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鄒汝平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年擔任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總工程師、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
從業之路解碼
鄒汝平院士的從業經曆,對他後來成為院士有著深遠影響。
鄒汝平進入西安現代控製技術研究所工作,他在這裡開啟了他的科研生涯。
該研究所作為我國“製導兵器技術開發中心”等,承擔眾多國家重點科研項目。
鄒汝平參與其中,從基礎研究到項目實踐,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為解決實際問題奠定了堅實基礎。
例如在“紅箭10”項目中,他從1989年開始參與光纖製導技術研究,曆經20餘年,帶領團隊攻克諸多技術難題,實現了精確製導武器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
在研究所工作期間,鄒汝平逐漸成長為項目負責人和團隊領導者。
他帶領團隊成員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科研攻關,培養了卓越的團隊領導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
在“紅箭10”項目中,他帶領包含係統內外十餘家單位500餘人的研發團隊,使團隊成員緊密合作,共同攻克技術難關。
鄒汝平擔任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院長後,他的工作重點從具體項目研發轉向研究院的整體發展戰略規劃。
這使他能夠站在更高的層麵,把握兵器科學研究的發展方向,了解國內外兵器領域的最新動態和趨勢。
這為研究院製定長遠的發展戰略,也為他自己在科研方向上的選擇和布局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
鄒汝平擔任院長期間,他致力於推動兵器科學研究院的科研體係建設。
這加強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發之間的銜接,優化了科研資源的配置,建立了更加高效的科研管理機製。
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研究院的整體科研實力,也為他自己開展重大科研項目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保障。
鄒汝平擔任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後,他負責統籌規劃集團公司的技術研發方向和重點項目布局,引領整個兵器工業集團在多用途導彈技術、精確打擊武器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發展。
他組織開展武器裝備與技術體係策劃、頂層設計工作,有力促進了相關技術的發展,提升了我國兵器工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在這一職務上,鄒汝平有更多機會參與國內外兵器領域的學術交流和合作,代表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與國際同行進行對話和合作,提升了他在國際兵器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這不僅為他個人贏得了榮譽,也為我國兵器工業在國際舞台上爭取了更多的話語權和合作機會。
院士科研之路
鄒汝平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多用途導彈工程技術專家,長期從事多用途導彈技術研究和裝備研製工作。
鄒汝平院士主持完成“紅箭10”項目。
這是我國首型可精確打擊各類坦克裝甲、堅固工事及低空飛行目標的一體化先進多用途導彈武器係統。
鄒汝平創建了國內首個光纖圖像尋的製導係統。
該係統具有攻擊目標種類多、信息化程度高、抗乾擾能力強等先進技術特質,實現了精確製導武器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和關鍵部件的自主保障能力。
該係統在我軍反坦克導彈發展曆程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使陸軍主戰裝備性能得到跨代提升。
鄒汝平擔任北方工業展台的遠程製導火箭——火龍280a項目總師後轉為項目的行政總指揮)。
該項目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成立以來自籌經費研發的最大項目,事關集團新領域的拓展。
鄒汝平提出從產品體係、技術體係、人才體係、管理體係四個方麵考慮項目,為項目成功奠定基礎。
他帶領團隊突破關鍵技術,使火龍280a發動機口徑達到前所未有的尺寸,並最終取得成功,在國際上引起關注。
此外,鄒汝平院士還先後主持完成車載多用途導彈、機載空地導彈、彈炮一體防空導彈等工程研製,組織建立了兵器製導武器的科研體係,構建了先進的專業研發能力。
他出版專著2部,授權發明專利49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家重大需求領域科技進步獎多項。
科研之路解碼
鄒汝平院士的研究成果,對他後來當選院士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鄒汝平院士主持的“紅箭10”縣,創建國內首個光纖圖像尋的製導係統,實現精確製導武器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它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和禁運,展現了鄒汝平在關鍵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和帶領團隊突破難關的實力,這是其成為院士的重要技術支撐。
他主持完成多個導彈項目及遠程製導火箭工程研製,在多用途導彈技術方麵取得開拓性成果。
如他提出“體係性策劃,開放式合作,模塊化設計”的研發思路,推動了我國兵器製導武器技術不斷進步,使我國在相關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其贏得了行業內的高度認可和聲譽。
“紅箭10”作為一體化先進多用途導彈武器係統,使陸軍主戰裝備性能跨代提升,增強了我國陸軍精確打擊能力,滿足了國防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求。
這體現了鄒汝平研究成果的重大軍事應用價值,是其當選院士的關鍵因素之一。
他主持的多個項目涵蓋車載、機載、彈炮一體等多種導彈,以及遠程製導火箭,豐富和完善了我國兵器製導武器的產品體係和科研體係。
這些為我國陸軍裝備體係化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凸顯了他在國防裝備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在項目研發中,鄒汝平帶領眾多科研人員曆經多年攻關,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科研人才,形成了強大的科研團隊,為我國兵器領域後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儲備。
這也是他對行業發展的重要貢獻,為其當選院士增添了砝碼。
他在科研過程中展現出的堅持、專注和勇於創新的精神,以及“人品決定產品”的理念,為廣大科研人員樹立了榜樣。
這種榜樣力量激勵著更多人投身國防科研事業,這種精神層麵的引領對推動行業發展具有深遠意義,也是其成為院士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後記
鄒汝平院士的出生地山東威海,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文化底蘊與教育資源,賦予鄒汝平院士開放包容的視野、堅韌不拔的精神和紮實的知識基礎。
求學之路上,鄒汝平在北理工本科學習,為他築牢專業根基,培養他的科研思維;國防科大碩博連讀,讓他接觸到前沿知識,鍛煉他獨立科研能力。
從業初期,他在西安現代控製技術研究所,積累大量實踐經驗,成長為團隊核心。
後來他擔任兵器科學研究院院長及後續重要職務,使他能從戰略高度布局科研,整合資源、引領方向,推動行業發展。
科研上,他突破多用途導彈技術,主持完成“紅箭10”等重大項目,解決關鍵技術難題,提升陸軍裝備實力,以卓越成果與貢獻贏得認可,最終當選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