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楚王殿下臉上的表情格外嚴肅,他見玄奘法師沒有說話,於是接著道:“隻有抱著死也要死在取經路上的決心與態度,才有那麼一絲絲可能取得真經,這就是本王從您的事跡裡學到的道理。”
“阿彌陀佛……”玄奘法師聞言終於釋懷:“臣隻看到殿下的執念,卻沒意識到臣方才勸您……放下執念,這本身就是另一種執念,是臣著相了……”
“法師,本王如何會不懂您此舉是在為本王著想呢?”楚王殿下聞言勉強笑了笑,接著隻見他緩緩開口道:“可是總得有人舍棄一些個人利益,去為那些根本就沒辦法左右自己命運的百姓們去著想。
總得有人……去當傻瓜,去為那些看起來好像不過杞人憂天的災難做好力挽狂瀾的準備!
不然天傾之時,王朝遍地都是生靈塗炭,那些廟堂高官,士族門閥,乃至富豪鄉紳尚有避難之所,依舊能享受到錦衣玉食,最多身上錦衣的衣擺短上一點兒,桌上的肉菜少那麼幾道,可百姓們呢?
到那時,他們要躲去哪裡?以什麼填飽肚子呢?
而那時的大唐皇帝,難道就真能這麼眼睜睜的,問心無愧的,看著我大唐百姓在亂世中受儘苦難,自生自滅?”楚王殿下說到這,他頓了頓,又道:“本王讀過的書不多,可時至今日,也總算是能勉強湊夠四五車了。
所以本王覺得自己可以發自內心的說一句:關於那些書中所講到的聖賢道理,肯定不能是這樣的聖賢道理,法師,你說本王說得對麼?”
“殿下……”玄奘法師聞言不禁感到一陣默然,關於楚王殿下的這些問題,他好像答得上來,又答不上來。
良久過後,正當玄奘法師想要開口向楚王殿下表達崇敬之情時,後者卻已經轉身離開了。
“稚奴!你給我滾過來挨打!”——楚王殿下是懂得怎麼遷怒於人……人家的祖父的。
什麼?你說楚王殿下還是人家的二大爺?
那這事兒……就……就很難評了……
言歸正傳。
“二哥……”本來還躲在李泰身邊看好戲的稚奴,原本“小臉笑嘻嘻”的他,這會兒聞言立馬變得“苦兮兮”:“跟我沒關係啊,我啥也沒乾啊……”
“沒關係你也過來挨打!”楚王殿下隻需要一個眼神,李泰瞬間會意,把欠揍的弟弟提溜到二哥麵前。
“哇,四哥你個叛徒……”李治沒想到,四哥跟自己翻臉翻得這麼快。
“你彆‘哇哇’的了,老實挨揍就完了。”李泰覺得這事兒沒啥可商量的,他青雀自小就跟二哥是一頭兒的。
“二哥……二哥!我錯了我錯了!不要哇……我是你親生的弟——嗷!”
許多年以後,當小稚奴成了英明神武的唐高宗李治,可即便如此,他也始終想不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當初自己在天竺挨二哥的那頓打,對方到底是因為何種原因,居然下了那麼重的手……
雖然,那一回二哥的確是讓他長了記性,以至於他這一輩子都沒再去禍害過誰的坐騎。
可……二哥到底是為什麼要揍自己揍的那麼狠呢?
關於這個問題,李治永遠都想不出真正的答案。
但是,作為稚奴的二哥,楚王殿下的後半生幾乎都在為塗改那個答案而奮鬥。
可即便如此,“霸道不講理的二哥”卻一生都未對“機靈又欠揍的小九”透露過一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