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或者辭受?
如果辭受,事情就很簡單,既表明她絕無二心,又證明皇帝對自己確實恩寵。
也讓那一個個老大臣把心放下。
更是免了非議,或者避開將來可能出現的大坑。
但她是誰,她其實更想接受。
餓死事小撐死膽大,實實在在握在手裡的權利多香。
哪怕被人罵包藏禍心、勢逼皇位、貪戀權勢,她也想接受。
還是那句話,她會證明自己德配其位。
趙雲奇都敢給,她為何不敢接?
肖知行把玩著手鏈,最後有了決定。
現在事忙,等聖旨到了再說那個事。
地動後,雖然死亡少,但防疫依然是重中之重。
百蘇親自過來,又有肖知行坐鎮,嚴格的消毒計劃被實行。
同時,災區啟動重建工作。
古代老百姓要求真的很少,知道官方幫他們建房子,皆感恩戴德,都跟著一起幫忙出力。
肖知行一直在黑烏縣待了二十天。
災民的臨時安置、災後建設、災毀統計、疫病預防、複工複產等等方方麵麵。
她帶著大家親自一樣樣做安排,借著這個實踐機會,決定編撰一部防災手冊出來。
從開始的預測到提前安置避險到災後的處置,各個關節點。
怎麼做,誰來做,誰負責,做什麼。
事無巨細明文寫下,好將它作為日後天災安置的官方指導文件。
期間,第十日,黎國公和張山海快馬帶著皇帝的聖旨到達黑烏縣。
當黎國公當眾宣布獎賞聖旨,再傻的官員都感受到了不安。
肖知行與黎國公對視,對方眼裡明晃晃有某種期待。
肖知行彎唇而笑,伸手接過聖旨,“謝陛下隆恩!”
黎國公怔然鬆開手,深深看她,他也搞不懂肖知行心中所想。
剛剛以為她會拒絕。
她如此行事也不怕功高蓋主被天下人討伐?
肖知行微笑,把聖旨給李文秀收好,“黎國公和張將軍遠來辛苦,先梳洗吃口熱飯,好好歇一夜,明日我們再行商議賑災之事。”
黎國公收斂心神,笑道:“一路行來,北州讓本官大開眼界,此次地動王爺又處理得當,提前預防震驚天下,我們這送來的銀子,就當是給災民的安撫。”
沒死什麼人,就是毀了房屋田地,朝廷某些吝嗇鬼還嚷著既然如此可以不用賑災。
被皇帝當朝拉下去罷了官。
越是這個時候,朝廷越是要出點力,借機刷刷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