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就有線索了?”
李東沐沒有在意線索的數量,而是驚訝於群眾行動如此迅速。
“有多少?30條?50條?”
丁鶴倫搖了搖頭道:“200條。”
李東沐不敢置信的看向丁鶴倫:“200條?這麼多?”
“是啊。這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我們連夜對200條線索進行了初步篩選,並逐個進行了分類,經過一夜的奮戰,終於將200條線索給整理規範了。隨後準備移交各級部門,迅速開展線索初步核查。”
話音剛落,丁鶴倫的手機威信聲響起。
“臥槽……”
“老線索還沒有分下去,新線索又來,一個小時的時間,又新增了50條。”
“領導,若是按照這種勢頭發展下去,恐怕還要增派人員啊。”
初聽時,李東沐還有取得戰果的驚喜,但是緊隨其後的,便是對全市教育環境的深層次憂慮。
“看來老百姓對教育工作早已經心生不滿,隻不過沒有渠道宣泄,或者說是壓在心裡沒有宣泄。”
這條線索征集令,就像是一個通道,給了老百姓一個官方宣泄的通道,因此很快便一股腦的湧了進來。
“老丁,你們這兒不用再增派人手了,經曆了這波高峰以後,舉報量肯定會逐步下降的,同時還會有一些重複舉報的,需要將其篩出去,以免增加線索核查組的工作量。”
“稍後,我會和孫軍交待,你們共同把好線索核查關,儘快查實一批違紀違法案件,形成震懾。”
李東沐對此很有經驗,當一項工作推進很久,卻遲遲沒有成果時,那這項工作基本上可以判定失敗了。
“這段時間就辛苦一些吧,回頭給你當個長假。”
丁鶴倫咂了咂嘴道:“還是老板的大餅最好吃啊。”
……
叮叮叮。
一連串的手機聲響將李世英從睡夢中吵醒。
昨晚的大酒,讓他沉睡到了早上八點半還沒有醒來。
“喂……有事麼?”
“老李,你怎麼還在睡覺呢?你們教育係統都快要炸天了。”
“炸天?誰炸天?我還在位置上呢,誰敢炸我。”
“哎呀,你快看一看手機吧,現在已經引爆博州市了。”
睜開惺忪睡眼,李世英已經想不起來昨天晚上的事情了,大酒容易斷片兒。
解鎖手機,未接來電就有80個,威信中的未讀信息更是有好幾個99+,看到這些讓李世英頓時頭大。
“究竟怎麼了?怎麼大家都在詢問教育領域的事情。”
當界麵滑到頂端,博州市電視台發布的問題線索征集令讓他明白了原因。當然,看過內容後也讓他瞬間酒醒。
“臥槽,這踏馬什麼時候發的?”
“這踏馬是誰讓發的……”
看著這驚人的轉發量和評論量,李世英頓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