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建先生,這信念的方向沒錯,可是,單憑我們這些人,哪怕算上我們下屬的人馬,想要辦到,還遠遠不夠。”劉三江開口道。
“確實。”曹子建點頭:“所以,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就要靠諸位發力了。”
眾人聞言,默默聽著。
“當下,想要驅除韃虜,自然免不了要掌握各方的政權,讓自己有話語權。”
“隻是,目前各地軍閥林立,單憑我們這幾人那肯定是不夠的。”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先養精蓄銳,招兵買馬。”
“當然,這個招兵買馬,並不是從軍隊裡挖人,而是自己找人。”
“這...這怎麼找?”有人開口道。
“目前咱們華國最多的是什麼階級?”曹子建問道。
此問題一出,在場所有人,包括方廷,幾乎都是脫口而出道:“農民。”
“沒錯。”曹子建點頭道:“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將各地受到地主壓迫,無立錐之地的農民組織起來,武裝他們。”
此話一出,場內眾人開始提出了質疑聲。
的主體,這也是馬客思的基本觀點。”
“沒錯,子建先生,自古農民皆以失敗告終,恐怕這方法行不通。”
“要找也是找工人。”
的主體,這是在國外,並不符合咱們華國的國情。”
“而農民起義之所以大都以失敗告終,主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曹子建開口道:“包括組織能力、統治階級的鎮壓、外部支持、武器和技術、文化和教育以及自然環境等多個方麵。”
“如果我們將這些因素給解決,組成一支有信仰的軍隊,試問怎麼可能會失敗?”
眾人聞言,都是沒有吭聲。
因為曹子建說的這些因素,說起來簡單,但真正解決起來,卻是一個大工程。
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糧草和槍炮的問題。
這如果不解決,一切白搭。
隻是,曹子建的下一句話,讓他們本將熄滅的火苗重新燃了起來。
“總之,你們負責動員農民,至於糧草,槍炮等方麵,我來解決。”
“還有,招收過來的農民,必須將我們的信念跟他們傳輸下去。”
“有了這種信念,才能夠堅定的為實現這個理想而奮鬥。”
“至於槍械的使用,一定要落實到位。”
“雖然這是一把雙刃劍,但是這把雙刃劍利大於弊。”
曹子建可是記得,曆史上就有一個村的村民,雖然奪了敵人幾百杆槍,但由於很多農民不會使用,麵對遠少於他們的敵人,最後卻是死傷慘重。
“不僅如此,我們的人,軍閥習性必須褪去,不跟同他們一樣強取豪奪,欺壓百姓。”
“這樣的部隊注定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和信任。”
“內部亦不穩定,自古以來都是失敗的。”
“所以...”
曹子建開始滔滔不絕的將現實世界無數先輩們用一條條活生生的性命趟出來的一條路跟眾人說了起來。
隨著曹子建說完,一直沒說話的薑祥雲忍不住開口道。
“子建先生,沒想到你在武裝鬥爭方麵有如此獨到的見解。”
“不過城市鬥爭的道路也要堅持,兩個拳頭打人,才能讓敵人招架不住。”
“不錯,工人武裝和農民武裝都是重中之重,都不能馬虎。”曹子建讚同道。
一桌十個人,就這次會議,聊到了第二天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