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真的是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貨得扔。”曹子建感慨了一句,抬腿朝著茹古齋店內走去。
隻是剛走到門口,一個穿著素雅旗袍,長相甜美的工作人員一臉歉意的將曹子建給攔在了店外。
“嗯?”曹子建一臉疑惑的看著對方。
“這位先生,抱歉,本店顧客已滿。”那女子開口道:“為保證每位來茹古齋的客人都能享受到最優質的服務,請您在門口稍等片刻。”
“等店裡有客人出來後,我們再喊您進來。”
這話讓曹子建整個人都亞麻呆住了。
這吃飯用餐他見過排隊等待的,可他還從來沒有見過逛一家古玩店也要排隊等待的。
有那麼一瞬間,曹子建直接就想掉頭走人。
什麼臭毛病?絕不能慣著。
可是轉念一想,也就算了。
畢竟自己前麵沒有人在排隊,說明隻要裡麵出來一人就輪到自己了。
再者,他也想看看,到底什麼樣的古玩店,生意能如此‘火爆’。
趁著在門口等待的功夫,曹子建心念一動,發動了心如明鏡能力。
他看到,這茹古齋是一家售賣佛教相關藝術品的店鋪。
店內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佛像,佛具,佛教工藝品以及各類吉祥風水擺件等等。
其材質也是豐富多樣,包括琉璃、瑪瑙、玉石、黃金、木雕等。
店內的客人確實很多,足有二三十人。
隻是,這二三十人並沒有在店內挑選商品,而是井然有序的排起了一條長隊,好似在隊伍的前端放著一件不得了的寶貝等待他們參觀一般。
由於排隊的人實在太多,阻礙了心如明鏡的穿透,使得曹子建也沒看清他們要參觀的‘寶貝’到底是什麼東西。
不過可以看出,那件東西應該價值不菲。
因為在隊伍的儘頭,他看到用來維護人群秩序的欄杆座。
而在這欄杆座的邊上,還有兩名工作人員在守著。
“難道大家要看的就是那位蘇總口中報價五千萬的古玩?”曹子建心中暗道。
在店門口約莫等待四分鐘,店內終於是有顧客出來了。
店門口的工作人員見狀,這就朝著曹子建做了個請的手勢,道:“客人,讓你久等了,現在你可以進去了。”
一進店,曹子建也跟著大部隊,排到了隊伍的最末尾。
排在他前麵的事一個年約四十出頭的婦人。
曹子建想著,這麼排著實在有些無聊,為了能弄清楚大家在排隊看什麼,他伸手,輕拍了一下前排婦人的肩膀,露出一個禮貌但不失尷尬的微笑,道:“姐,你們在這排隊是要乾什麼呀?”
“你不知道?”那婦人反問道。
“我剛路過這邊,看到店裡這麼多人在排隊,以為店家在給人免費發雞蛋呢。”曹子建撓著頭解釋道。
那大姐聽到曹子建這話,直接翻了個白眼,開口道:“雞蛋這裡是沒有的,但是你可以見到這家店的鎮店之寶。”
“鎮店之寶?是什麼呀?”曹子建問道。
“小夥子,我跟你說,這鎮店之寶,平時你可看不著,隻有初一,十五,以及每逢周末和節假日的時候,你才能在這裡見到。”那大姐答道。
“大姐,這初一,十五,不是傳統習俗中公認拜佛的最好時間嗎?那鎮店之寶是不是跟佛像有關?”曹子建猜測道。
“對咯,這茹古齋的鎮店之寶,就是一尊佛像。”大姐答道。
“呃.....”曹子建訝然道:“這燒香拜佛,不是更應該去寺廟比較妥當嗎?”
“小夥子,那可是一尊金佛,而且據說好幾百年了,試問,哪個寺廟能夠見到?”大姐答道。
就在曹子建跟婦人聊著的時候,他聽到了身後響起剛剛將自己攔在店外的那名工作人員的聲音。
“兩位客人,抱歉,本店客人已滿....”
沒等那工作人員將話說完,一道讓曹子建熟悉的聲音已經提前打斷道。
“你好,這位是我們的老板,蘇強,蘇總,跟你們薛老板約好今天下午見麵的。”
這話,讓曹子建下意識的扭頭看去。
隻見店門口站著的診所昨晚他在秦省頭等艙候機室見過的那兩位。
“原來您就是蘇總。”工作人員聞言,連道:“老板已經交代過,您二位來了之後,直接去他辦公室找他。”
而後,曹子建就看到那郝秘書和蘇總進了店內,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進入了一個房間內。
在那房間內,已經坐著一個中年男子。
由於聽不到他們的交流聲,曹子建也是將目光給收了回來。
排了近二十分鐘的隊,雖然還沒排到曹子建,但排在他麵前的也就三個人了。
這使得曹子建已經可以越過前麵的人,看到在欄杆座後,被擺放在玻璃罩內的那尊佛像了。
那尊無量壽佛高度在57厘米左右。
呈坐姿,麵相方正豐滿,神態莊嚴。
頭戴五葉寶冠,長發披肩。
肩披帔帛,佩飾瓔珞,腰束長裙,衣褶起伏,自然流暢。
在細節刻畫上達到發絲級精度。
“此尊佛像,怎麼給我的感覺有點像明代永宣時期宮廷造像的風格?”曹子建心中這麼想著,這就踮起腳尖,想看看無量壽佛底下的蓮花座上有沒有落款啥的。
果然,在那蓮花座上,陰刻著“大明宣德年施”六個小字。
六字字體秀美。
之所以是‘施’而非‘製’,是因為這種佛像通常是由宮廷鑄造並賞賜給彆的寺院的。
確定了是明宣德的佛像之後,曹子建認為那蘇總報價五千萬就有些合理了。
畢竟在華國的佛教造像藝術發展史上,當屬明代永樂和宣德兩朝的造像最引人注目。
這兩朝的造像都是采用最頂級的鑄造工藝,失蠟法精密鑄造而成,所以做工精細,風格成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其表麵的鎏金層厚重均勻,體現出了明代金屬工藝最高水準,所以即便曆經數百年,仍光澤璀璨。
而且因為工藝複雜、耗資巨大,產量本就有限,加之戰亂損毀,現存完整真品已不足百件。
在稀缺性上比起永宣兩朝的青花官窯瓷來得更為稀少。
這也使得,永宣兩朝的宮廷佛造像,其稀缺性和文化地位使其成為藝術品市場的“硬通貨”。
由於曹子建在後排的時候已經欣賞過這尊佛像了,所以排到他的時候,他隻是簡單看了幾眼。
就在他準備離開店鋪的時候,一名工作人員拿著一件吊墜來到了他的跟前。
“先生,要不要看看本店的這個吊墜?其麵容可是跟那尊佛像一比一完美複刻的。”
此話一出,曹子建頓時明白,該店鋪為什麼要將如此貴重的佛像擺出來供人欣賞了,敢情是拿那尊佛像來吸引人流量,從而達到售賣店裡其他藝術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