裴行儉下馬相見,然後請入金帳,趁便擒之。

裴行儉哈哈笑道:阿史那都支,唐天子有何虧負你處,自立十姓可汗,又欲造反?你即自承死罪,那便省卻我宣布天子詔旨,以明證你罪狀也。左右,還不與我拿下!

侍從聞聽此令,便將手中紅旗招動,繼又吹起號角。刹時之間,隻聽喊聲大作,南北兩處沙丘之後伏兵大起,皆都躍馬奔下高坡,將都支所帶千餘兵馬團團圍住。

阿史那都支驚道:裴帥此是何意?

口中雖作此問,心下早已明白,此番上當不小,後悔不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裴行儉道:時至如今,你是自己下馬受縛,還是拚死一戰,與我對決雌雄?

阿史那都支見已落入重圍,知道若是抵抗,必死無疑,於是隻得下馬,束手被擒。

裴行儉遂命都支拿出十姓可汗契箭,又命王方翼傳下安西大都護令牌,悉召突厥十姓諸部酋長前來,一並擒拿,執送碎葉城中監押。然後簡選精騎三千,奇襲以擒李遮匐。

途中恰遇李遮匐遣往都支處使者,便命其帶路,直至其牙帳,令所擒使節入營,諭令李遮匐投降。

李遮匐毫無防備,牙帳外隻有數百衛士,根本無力以戰,當下隻得出降,亦被押送碎葉城。裴行儉於是兵不血刃,不發一矢,便囚遂都支、遮匐歸朝,輕鬆平息叛亂。

乃分大半戰利物資與西州萬餘獵手,遣回各部,又遣波斯王子泥洹師自還其國。

西州獵手勇士齊都雀躍歡呼:此番會獵不見狐兔野獸,未料收獲竟十倍於彼也!

唐高宗聞說裴行儉平定阿史那都支及李遮訇之亂,大喜不置,遂下詔複置安西四鎮。四鎮幾經置罷,此乃第三次置之,是為碎葉、龜茲、於闐、疏勒四鎮。

畫外音:其時西突厥十姓部落在西域對唐威脅,與吐蕃在河西走廊對唐威脅類同,便如一把大鉗,將唐朝勢力擠出河西之境。又突厥十姓部落,五咄陸在碎葉之東,五弩失畢在碎葉之西,唐改安西都護鎮於碎葉,其意即在居中以鎮撫十姓部落,功莫大焉。

