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岩這口國粹的聲音有些突兀,嚇得一直在等待消息回複的王建新渾身一個激靈。
當即麵露不滿之色道。
“乾嘛呢這是?突然大叫一聲,嚇我一跳。”
張岩沒有回答王建新的話,而是在手機上快速編輯了一條信息發送了出去後,才將手機遞給了王建新,讓他自己看其上的內容。
王建新一邊看著其上的一大段文字,一邊念誦了起來。
“張先生,你好。”
“依據你所提供的圖片和視頻上來看,該琺琅彩盌上所飾雅致細膩,花式開光之間,加綴藍彩洋菊,尤為獨特。”
.......
中間是一大段對這件瓷碗的真偽分析。
王建新雖然對瓷器的了解不多,但是他知道,鑒定一件古玩的真偽,是十分嚴謹的一件事。
並不是一句真,或一句假,就能說的清道的明。
還要給出判斷依據,讓持寶人信服才行。
他也是很耐心的繼續往下看去。
“綜合以上來看,該碗確實是康熙禦製粉紅地琺琅彩開光花卉盌。”
“如斯神品,舉世無雙,值得永久性珍藏。”
隨著內容全部看完,王建新沒有跟張岩那般一臉震驚的樣子。
反而十分平靜的說道:“張岩,是不是這家夥收了咱們兩千鑒定費的緣故?評價之詞居然用的如此誇張,什麼神品,舉世無雙都來了。”
“難不成這件瓷器的價值還能過億不成?”
“不過想想也不可能,這過億的瓷器,我看全世界也沒幾件,怎麼輪也輪不到到我們這鑒定的地步。”
張岩知道,王建新之所以如此平靜,是因為對方壓根不了解康熙禦製琺琅彩瓷的真正價值。
當然,張岩雖然知道清三代琺琅瓷的價值都很高,但是對於曹子建拿過來的那件清康熙粉紅地琺琅彩開光花卉盌的具體價值,他也是不清楚的。
不過他可以猜測到,應該極高才是。
隻是對於這些,張岩沒有急著跟王建新細說。
因為他在等那位真專家替自己解惑。
叮咚~~~
張岩的手機響起了某音提示音。
王建新第一時間湊了過去,讀出了那專家回複的信息。
‘之所以該瓷碗的落款用的是紅料書‘康熙禦製’四字宋體款,是因為這是早期康熙禦製瓷的特征,當時尚未受後來藍款法規所限。’
‘而且像這種早期康熙禦製瓷在當時燒製的就不多,更彆提能夠留存至今的。”
‘即便是我,像這樣落款的康熙禦製瓷,也僅看過兩件而已。’
‘這兩件如今都在台省故宮博物院。’
“同樣的紅料書‘康熙禦製’宋體款,同樣的字體挺拔雋朗,瓷碗上的紋飾也都是采用華國畫技法——沒骨。’
聽著王建新口中的話,張岩一臉激動道:“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
“並不是這瓷碗有什麼問題,而是我的認知太過有限,並沒有接觸過這個級彆的瓷碗導致。”
此刻的王建新也開始有些興奮了起來,畢竟這樣落款的康熙禦製瓷,台省故宮也才兩件而已。
即便他對瓷器再不了解,此刻也已經意識到剛剛那瓷碗的不尋常。
這就朝著張岩催促道:“張岩,快問問這件瓷器的具體價值,我們好設計等會怎麼遊說那小子將瓷碗低價勻給我們的方案。”
“嗯。”張岩這就拿過手機,在手機上問道:“李教授,按照你對華國古玩市場的了解,像這樣的瓷碗,大概價值是多少呢?”
很快,對方便是回複了過來。
李教授:據清宮檔案記載,康熙朝完整琺琅彩瓷器總量也不足百件,目前全球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的流通品更是連三十件都不到,而像張先生手上這件所施金粉紅彩的琺琅彩瓷,屬於極其珍罕獨特的,按照我的估計,如今存世量不足三件。
看著這些內容,張岩呼吸都有些開始粗重了起來。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越少說明價值就越高。
李教授:康熙禦製琺琅彩的價值源於工藝獨創性、存世稀缺性、帝王文化烙印等多重加持於一身,其不僅是技術傑作,更是當時中西文化交流的曆史見證。
李教授:就在上個月,在香江蘇富比的一場拍賣會上,就有一件跟你這琺琅彩瓷碗同類型的清康熙禦製琺琅瓷碗以3360萬港元成交。
李教授:那件我看過,是紫彩燒製,跟你手上這件比的話,還是有不小的差距,那件在紫彩燒製上的掌握不是很好,使得色調有些沉鬱,而你這件的粉紅,色若桃緋,極罕也!!!!
李教授:按照我的個人估計,如果張先生的藏品跟發過來的圖片和視頻沒有色差的話,過億問題都不大,當然,還得以實物為準。
由於王建新一直想知道這瓷碗的價值,所以一直盯著張岩上的手機信息。
這也使得它第一時間看到了這些內容。
“臥槽!!!!!”
這一聲國粹,比之剛剛張岩的還要大上那麼一些。
“過億,過億,我沒看錯吧?那件瓷碗的價值居然能過億。”王建新激動得整個人都有些手足無措了。
“沒想到真的有特麼過億的瓷器能讓我們給遇到。”
“隻要能將這件瓷器搞到手,這後半輩子衣食無憂了。”
“我得趕緊想想到底用什麼措辭忽悠那小子才行。”
當即,王建新拿過一張紙跟筆,開始絞儘腦汁思考了起來。
可能因為太過激動的緣故,王建新握筆的手還在顫抖。
至於張岩,這會還盯著手機在發呆。
確切的說,這過億瓷碗的出現,讓他感覺有些不真實。
使得還沒徹底回過神來。
“張岩,張岩...”
直到王建新出聲喊了他好幾聲,張岩才將目光從手機上收回,道:“呃..怎麼了?”
“還特麼愣著?”張岩急聲道:“趕緊跟我一起設計一下怎麼從那小子手裡騙到那件瓷碗吧,這時間就是金錢,我擔心遲則有變。”
相比較王建新的激動,張岩冷靜許多,隻聽得他沉聲道。
“老王,我有些奇怪,這價值過億的瓷器,怎麼會出現在那小子手裡呢?這可是連台省故宮也就兩件存在的稀罕之物。”
“這不是我們現在要關心的點。”王建新搖頭道:“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怎麼想方設法將那件瓷碗給搞到手。”
“老王,你怎麼沒明白我的意思。”張岩解釋道:“我的意思是,像這樣的瓷器,一般人連接觸的機會都沒有,他卻居然有,我懷疑那小子的身份不一般。”
“你這擔心純屬多餘。”王建新不以為然道:“雖然我們不知道那小子的具體底細,但是這林衛國我們可是已經調查的清清楚楚。”
“家裡做點生意,有點錢,但是家族裡沒有當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