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點,一艘輪渡從中環碼頭出發。
除了林向東和周敏,還有張燕、沙慕傑。
以及黎葳和林坤一家五口。
今天,林曉娥將要第一次踏足特區。
沈泉在12月1號就趕到特區了。
有她老媽吳真陪著,在特區看了幾天房子。
吳真心急,想儘快在特區買套房子。
林向東便請肖強安排人,陪著母女二人看房子。
昨天,沈泉打來電話說。
羅湖有一個今年剛建成的高檔小區。
開發商是港島一家上市公司。
整個小區的建築設計也是港式風格。
房子和小區環境都很漂亮。
是特區今年有名的豪宅新盤。
從10月份以來,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
很多港島買家開始拋售特區的物業回籠資金。
特區的房價整體大跌了101novel.com左右。
高檔住宅房價跌幅超過了30。
輪船二層,頭等艙裡。
林曉娥一臉的不情不願,抱怨道
“阿坤,港島有很多人在6折甚至半價賣樓。
你們要買房,也應該在港島買啊。”
林坤解釋道
“阿媽,我講過的,我們家要在港島買半山彆墅。”
林坤還沒跟林曉娥講過。
他和黎葳認購的fi一號基金。
淨值已經超過15億港幣了。
黎葳也解釋道
“阿媽,你今天去特區看看。
特區經濟發展很快,條件不錯的。”
林月也勸道
“阿媽,你不要覺得港島有多好。
特區建設得挺漂亮的。
等我大學畢業,還要到特區上班呢。”
林曉娥歎道
“才兩三個月時間,港島的樓價就跌了一半。
這樣的機會多難得啊。
我就怕它明年又漲回去了……”
聽了一陣林坤一家討論房價。
林向東微笑著幫忙解釋
“阿姨,港島的樓價還沒跌到底呢。
現在去抄底接盤,想著發財的人。
明年隻怕要跳樓的。”
林曉娥詫異道
“不會吧,樓價都跌了一半了。”
林向東又道
“阿姨,今年7月份之前,港島房價一路漲了十幾倍。
港島人熱衷於炒樓,感覺怎麼都能賺。
普通的港人,把房子分隔成好幾間。
每間屋子都擺上兩張高架床,租床位掙錢。
有錢的人,就拚命找銀行貸款買房。
在手裡捂一段時間再賣,肯定賺錢。
現在不一樣了,銀行貸款利息大漲,經濟衰退。
港島的房價一路漲了十幾年。
不可能才跌了四五個月就見底了。
最有可能的是,現在隻是房價下跌的第一波。
沒有年時間,是緩不過來的。
貸款利息很高,現在又是金融危機期間。
整個亞洲的經濟都大受影響。
這樣的大環境,樓市也會大傷元氣。
過去十幾年的經驗已經沒用了……”
聽著林向東一番解釋,林曉娥也鄭重起來。
“既然林先生這樣講,那我們就再等等。”
黎葳又道
“阿媽,我們一定要相信向東的眼光。
特區的環境不錯,離港島又這麼近。
特區的房價物價又非常便宜。
我們先在特區買一套大房子。
將來,阿曦和阿月如果到特區上班。
她們也會很方便的……”
張燕和沙慕傑也在悄聲議論著港島的房價。
沙慕傑有些懊惱道
“我在上環皇後街有一處700多尺的物業。
如果7月份出手,能賣到1000萬左右。
現在,最多隻能賣500萬。
7月初,泰銖開始出問題時,我就應該警覺了。”
張燕好奇道
“阿傑,你有幾處物業?”
沙幕傑道
“我有兩處物業,都在皇後街。
自住的物業有800多尺。
這兩處物業都是在94年秋天買的。
當時的樓價還比較低。
這兩處物業,我買成5800元一尺。
還好是全款買樓,沒有貸款。”
張燕抿嘴一笑
“那你當年也算是有錢人了。”
沙慕傑微笑道
“都是我早年在美國工作的積蓄……”
張燕從沒跟沙慕傑講過。
現在的她,身價已經有4億港幣了。
上午快11點時,輪渡到達蛇口碼頭。
趙睿和肖強等人,開了三輛車等候著。
先送林向東一行趕去羅湖的香格裡拉飯店。
林坤一家坐著楊超開的一輛七座商務車。
一路上,黎葳不斷給林曉娥介紹特區。
看著街道兩邊的街景。
第一次來特區的林曉娥,有些滿意道
“這座城市挺新的,環境也不錯。
視野開闊,不像港島那樣局促。”
黎葳微笑道
“阿媽,這就是內地的優勢,地大物博。
特區又是內地開放的前沿,將來不會比港島差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向東非常看好特區的發展前景。
他選在特區投資互聯網項目。
將來,fi要到內地發展,也一定會選在特區。”
少言少語的林曦也插話道
“阿媽,我將來也想到特區工作。
這樣的環境,比港島舒服多了。”
稍後,一行人趕到香格裡拉飯店。
沈泉挽著吳真,旁邊還有葉清和郭惠蘭。
林向東問候過吳真之後,看著郭惠蘭,詫異道
“惠蘭姐,沒想到你也來特區了。”
郭惠蘭抿嘴笑道
“昨天下班後,清清拉著我過來的。
清清說,我們也來特區看看房子。”
眾人在飯店登記入住,吃過午飯。
午休之後,下午3點,四輛車出發,往北行駛。
十餘分鐘後,沈泉指著路邊的一家醫院介紹道
“這家醫院就是特區人民醫院。
我們選中的小區,步行過來隻要十多分鐘。”
稍後,肖強的車帶頭。
開進了一個名為百仕達花園的嶄新小區。
林向東一路觀察著。
這個小區綠草如蔭,綠花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