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物有多傳奇?
提到黃埔,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在黃埔的曆史上,當屬第一期培養出的人才最多。
但這些所有人才中,有一名佼佼者。
他就是麵前這個青年。
文武雙全的學霸。
入校時,是以第一名的成績被招收。
畢業的時候,也是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這可不是總分第一,而是所有的科目都是第一。
屬於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存在。
當之無愧的奇才。
當時他在黃埔的地位,就如同現在最高學府裡深受校長和書記同時喜愛的學生會主席,身兼數職,還是學霸中的天才。
不僅如此,此人敢打敢衝,驍勇善戰。
自己組織敢死隊,自己帶隊拚命,滿身都是傷。
如果用古代的一個人物來形容他。
常山趙子龍,渾身都是膽。
可惜,天妒英才。
在第二次北伐開始後,對方主動請纓,披掛上陣,衝上前線。
在戰鬥中,即便身受重傷。他也沒有選擇立即醫治,而是誓死不下火線,再次發起衝鋒。
最終被子彈擊中,戰死沙場,就此隕落。
終年25歲。
不過,按照曹子建的個人猜測,作為一名有經驗的指揮官,是絕不會犯那種迎著敵人子彈上的錯誤。
但是他選擇那麼做了,以死明誌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因為當時,深受校長看重的他,使得他被人猜忌。
除此之外,他戰死沙場的前一個月,妻子不幸去世了。
不過那都是在前世,這民國世界,曹子建怎麼也要‘看’好這寶貝疙瘩。
畢竟其品德和信念,是經過曆史考驗的,毋庸置疑。
隻是對於從現實世界了解到的訊息,曹子建自然不會跟對方如實述說,這就點頭道。
“對,這些都是你大哥告訴我的,當初在那個組織,我跟你大哥共事過。”
“對於你這個弟弟,他一直讚譽有加。”
聽到那位在自己十歲時就已經犧牲,心目中最尊敬的哥哥,薑祥雲忙問道:“子建先生,我大哥當時還跟你說了什麼?”
“你哥走的時候,比我現在的年紀要大上幾歲,他說,他如果不幸逝世,他未完成的事業,需要我們繼續完成。”曹子建開口道:“也就是驅逐韃虜,恢複gh。”
薑祥雲聞言,默默將這句話刻在了自己的心裡。
至於,有沒有懷疑過曹子建騙自己。
還真沒有。
原因無他。
曹子建知道的太詳細了,在他看來,除了自己哥哥對他掏心置腹,他實在想不到其他彆的理由。
既然明確了對方的身份,曹子建這就將話題給扯了回來:“好了,諸位,今日王衛同誌召集大家過來。”
“為的也是這一個信念。”
“如果你們也是這個理想,可以選擇並追隨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