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黎國公實實在在帶來了三十萬兩銀子。
肖知行拱手,“陛下聖明,真是解了北州百姓的苦難,有了這些銀兩,他們就能暫時度過難關。”
建房子整田地修繕家園都要錢,朝廷這些銀子還能讓百姓改善改善生活。
張山海帶來了兩千人,後麵還有押送官兵。
到了這邊他們以為完成了任務,沒想到全被肖知行拉去現場,和北州官兵一起幫老百姓清理廢墟。
張山海感歎道:“起初眾人還不願,待老百姓將他們視為大恩人,他們才回過味,乾得也起勁。”
肖知行笑道:“我北州官兵出自百姓,反哺百姓理所當然,這叫軍民魚水情。”
黎國公若有所思。
所以這才是北州上下令行禁止,百姓與官方無比配合的原因?
臨行前陛下讓他順便瞧瞧北州的真實情況,所以哪怕趕路再急,他也有仔細一路觀察。
第一個感受就是:上下一心,官民如親!
寬闊平坦的道路、滿足泰然的百姓、俯身近民的官員。
這些僅僅是冰山一角。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某鎮見到一群村長圍攻鎮長。
他還緊張地以為雙方即將發生暴動。
沒想到那年輕鎮長一掀袍子席地而坐,和大夥就地議事,跟他們掰開揉碎講明白事情來龍去脈。
周圍更是圍著無數百姓,他們在傾聽後會舉手提問。
年輕鎮長笑嗬嗬地一一解釋回複。
百姓得到了滿意答複,自然不再生事。
最後一場風波平息。
黎國公見此悄悄去拉過一位老漢打聽,“你們這鎮長如此年輕,你們也服他?”
沒想到老漢上下警惕地打量他,沒好氣道:“你一定是外地人吧,敢質疑俺鎮長。”
黎國公:“呃……老哥眼利,我就是奇怪。”
老漢嘿一聲,“怪不得你,咱北州與你們那邊不一樣。”
“怎麼不一樣?”
“因為俺們鎮長是通過全州考試選拔出來的啊,考試過了還得麵試、實踐,彆看他才十九歲,可是有真能耐之人。”
老漢得意,“不過要是沒能耐,俺們王爺也不會重用他。”
“俺們這邊的官員第一個要實踐的就是學習王爺的行為,深入百姓中,與俺們對話。”
“叫什麼…什麼深入基層。”
黎國公將這四個字記在心裡,一路對此有了更多認識。
“黎國公,聽說文修與李寧秀姑娘解除了婚約?”
接風宴上,肖知行的話讓他回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