裴行儉執阿史那都支回朝,留副使王方翼築碎葉城。設立四麵十二門,皆屈曲作隱伏出沒之狀;城內則街廓回互,街巷通連,並築坊牆,以備軍鎮作戰之需。

西突厥叛亂剛被裴行儉平定,東突厥諸部又複現騷亂。

便在裴行儉押送阿史那都支東歸之時,同年冬初十月,單於大都護府所轄東突厥阿史德溫傅、奉職二部同時起兵反唐。

叛軍擁立阿史那泥熟匐為可汗,二十四州酋長群起皆應,迅速擁眾數十萬眾。

漠南突厥自永徽以後,近三十年對唐朝無所侵擾,並助唐朝東征高麗,西征中亞;唐朝複又征其討叛奚,伐契丹,隻因役使頻繁,於是起而叛唐。

唐高宗重置安西四鎮,高興未久,聞聽此報複又大驚。遂遣鴻臚卿單於大都護府長史蕭嗣業為帥,右領軍衛將軍花大智、右千牛衛將軍李景嘉副之,率兵出擊叛軍。

字幕:蕭嗣業,梁明帝蕭巋曾孫。

蕭嗣業幼年跟隨隋煬帝,後隨蕭皇後入東突厥,貞觀九年回國,管領突厥部眾。累轉鴻臚卿,兼單於都護府長史,曾招降薛延陀咄摩支,參與討伐西突厥、高句麗、回紇。

乃是初唐名將,戰功赫赫,非同凡響。

蕭嗣業既奉聖旨,當即引軍北伐,與東突厥叛軍遭遇交鋒。因初戰連勝,頻頻告捷,便即防備漸懈。

其後漸入隆冬,忽一夜天降大雪,兵士寒凍饑餒,列營不整。

突厥得此良機,便發精騎夜襲唐營。蕭嗣業狼狽拔營而走,部眾隨即大亂而敗,死者不可勝數。花大智與李景嘉引領步兵且行且戰,逃奔單於都護府。

蕭嗣業經此大敗,按罪當斬。高宗李治念其祖上與李唐皇室有舊,乃恩命減死,流配桂州;花大智及李景嘉皆受蕭嗣業牽累,一並免官為民。

東突厥叛軍既獲大勝,於是南下襲擾定州。

定州刺史乃是皇室霍王李元軌,聞說敵騎突至,乃效法當年蜀漢五虎上將趙子龍空營退敵之計,命大開城門,偃旗息鼓以待。

突厥叛軍懷疑城中必有伏兵,於是不敢進城而退。

唐高宗聞說叛軍已進至河北,急忙再次調兵遣將,派左金吾將軍曹懷舜前往恒州,以守井陘;令右武衛將軍崔獻前往絳州,以守龍門今山西河津),以備突厥深入內地。

突厥見南麵重軍攔路,遂複回師北上,又煽誘奚族及契丹二部侵擾營州。

唐營州戶曹唐休璟聞說叛軍來犯,亦利用漫天大雪出城設伏,將二部聯軍一舉擊敗,潰逃遠遁。

十一月,裴行儉還師長安獻俘。

高宗大喜讚道:行儉親提孤軍,深入萬裡,兵不血刃而叛黨擒夷,可謂文武兼備,敕拜為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

因命將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斬首,親在內宮設宴,為諸將賀功。

賀功已畢,高宗又道:卿年過花甲,萬裡遠征,歇足未定。然西突厥雖平,東突厥複起,蕭嗣業喪師辱國,朝中再無大將可用。隻得再辛苦賢卿一遭,未知卿謂如何?

裴行儉道:臣受大唐三世厚恩,萬死不辭,何說辛苦!便請頒旨,即日出征。

高宗大喜,特授裴行儉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率太仆少卿李思文、營州都督周道務二部軍十八萬人,複會合西路軍程務挺部、東路軍李文暕部,總兵三十餘萬,北上以討漠南東突厥叛軍。自唐世曆次討伐突厥,軍威未有如此之盛。

裴行儉大軍北去,行至定州以北,安下營帳,召集諸將計議戰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前隨蕭嗣業作戰部將進言道:此前蕭帥之敗,除大意懈怠之外,便是每至運輸軍糧之時,屢次皆被胡虜半路劫奪;士卒饑餓,又逢大雪,因此半數凍餓而死,非戰之罪。大帥此番出戰,須以重兵護糧,兼通糧道,方保無虞。

裴行儉聞言,撚須笑道:如此可以效我鬼穀門諸葛武侯先師,用棄糧之計勝敵。

於是當即調派兵將,先抽出第一支令箭:西路軍首將程務挺聽令!

程務挺:末將在。

裴行儉:請將軍準備三百乘大車,假作運糧,充以乾草;每車中裝載五名驍勇士卒,各帶斬馬刀、強弓硬弩,共一千五百精卒,皆都伏於乾草之內,於路不得稍出半點聲息。卻挑一千二百瘦弱士卒護車,每四人一車,緩緩前行。待敵軍前來搶奪糧車之時,護車軍不得與戰,棄車遠逃即可;車中精卒卻不許稍動,任其將糧車押走,直到賊軍歇營之時,如此如此而行。

程務挺上前接令,出營依計而施。

裴行儉又取第二支令:營州都叔周道務何在?

