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在華夏和美國都是一樣的。
阿裡巴巴有了10億美金,就可以放手去做b2c項目。
一是要打造一個純b2c的業務平台。
二是要打造一個線上的支付係統。
這個支付係統是關鍵,有了它,b2c平台才可能做大規模。”
馬運思考一陣,問道:
“向東,我們去自建線上支付係統,可能會麵臨政策風險吧?”
林向東笑了笑,答道:
“現在國家整體的政策環境是鼓勵創新的。
個彆銀行已經開始探索網上銀行業務。
阿裡完全可以大膽探索,聯合銀行創辦線上支付係統。
沒有明文禁止,就先做出來再看。
我們需要做的,實際上是一個網上結算係統。
建立一個能讓買賣雙方都能充分信任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這實際上一種擔保交易的新型支付模式。
阿裡1688這個b2b平台。
阿裡更多是在為商家搭一個線上交流平台。
雙方在線上溝通,線下交易。
阿裡相當於是介紹人,收點介紹費和服務費。
支付平台就完全不一樣了。
它必須有第三方信用,必須能讓交易雙方都放心。
所以,阿裡要做一個托管在銀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要去摸索線上如何支付和結算,給交易雙方一種選擇。
比如有用戶通過阿裡的電商平台下單了。
通過阿裡的支付平台打款。
資金首先應該進阿裡在銀行的對公賬戶。
阿裡要確認用戶收到商家發送的網購商品了。
然後才能將用戶購買的貨款轉給平台商家。
當然,肯定出現很多可以想象的糾紛。
比如說賣家發現的貨品有質量問題,或者運輸中損壞。
或者賣家的貨品明明沒問題,買家卻各種刁難。
這些矛盾場景如何解決,就需要阿裡不斷去摸索。
核心就是這個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有足夠的信用。
要有相應的機製讓買賣雙方都放心使用它。”
馬運思考一陣,恍然道:
“這個支付平台必須要獨立運營。
要有讓各方都充分信任的擔保和賠付機製。”
林向東點頭一笑:
“是的,任何新生事物早期都會麵臨各種問題,解決就是了。
比如公交車無人售票,初期推行時有人逃票。
還有自選超市剛出來時,偷盜現象也比較多。
我們做第三方的線上支付平台,初期一定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關鍵要有相應的機製和技術手段去解決。
互聯網是大勢所趨,銀行係統開通網上銀行是必然的。
阿裡這個第三方支付平台要大膽摸索,運營上要完全獨立。
接下來幾年,阿裡主要就是三個業務方向。
1688.的b2b平台,創辦一個b2c平台,和一個第三方支付平台。
這就是阿裡集團旗下的三大公司。
每一家公司都可能發展為一個事業集團。
都能夠發展到上市融資,再進一步擴大規模。
這一次融資10億美金,阿裡不會再缺資金了。
將來可以先考慮b2b業務上市融資。
等b2c業務做起來,單獨上市還是整體上市,時機成熟了再考慮。
重點是平台要先做起來,要做大用戶規模。
阿裡不缺資金,缺的是人才和技術。
還有需要不斷改進的運營和管理。
阿裡不用向亞馬遜學習商業模式。
要學的是戰略,考慮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如何發展。
還有就是學習亞馬遜做一家互聯網科技企業。
當阿裡將來的營收規模達到了百億甚至千億。
一定需要用很多創新的互聯網科技解決各種業務問題。
在人才和科技方麵,阿裡要舍得投入才行……”
馬運和蔡宗信在港島待了一天。
林向東和兩人交流了不少阿裡的發展構想。
他隻是描繪b2c業務和線上支付相結合的場景。
再給阿裡投資10億美金的巨資。
當然是為了提前催生淘寶和支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