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使得他看到,那根木質拐杖其實內藏乾坤。
就在李雲飛話音剛落,以為曹子建會因此放鬆警惕的時候,他動了。
一個閃身,朝著曹子建掠去。
那矯健的身姿,哪還有半點剛才踉蹌老人的樣子。
頃刻間,李雲飛便是來到曹子建的跟前,原本手上那根平平無奇的拐杖突然從中間位置被一分為二,就跟寶劍出鞘一般。
其內居然藏著一把長約二十公分的刀刃。
刀刃閃爍著寒光,看著就十分的鋒利。
此刻,這刀刃正直挺挺的架在曹子建的脖子上。
“說,你把空兒丫頭給怎麼了?”李雲飛目露凶光道:“如果你的回答讓我不滿意,彆怪這把刀無眼。”
曹子建聞言,頓時明白,對方從始至終就沒相信過自己。
這就笑了笑,道:“老爺子,身手不錯,看來,李空兒對你的擔心有些多餘了。”
“即便我不來,以你這身手,隻要不遇到手槍,也能成功脫險。”
“少廢話,說,空兒丫頭怎麼了?要是她有個三長兩短,我讓你小子陪葬。”李雲飛警告了一句的同時,將藏在拐杖中的刀刃朝著曹子建脖頸處頂了頂。
“老爺子,兵器無眼,收起來吧。”曹子建開口道:“確實是李空兒讓我過來的。”
“而且,你沒感覺自己的小腹上頂著什麼東西嗎?”
這話,讓李雲飛下意識的低眸看去。
隻見,一把手槍正被曹子建拿在手中,目標正是自己的小腹。
“這槍...”李雲飛臉色微變。
先不論槍快還是自己的刀快,倘若對方剛剛真的要對自己不利,就自己完全看不清對方什麼時候掏槍的舉動,就足夠自己死一百回了。
但是對方從始至終都沒有選擇開槍。
這讓李雲飛開始相信曹子建的話了。
這就朝後退了三步,朝著曹子建抱拳道:“朋友,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早些年的一些經曆,不得不讓我做事更加的小心謹慎,如有冒犯之處,抱歉。”
“不知者不罪。”曹子建擺了擺手。
之所以他要調頭來帶李雲飛離開,就是看中了他手上的偷盜技術。
想著以他為‘老師’,替自己培養出一批專門來行竊的人。
在這亂世,有這種技術,隻要利用得當,是能在很多場合派上大用場的。
正如司馬遷的《史記》中描述的,‘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此次離開,還回來嗎?”李雲飛朝著曹子建問道。
曹子建想了一下,答道:“這次的麻煩有點棘手,應該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回來了。”
“那你等我一下,我將一些東西給帶上。”李雲飛說著,這就掀開原本鋪在地上的席子。
隨著地上的茅草被弄到一邊,露出了一塊塊由青泥石板砌成的地麵。
隻見李雲飛彎腰,在一塊石板上用力一推,露出了其內的一個隱藏空間。
在這空間裡,還放著一個剔紅的盒子。
這盒子,造型十分獨特。
花棱邊沿,有點像是大號月餅的樣子。
盒麵嵌金工藝,飾四條小龍圍繞著一條大龍。
龍身周圍施以祥雲紋,周邊飾回紋,蓋身側麵均飾有龍紋,兩蓋嚴絲合縫。
“居然是漆盒,描金花紋雍容華貴,整體造型既典雅又不失雕巧,而且從大龍,小龍五爪的情況來看,還是皇家用過的東西。”曹子建看著那被李雲飛藏在地下的盒子,暗道。
所謂漆盒,就是以天然生漆漆樹汁液)為主要原料。
製作時需髹塗紅漆數百層,每層厚度僅0.10.3毫米,通過逐層陰乾形成一體化漆膜。
由於生漆固化後硬度高、耐酸堿,使得用生漆製作的盒子,能夠做到千年不腐。
不過相比起這漆盒,曹子建更感興趣的還是盒內之物。
在心如明鏡能力的作用下,曹子建看到,漆盒內除了幾條小黃魚以外,還有一本本線裝書籍。
這些線裝書籍堆疊在一起,使得曹子建看不清下麵的書籍是什麼,但是第一本他看清楚了。
暗黃色封麵,在封麵的左上角有著四個大字‘永樂大典’。
在這四個字的下方,則是兩行小字。
卷六千六百六十六之六百六十六。
《永樂大典》,可以說,凡是華國人就沒有不知道的。
他是由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年間下令編纂的一部集華國古代典籍之大成的書籍。
初名《文獻大成》,後由朱棣親自撰寫序言並賜名《永樂大典》??。
全書共兩萬多卷,一萬多冊,3.7億多字。
被稱為“古今第一奇書”?。
彙集了明初以前華國各領域的重要知識,包括天文,地理,陰陽,醫卜等等內容。
由3000多位文人學士參與編撰完成?。
隻是,由於各種戰亂和盜竊,正本大部分已失傳,據說現僅存800餘卷散落全球。
在現實世界,國外的一場拍賣會上,就曾經出現過兩冊正本《永樂大典》,當時被人以800多萬歐元給拍走。
曹子建不知道李雲飛漆盒內的到底是正本,還是印刷本,亦或是副本。
畢竟他隻是匆匆瞥了一眼而已。
隨著李雲飛將青石板給放回原位,重新用草席掩蓋上後,這就一手拄著木質拐杖,一手抱著漆盒,朝著曹子建招呼一聲:“好了,我們走吧。”
曹子建也沒有急著詢問,而是先跟李雲飛出了窩棚。
淞滬,閘北區。
一棟磚木結構,青磚砌牆,屋頂覆蓋灰瓦的建築。
幾十輛人力車被整齊的停在院牆內。
在這大院的門楣上,掛著一塊鐵皮招牌,其上寫著‘閘北車行’四個大字。
兩側還貼著一對紅紙對聯,內容為“車行千裡路,客聚四方財”。
這裡正是顧四的閘北車行。
即便這個點了,車行內依然燈火通明。
而就在這時,一男子手握一份被卷起的紙張,急匆匆的跑進了車行內,口中喊道:“顧四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