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天,風平浪靜。
輿論上的那點漣漪似乎慢慢平息,省裡沒有新的指示,調查組的工作按部就班,產業園的征地工作甚至在獨立監督委員會介入後,出現了轉機,部分村民開始動搖。
但李東沐卻感到一種詭異的平靜,仿佛暴風雨前的死寂。他深知高盛強絕不會甘心失敗。
三天後,一份來自市住建局的緊急報告放到了他的桌上→《關於規劃中的新能源產業園配套高壓輸電線路工程塔基選址的地質勘測報告。》
報告中指出,原設計方案至少有三處塔基選址位於地質斷裂帶邊緣,存在潛在安全風險,建議重新勘測並調整設計方案。
報告程序合規,理由充分,看不出任何問題。
看過報告後,李東沐的警惕性卻瞬間提到了最高。
這件事太巧了,剛剛用安全事故攻擊他未遂,現在又冒出一份關於安全風險的報告。
隨即,李東沐叫來分管城建的副市長和住建局長。
“這份勘測報告是怎麼回事?之前的設計方案不是經過層層評審了嗎?為什麼現在才提出地質問題?”李東沐直接發問。
住建局長顯得有些緊張:“李書記,之前的勘測是初步的,這次是深度詳勘,發現了一些新的細節”
“調整方案需要多久?會影響整體工期嗎?”李東沐追問。
“重新勘測、論證、調整方案,至少需要兩個月,工期肯定會受影響。”副市長回答道。
“兩個月?”李東沐心中冷笑道。
拖上兩個月,足夠做很多文章了,甚至可能借此否定整個項目的可行性。
沉吟片刻後,李東沐沒有發怒發火,而是厲聲做出決定。
“在市委沒有做出最終決定之前,原有方案暫停,但絕不能泄露消息引發不必要的猜測。”
隨後,李東沐將市紀委書記叫到辦公室,安排專人秘密調查負責此次勘測的工程隊以及出具報告的工程師背景。同時,還調來了原有設計方案的所有評審記錄進行比對……
當天,市紀委便有了反饋。
“負責詳勘的工程隊,掛靠在一家具有雄厚實力的建築公司旗下,而這家公司,與高盛強有著密切的業務往來。那個負責此項工作的工程師,其女兒最近剛剛獲得了出國留學的資格,並有基金為其提供了一筆獎學金”
這是一條十分重要的線索,李東沐聽過彙報後,要求迅速查實此事。
與此同時,李東沐在翻閱舊評審記錄時發現,一位已經退休的老專家在初次評審時,曾對那幾處塔基選址提出過輕微質疑,但當時經過簡單複核後,被認為風險可控。
可是,為什麼深度詳勘後,風險就被大幅提高了呢?
將所有的線索彙聚在一起,結果都指向一點,
那就是,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對方企圖利用一份合法的技術報告,製造安全恐慌,拖延項目,甚至為後續製造真正的事故埋下伏筆,一旦發生事故,他們就可以把責任推給原設計方案有缺陷但被領導忽視。
好毒辣的計策,幾乎天衣無縫!
李東沐站在辦公室窗前,望著窗外暮色中的晉陽市,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對手已經出招,而且是一招隱藏在法律和技術外衣下的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