周道務:末將在。

裴行儉:此一支令,請將軍與太仆少卿李思文大人率引中軍,隻管向北進發,直趨幽州以北,攔截突厥主力,須拚力死戰,許贏不計敗。

二將領令,引兵而去。

又抽第三支令箭,喚過東路軍主將李文暕:命將軍率引本部七萬人馬,以五千精騎作為前軍,須要摘鈴銜枚,秘密跟在糧車之後,相距不得近於五裡之內,亦不許遠達十裡之外。當敵虜歇營就餐,糧車中步卒躍出相爭之際,騎兵迅速趕至,自側翼殺入;待雙方皆都師老兵疲,將軍卻率大軍四麵圍剿,須使敵軍片甲不回。

李文暕上前施禮接令,連聲讚歎而去。

又抽第四支令箭,喚過舊日部將,乃盧國公程知節之孫程伯獻,囑道:此戰須要小心在意!你祖與我父乃是莫逆之交,因逢此大戰,我將此件大功送與賢契。

程伯獻:老叔隻管分派,不知欲派小侄往哪方去?

裴行儉:你可率程務挺所部主力八萬人,皆是我朝精兵銳卒,日夜兼程,繞至賊軍之後,按兵不動。十日之後,待我前軍交鋒,殺作一團之時,你可自背後殺入,直襲牙帳,則可汗可擒,便是奇功一件。

程伯獻:我大唐最重擒殺敵酋之功,老叔父如此安排,足見厚愛。

裴行儉:務必小心在意!

便將大令及西路兵符一並賜之,程伯獻接過,出帳點兵去了。

四路大軍領命啟行已畢,裴行儉親率中軍起行,以為四路兵馬總接應。

便說程務挺裝載三百輛糧車,內載精勇,外以羸弱,假作護糧先發。行出不足三十餘裡,隻見前麵塵頭大起,蹄聲震地,果有敵騎前來搶奪糧車。

敵軍列陣,呈月牙形以進,對大唐運糧軍三麵包抄。

程務挺便依裴帥之囑,大叫一聲:不好,眾寡不敵,快快逃走!

說罷撥回馬頭,率先棄車而走。一千二百押車瘦弱士卒見主將已走,哪裡還敢稍有耽擱,一哄而散,鑽入山林草叢,各尋生路。

突厥叛軍見此大喜,也不追趕,隻將三百輛大車拘住,自軍勻出六百匹好馬,套在車上,往北便走。

疾行半日,眾軍人疲馬乏,到至水草豐美之處,依河紮營,解下馬鞍,讓馬吃草;又儘釋手中兵器,三五成群,造飯為炊。

便當此時,隻聽一聲呼哨,糧車中一千五百名勇士猝然衝出,各尋目標,對準突厥軍便是一陣弩箭,便如狂風暴雨。

突厥軍懵怔轉向,未待清醒過來,數輪弩箭射過,已有三千餘人伏屍河畔。

直待唐軍每人壺中二十支弩箭射畢,萬餘突厥兵已傷損近半。餘者反應過來,紛紛執兵在手,再尋戰馬,卻皆無鞍,不能為用。

唐朝精卒於是丟棄弩弓,各持馬刀上前,衝入敵陣,奮勇衝殺。既是近身肉搏,人多者勝,突厥以四對一,時間一久,唐軍便即不支,折損三百餘眾,漸漸後退。

便在此時,隻聽人喊馬嘶,卻是李文暕率領五千精騎趕至;又聽號角長鳴,卻是程務挺複聚千餘羸兵弱卒殺來。

三路唐兵相加,此時已近八千之眾。欲知勝負如何,且聽下回。本集完)

喜歡華夏真相集請大家收藏:()華夏真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搬空仇家,隨母改嫁被繼兄當寶寵 認親後,大家的畫風一起跑偏了 命格大器晚成?可我是天才啊! 精神小妹崩老登,老登返現崩小妹 鑽石王牌之璀璨未來 陰濕男二攻略指南 [綜武俠]武學助手也能天下第一嗎 乾元混沌塔 鹹魚修仙,但丹器全能 他的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