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從內蒙土左旗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石油勘探家馬永生_院士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院士之路 > 第462章 從內蒙土左旗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石油勘探家馬永生

第462章 從內蒙土左旗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石油勘探家馬永生(1 / 2)

院士出生地

馬永生院士,漢族,1961年9月出生於內蒙古土默特左旗。

土默特左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大青山南麓的土默川平原,其北與武川縣接界,南連和林格爾縣和托克托縣,東接呼和浩特市區,西與包頭市土默特右旗毗鄰,處於首府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和鄂爾多斯市的“金三角”腹地,是呼包鄂經濟區和呼包銀榆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旗縣。

內蒙古土默特左旗曆史悠久,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此地屬雲中郡。

漢時,匈奴在此活動,公元前96年,漢朝設置定襄、雲中二郡,雲中郡領縣十一,北輿縣即在原土默特旗的腹地。

魏晉南北朝時,鮮卑、柔然、敕勒等族相繼出現,五世紀二十年代,北魏遷來敕勒族,這一帶又稱“敕勒川”。唐朝時,這裡設置了單於大都護府。

遼時,置豐州、雲內州,隸於西京道,有“豐州灘”的稱謂。

金滅遼後,仍置豐州,改道為路。元朝時,這裡屬大同路。

15世紀中葉,這裡成為蒙古土默特部之領地。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達延汗統一漠南蒙古後,土默特部成為右翼三萬戶之一。

阿勒坦汗建立政權後,開發土默川,興建歸化城。

清朝時,土默特部於1628年降附,後被劃分為土默特左、右兩旗。

1914年,土默特兩翼合為一旗。1934年,改旗名為土默特特彆旗。1949年9月19日,綏遠省和平解放,仍沿用舊政權土默特特彆旗稱謂。1950年3月1日,土默特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2006年以來,經過多次行政區劃調整,形成了如今的行政區劃格局。

內蒙古土默特左旗人文底蘊深厚,這裡藏傳佛教文化在此地影響深遠,有喇嘛洞召、白塔寺等眾多藏傳佛教寺廟。

這些寺廟建築風格獨特,內部保存著大量精美的壁畫、佛像等文物。

土默特左旗是多民族聚居地,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祭敖包等傳統民俗活動,以及漢族的春節、中秋節等節日習俗在此交融,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文化景觀。

這裡的飲食文化融合了蒙古族和漢族等民族的特色,有烤全羊、手把肉、奶茶等蒙古族美食,也有蓧麵、山藥魚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漢族美食。

出生地解碼

馬永生院士出生於內蒙古土默特左旗,這裡的人文環境、地域特點等因素對他的成長及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土默特左旗地處內蒙古中部,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相對艱苦。

馬永生院士少年時期便經曆了父母雙亡的變故,然而在當地政府和鄉親們的關心支持下,他得以重拾課本繼續學業。

這種艱苦的成長環境和親人離世的變故,磨煉了他的意誌,使他具備了堅韌不拔的品質,為其日後麵對學術研究和工作中的重重困難時,能夠堅持不懈、勇於攻克難題奠定了性格基礎。

土默特左旗名人輩出,馬永生院士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容易受到這些名人精神的激勵,以他們為榜樣,樹立遠大理想,激發自身的進取精神,促使他努力學習,立誌在自己的領域有所建樹,為國家和社會貢獻力量。

土默特左旗有著獨特的地域文化,蒙古族與漢族等多民族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包容、開放的文化氛圍。

同時,家鄉人民在馬永生院士困難時給予的幫助,讓他深受感動,培養了他的家國情懷。

這種家國情懷促使他在學業有成後,選擇投身於我國的油氣勘探事業,為保障國家油氣安全不懈努力。

他曾表示自己是靠國家的特殊困難補助和助學金完成學業,要為實現中國南方海相碳酸鹽岩油氣勘探大突破的夢想奮鬥。

內蒙古地區擁有豐富的地質資源,土默特左旗周邊的地質環境為馬永生院士提供了最初的地質認知啟蒙。

當地獨特的地質地貌,可能激發了他對地質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他後來選擇地質相關專業,走上沉積學、石油地質學研究和油氣勘探之路,並在海相碳酸鹽岩油氣勘探領域取得突出貢獻。

院士求學之路

1980年9月—1984年7月,馬永生就讀於武漢地質學院地質係地質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最新小说: 從僵屍先生到僵約的僵屍 下山後成了高冷校花的貼身高手 都穿越了誰還當渣男啊! 我紂王都成聖了,你跟我講天命? 煞氣罡然 地府牌局從鬥地主打到六衝 重生八零:假少爺下鄉入贅軟飯香 牛牛道士在都市 穿越60年代,不留遺憾 穿越回曾經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