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出生地
程傑成院士,1962年9月3日出生於黑龍江省五常市。
五常市位於黑龍江省南部,北接鬆嫩平原,東南靠張廣才嶺西麓與尚誌市相鄰,東北部與阿城市相鄰,西部、西南部、南部與吉林省的榆樹、舒蘭、蛟河毗鄰。
五常曆史悠久,唐虞時,這裡屬息慎,夏至周時屬肅慎。
金滅遼後,這裡歸金會寧府屬境。元代屬遼陽行省開元路。
明朝這裡歸寧古塔昂邦章京所轄,清同治八年設五常堡協領衙門,光緒六年設五常廳,宣統元年升為五常府。
1913年改五常府為五常縣,1954年歸黑龍江省直轄,1993年撤縣設市,由哈爾濱市代管。
五常人文底蘊深厚,這裡是京旗文化重要發源地,拉林副都統衙門是黑龍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證了清朝八旗子弟屯墾戍邊曆史。
五常名人輩出,金代大臣徒單鎰,出生於五常拉林河流域。
他自幼聰穎,通覽經史,也通曉契丹字、漢字。大定十三年1173年),在女真族開科考時考中進士,是金代首科女真進士科的狀元。
他曆經多朝,擔任過多種官職,如國史編修官、左諫議大夫、尚書左丞等,曾指揮反擊宋軍進攻並取得勝利,還著有《學之急》《道之要》《弘道集》等作品,以及女真文字譯文著述《貞觀政要》《白氏策林》《史記譯解》等。
赫舍裡·索尼,姓赫舍裡氏,滿洲正黃旗人,出生於五常紅旗鄉孤家子屯。
清太宗皇太極崇德元年1636年)曾任內三院大學士。
順治十八年1661年),世祖病危,遺詔立聖祖康熙為皇太子,索尼與蘇克薩哈、噶必隆、鼇拜同為輔政大臣。
康熙六年1667年)奏請聖祖親政,同年去世。
出生地解碼
五常市對程傑成院士的成長和成就有著多方麵的影響。
五常人文底蘊深厚,是京旗文化重要發源地,有金代古城遺址、明清時代的石羊石刻等文化遺存。
這種濃厚的曆史文化氛圍,有助於培養程傑成的文化素養和對知識的尊重,使他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其對探索未知、追求卓越的渴望。
同時,五常名人輩出,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趙尚誌等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跡和愛國精神,激勵著無數像程傑成這樣的後輩,為他樹立了榜樣,讓他懂得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五常市重視教育,為程傑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教育環境。
在中小學階段,他能夠接受到係統的知識教育和規範的學習訓練,培養了紮實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後續進入高等學府深造以及從事科研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常地處黑龍江省南部,自然資源豐富,農業發達,這種相對穩定和富足的地域環境,為程傑成的成長提供了物質保障和較為安心的生活氛圍,使他能夠專注於學習和科研。
同時,東北地區人豪爽、堅韌的性格特點,也可能在程傑成身上有所體現,促使他在科研道路上麵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堅持不懈、勇往直前。
院士求學之路
1979年,程傑成就讀於黑龍江大學化學係本科,1983年畢業。
1997年,程傑成就讀於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專業博士研究生,2000年畢業。
2002年至2004年,程傑成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應用化學專業,做博士後研究。
求學之路解碼
程傑成院士的求學經曆,對他後來成為院士有著深遠影響。
程傑成在黑龍江大學化學係的學習,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化學專業基礎,讓他係統掌握了化學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
這是他後續從事化學驅提高原油采收率技術研究的根基。
本科期間的學習培養了他自主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能夠快速吸收新知識,為應對後續科研工作中的各種難題奠定了基礎。
程傑成在精細化工專業的博士學習,讓他在化學領域進一步深耕。
他接觸到更前沿的學術理論和研究方法,拓寬了學術視野,也讓他有機會參與到一些高水平的科研項目中,提升了科研能力。
博士階段需要獨立開展科研工作,這鍛煉了他的科研創新思維和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使他能夠從更深入、更全麵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科學問題,為他在油氣田開發工程中取得創新性成果奠定了思維基礎。
程傑成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做博士後研究,他有機會接觸到國內外最前沿的化學研究成果和技術,與頂尖的學者進行交流合作。
這有助於他將最新的理論和技術引入到自己的研究領域,推動研究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北京大學的學術氛圍濃厚,學科門類齊全,在這裡做博士後研究員,可以讓他打破學科界限,跨學科地思考問題。
他將化學與油氣田開發工程等相關學科進行交叉融合,為他解決複雜的工程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院士從業之路
1983年,程傑成大學畢業後在大慶油田工作,逐漸成長為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首席技術專家。
2021年,程傑成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此外,程傑成還擔任國家能源陸相砂岩老油田持續開采研發中心和中石油三次采油先導試驗基地主任、國際標準化組織提高采收率分委會iso\tc67\sc10)主席等職務。
從業之路解碼
程傑成院士的從業經曆,對他後來當選院士有著多方麵的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