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之策若如此易得,他又何須在此躊躇!
就在這時,關羽再次開口,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帶著毋庸置疑的篤定。
“據關某所知,南越眾將,多數皆已隨韓信遠征,短時間內絕無返回之可能。”
“閃擊南越,確是我軍目前最好的機會,或許也是唯一的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於武陵蠻族,大哥仁德布於四海,對五溪蠻中規模以上部落,皆有厚禮饋贈,恩信相加。”
“黎萬山求援便是一證,若我軍大軍抵達武陵,亮明旗幟,支持潭頭寨,關某相信,心向我軍的部落決不在少數!”
“蠻族重利更重義,誰能為他們雪恨,誰能給他們實惠,他們便倒向誰!”
關羽的話,像是一塊投入龐統心湖的巨石,終於激起了決定性的波瀾。
尤其是關於劉備對蠻族早有布局的信息,以及蠻族可能倒向己方的判斷,部分打消了龐統對於深入武陵後陷入孤立無援境地的擔憂。
龐統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腦海中飛速權衡著所有的利弊、疑點與可能性。
渴望證明自己的念頭,最終壓過了那絲隱隱的不安。
風險固然有,但收益巨大!
若能一舉殲滅諸葛亮兵團,甚至趁勢奪取交州,那他龐士元之名,將瞬間響徹寰宇,徹底蓋過那身在敵營的臥龍!
隨後,龐統走到地圖前,手掌重重拍在武陵郡的位置上,聲音斬釘截鐵,響徹整個軍議廳。
“好!既然如此,吾意已決!”
“傳令三軍,即刻開拔,兵發武陵!”
“此戰,不僅要解潭頭寨之圍,更要合圍南越主力!”
“定要生擒諸葛孔明,揚我益州軍威,讓天下皆知,臥龍雖詭,難敵鳳雛振翅!”
究竟是被關羽的理由說服,還是被內心的爭勝之念驅動,亦或是綜合判斷後認為值得一搏,此刻已無人能徹底說清。
關羽的執行力毋庸置疑,他豁然起身,抱拳領命:“末將領命!”
其聲如雷,帶著凜冽的殺氣。
囤積在南中地區已久的百萬益州大軍,這台龐大的戰爭機器,終於轟然啟動,以驚人的速度向北然後東進,直撲武陵郡!
旌旗遮天,塵土飛揚,行軍速度快得超乎想象。
與此同時,武陵郡的群山之中。
諸葛亮率領的南越軍,正如情報所言,進展“緩慢”。
南越軍似乎真的陷入了蠻族部落層層疊疊的騷擾和阻擊之中,雖然戰報顯示傷亡極微,但隊伍的行進速度卻如同蝸牛,在複雜的地形中艱難跋涉。
而在江東,柴桑都督府內。
周瑜同樣站在地圖前,嘴角含著一絲冷峻的笑意。
江東的大軍也在悄然集結,他在等待,等待武陵郡的戰火徹底燃起,等待益州軍與南越軍殺得兩敗俱傷的那一刻。
那時,便是他江東健兒重新入場,收複失地,甚至瓜分南越的最佳時機!
正如孫思成那句略顯粗俗卻一針見血的評價。
南越國,就像是長在江東、益州這兩大勢力大動脈上的一顆毒痔,不割除,則慢性疼痛,毒素會持續擴散,侵蝕周邊。
若揮刀割除,又極易引發大出血,過程痛苦萬分。
交州六郡,各大幫派前期投入了海量資源鞏固城防,最後卻幾乎完整地便宜了南越。
為了安撫這些損失慘重的幫派,周瑜不得不從本就不寬裕的江東資源中,再分出不少地盤和利益作為補償。
如今,機會似乎來了,整個南方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武陵郡的崇山峻嶺之中。
一場圍繞著南越命運,牽動著三大勢力神經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喜歡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請大家收藏:()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