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未央宮,宣室殿。
金碧輝煌的大殿內,氣氛卻比許昌曹府更加凝重百倍。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涇渭分明,如同楚河漢界。
右側,是以崔烈、王允、丁宮、黃琬、張溫、閔貢、楊彪、韓融、應劭、擾龍宗、周忠、宣璠、馬日磾等為首的一批老臣。
他們曆經靈帝荒淫、董卓暴虐、國戰血火,見證了漢室江山幾度傾危。
從三公九卿的顯赫位置一路跌宕,如今雖仍列朝班,卻大多被明升暗降,安置在清貴卻無實權的虛職上。
他們沉默地站在那裡,臉上刻著風霜與無奈,眼神複雜地看著禦座上的少年天子,以及對麵那些意氣風發的新貴。
在劉協和新貴眼中,他們不過是些隨風倒伏的牆頭草,早已被掃進了曆史的角落。
左側,則是天子劉協近兩年親手提拔、倚為心腹的“興皇派”新貴。
士孫瑞,伏完皇後之父),伍孚、董承、種輯、吳子蘭、王子服、吳碩、王邑、張楊、陳紀,王越,以及手握兵權的呂布,黃忠。
更有數名玩家幫主代表,九耀星璿的上官硯、太叔公、雙子星、即墨太白等人昂然立於武將班列末端。
這些人,無不與倒台的袁紹,身陷囹圄的曹操劃清了界限,是劉協掌控朝局,推行新政的基石。
龍椅之上,劉協身著玄色十二章紋冕服,麵容依舊年輕,眼神卻已深沉如淵,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憊與厭倦。
他輕輕抬手,止住了殿中細微的議論,聲音透過玉冕的垂旒傳出,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斷。
“朕躬染微恙,精力不濟,自即日起,朝廷政務,由長公主劉容暫代處置,長公主之言,即朕之旨意,諸卿,可明白了?”
一語驚雷!
滿殿文武,無論新老,瞬間嘩然!讓一位公主代掌帝權?這簡直是亙古未聞!
“陛下!萬萬不可啊!”
老臣崔烈第一個出列,須發皆顫,聲音帶著痛心疾首。
“朝廷正值撥亂反正,勵精圖治之際,陛下豈可因小恙而怠於政務?”
“此非明君之道!社稷危殆,萬望陛下三思!”
王允,楊彪等老臣紛紛附議,一時間右班群情激奮。
“有何不可?”
新任禦史大夫伍孚立刻踏前一步,聲若洪鐘,針鋒相對。
“長公主殿下乃陛下至親,聰慧賢德,素有才名!琴棋書畫冠絕京華!”
“更難得的是,殿下對朝廷政務,天下大勢,洞若觀火,見解卓絕!未曾試之,爾等何以斷言殿下不可擔此重任?”
“莫非爾等眼中,隻有陳規陋習,而無社稷之實?”
董承,種輯等新貴立刻高聲附和,力挺長公主。
劉協看著殿下兩派激烈交鋒,嘴角掠過一絲幾不可察的嘲弄與深深的疲憊。
這無休止的爭吵,算計與製衡,早已厭倦!
隨後,他微微抬手,止住了雙方的爭執,聲音淡漠。
“朕意已決,無需多議!”
說罷,竟不再看任何人一眼,起身拂袖,徑直轉入後殿屏風之後,留下滿殿愕然的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