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可以給介紹一下飛行器動力專業的核心課程嗎?”
連曲線救國策略都搞出來了,不來點乾貨不行了。
周岩拿起講桌上沒用完的粉筆,將寫有自己名字電話的黑板往上一推,又拉下一塊來。
“那我就航發設計的整個流程講一下。”說著,周岩在黑板上寫下“任務書”三個字,“任務書一般都是要求達到的設計指標。”
“下一步,解析任務書。
根據任務書的指標,研判航發的整體參數。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用到的課程主要來自《流體力學》《熱力學》《傳熱學》《氣體動力學》。
解析之後,是可行性分析,分析目前的材料水平能否達成解析出來的指標,這個過程涉及課程《結構力學》《材料力學》《材料學》,還有涉及燃料問題的《燃燒學》《有機化學》。”
說著,周岩在黑板上寫下“研判”,然後畫了一個邏輯箭頭,返回任務書。
“如果任務書研判,以現有條件,有相當概率達成設計指標,轉入正式設計階段。進入設計階段之後,”周岩瞅了一眼台下眼巴巴盯著黑板的學生,“除了研判過程中涉及的課程,還會涉及以下課程。
係統傳動涉及機械設計,係統控製涉及自動化、電子電器相關課程。而係統和管線的布局涉及幾何學。
整體設計完成,設計進入圖紙化階段,這一階段跟你們所學相關的課程《機械製圖》還有電子圖板cad、caxa之類的。
圖紙審核完成,產品試製。之後,就是漫長的測試和修改了……”
在黑板上寫完整個流程,周岩瞅了一下時間,還有一兩分鐘:“準備上課。”
“人生三大終極問題,我是誰,來自哪裡,將要去往何方,放到任何一門課程裡,都是適用的。
首先,咱們需要了解一下,流體力學是一門怎樣的課程。從字麵意思來講,有流體和力學兩大要素。
力學毋庸多言,流體,具備流動性的物體……”
提問。
“常見的流體有哪些?”
“水!”
“醬油!”
“空氣!”
……
“剛才大家所說的,都是流體……”周岩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常見的流體有很多,但是工科專業常見的流體,隻有那麼幾種。水、空氣、液體燃料、燃料燃燒後產生的煙氣,食品類專業,還會涉及飲料、粥。”
“接下來咱們講流體力學的從哪裡來問題。流體從地球誕生之日起就存在,因此對流體的利用和研究一直都伴隨著人類的曆史。有人知道我國最早的關於流體的記載是什麼嗎?”
“大禹治水。”
“畏懼流體,改變流體,利用流體……”
周岩從大禹治水開始,講了戰國的鄭國渠、都江堰,漢末的翻車,南北朝的《水經注》。
“我國對改造、利用流體的曆史悠久,但因為某些局限,對於流體的研究,僅停留在表麵,而近代以後,科技陷入停滯階段……”周岩歎了口氣,“反觀西方,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逐漸有了流體力學的萌芽。
在流體力學發展的過程中……”
講完“從哪裡來”,接下來自然是是流體力學的“去往何方”。
“大學階段,流體力學的主流研究對象,水、空氣、燃氣。而現階段,以水或水蒸氣為研究對象的流體力學已經到了極限。”周岩在黑板上寫下幾個字,“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液體流體力學的研究對象將會是低熔點金屬的液態、常態氣體的液態狀態,還有液體的局部計算。而氣體流體力學……”
周岩瞅了一眼台下已經豎起了耳朵的評審專家們:“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超高聲速,一個是超音速狀態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