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丟失的六郡重歸版圖,南越玩家可活動的疆域瞬間開闊了許多,往日被壓縮的憋悶一掃而空,論壇上一片歡騰。
然而,所有明眼人都清楚,懸在南越頭頂的那柄利劍,並未真正移除。
江東軍的撤退,是形勢所迫,是為了保全被俘將領和剩餘力量而不得不咽下的苦果,絕非出於善意主動退出。
孫劉聯盟為了應對日益壯大的南越,已是必然之勢,未來的大戰,無可避免。
諸葛亮掛帥,二十萬南越主力囤兵鬱林郡,與益州牂牁郡隔境相望。
韓星河將國內事務稍作安排後,便快馬加鞭趕至諸葛亮軍中。
此刻的南越大營,氣氛略顯凝滯。
天淵十三神將儘數隨韓信遠征百乘,留在國內的頂尖戰力,便以“龍炎八騎”為核心。
為了應對益州方麵可能出現的關羽、張飛、張任等一流名將,趙雲、典韋這兩大悍將被特意安排聽命於諸葛亮帳下。
然而,大軍駐紮多日,卻毫無動靜,既不進攻,也不後撤。
這種詭異的平靜,引得華夏區各方勢力議論紛紛,論壇上各種分析帖層出不窮,皆在猜測這位臥龍先生究竟意欲何為。
“二十萬南越主力,再加二三十萬玩家,滿打滿算不到五十萬戰力,就想進攻益州?”
“麵對的是龐統、法正謀劃,關羽、張飛領兵的百萬大軍?諸葛亮怕不是瘋了?”
“益州玩家多是蜀漢鐵粉,忠誠度極高!劉備仁德之君的名號幾千年都沒人能否認,為了給兄弟報仇連江山都能不要的皇帝,從道德上就立於不敗之地!南越憑什麼去打?”
“此一時彼一時矣!現在可不是《三國演義》!洛陽朝廷有賈詡、霍去病坐鎮,黃忠、陳湯忠心擁護,聽說呂布都心生嫌隙,找借口跑冀州投奔張楊去了!天下大勢早變了!”
“說到底,還是利益!南中物產豐饒,南越要想保持稀缺資源的壟斷,必須掌控在手!”
“這天下,終究要統一,從秦始皇開始,就注定隻能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權!就算現在大漢朝廷還在,哪個諸侯心裡沒想過改朝換代?”
各方勢力議論紛紛,帳內,諸葛亮卻隻穿著一件單薄的素色長衫,獨自坐在案幾前。
燭火搖曳,映照著他略顯沉思的側臉,目光專注地落在鋪開的地圖之上,手指無意識地在牂牁郡與武陵郡的位置上來回摩挲。
韓星河悄然走入帳內,諸葛亮竟未第一時間察覺。
韓星河微微一笑,輕聲道:“先生不必起身,我隻是順路過來探望一下。”
諸葛亮這才回過神,連忙頷首致意:“勞主公親臨探望,亮愧不敢當。”
韓星河走到案前,目光掃過地圖,語氣輕鬆地問道:“我看今日軍中並未操練,也無調動的跡象,可是因近日酷暑難耐,將士疲乏,故而休整?”
諸葛亮何等聰慧,立刻聽出這話中隱含的詢問之意,臉色微微一正,當即拱手回道。
“主公明鑒,並非因天氣之故,實是亮近日心中困惑頗多,思緒紛雜,一時難以決斷,故而未敢輕動。”
韓星河聞言,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驚訝:“哦?竟有能難倒先生之事?有何困難儘管直言,我定全力為先生排憂解難!”
諸葛亮臉上浮現一絲不易察覺的窘迫,歎了口氣,聲音低沉了幾分。
“唉,實不相瞞,主公……亮是為大將軍之名所累,近日心中……誠惶誠恐。”
“大將軍?”韓星河挑眉,疑惑道,“先生與大將軍之間有矛盾?”
諸葛亮搖頭苦笑:“非是矛盾,大將軍成名已久,用兵如神,軍中上下,乃至異人百姓,皆對其奉若神明。”
“而亮……雖有些許虛名,卻至今寸功未立,寸土未得。”
“此次進軍益州,麵對的是龐士元、法孝直這等才智絕不遜於亮之俊傑,益州軍更是嚴陣以待,無隙可乘。亮苦思多日,竟難覓必勝之機,故而……心難安也。”
韓星河聽罷,不由失笑:“我當是何等難題,原來是為此?”
“先生何必非要與大將軍相較?你二人所長本就不同,如同利劍與綸巾,豈可同論?”
“我之所以讓你二人分兵而戰,就是不願見你二人意見相左,各自發揮所長即可。”
“大將軍以奇速收複交州,固然可喜,但穩守國門,籌謀長遠,更是先生之責啊。”
諸葛亮眉頭微蹙:“大將軍僅用兩月,一招聲東擊西,便為主公輕鬆收複六郡之地,戰果赫赫。”
“而亮麵對益州鐵桶般的防禦,至今一籌莫展,思之……實在有負主公重托。”
“南中之地,不必急於一時。”韓星河擺手安慰道。
“待扶南的道路修通,我軍自可北上收取。”
“眼下之急,反是我軍疆域擴增,防守要地增多,大將軍又遠征在外,國內兵力捉襟見肘,若此時敵人來犯,我軍恐又陷入被動。”
諸葛亮微微點頭:“主公英明,所見與亮略同。正因如此,我軍才更應主動尋求戰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唯有進攻,方能迫使敵人轉入防守,如此,攻守易型,方為我軍最優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