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
杜荷接著說道:“百姓農閒時沒有收入,讓他們出工修繕宮殿賺錢,百姓的手頭也會更加寬裕。”
“國庫推放的錢不用,就是一堆破銅爛鐵。”
“隻有流通到百姓手裡,百姓才能把錢用起來,大唐的經濟才會繁榮。”
國庫的錢還好,基本都會讓其流通起來,可門閥世家的錢,基本都是在世家之間流通。
當前大唐的貧富差距兩極分化,門閥世家之人生活奢靡,絲綢、金銀器和奢華宅第都是標配。
他們還頻頻舉辦盛大詩會,以及收藏大量古董字畫。
反觀普通百姓,連一天吃一頓肉都做不到,談何去消費?
李承乾低聲道:“杜荷,聘請百姓修宮殿,這可是千古未的做法啊!”
“孤要是動用國庫的錢修大明宮,百官定會強烈抵觸。”
從古至今的皇朝,都是免費征發百姓修繕宮殿。
甚至百姓的吃吃喝喝,以及他們修宮殿的工具,都是百姓自己帶。
他要是違背了這一點,會不會惹出大麻煩?
杜荷擺了擺手:“殿下,以前的帝皇是因為太窮,所以他們才不敢這麼做。”
“現在大唐掠奪了周邊十國的財富,加上抄了那幫世家的家財,國庫的錢現在數都數不完。”
“況且以後大明宮是朝臣上朝和處理政務的地方,這些錢乃是公用而不是私用,百官為何要抵觸?”
不管秦始皇,還是漢武帝,亦或者前期的李世民,他們經營下的國家,國庫窮到老鼠都要搬家。
特彆是李世民,此前打敗東突厥、吐穀渾和高昌,都沒有掠奪這些國家多少財富。
而在持續的戰鬥中,朝廷的錢卻在源源不斷地支出。
也就在朝廷滅掉高句麗後,從高句麗拉了大量的金銀財物回來,國庫這才充沛起來。
杜荷臉色凝重道:“如今功勳貴族越來越多,獲得的賞賜也越來越大,大唐的貧富差距會進一步拉大。”
“如果再不讓百姓富足起來,千百年後便會出現問題!”
曆朝曆代都有一個鐵律,那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百姓的田地會越來越少,而門閥世家的田地會越來越多。
當門閥世家沒辦法在百姓身上榨出油,大世家就會吞並中小世家。
那些中小世家被逼的活不下去,就會聯合當地的百姓一起反抗,到了這一步便會天下大亂。
沉默許久。
李承乾沉聲說道:“杜荷,你的意思是從修築大明宮開始,陸續施行有償出工之策,讓百姓富起來?”
“可宮殿就這麼點,也沒辦法聘請天下百姓都來賺錢。”
“朝廷總不能無休止地修築宮殿吧?”
偶爾修繕一座宮殿還是,還是一直修繕宮殿,錢便大把大把地支出。
如果國庫賺取錢財的速度跟不上,到時候朝廷因為沒錢而垮掉,危害更加巨大。
杜荷笑著說道:“殿下,朝廷可鼓勵少部分有條件的人營商,譬如造紙坊、印刷坊和紡織坊,百姓在作坊裡麵乾活,同樣能賺取大量的銀子。”
“而且作坊通過販賣商品,便能賺取到銀子,百姓也能長久地在裡麵做。”
當前的大作坊都是朝廷經營,譬如鐵器坊和製鹽坊,這裡麵的利潤巨大。
絕大部分錢財流入國庫,少部分錢入皇帝的內帑。
李承乾激動道:“杜荷,你詳細說說!”
既然杜荷無意說出這個新的領域,他得趁熱打鐵了解清楚,不然杜荷這家夥回去睡一覺,他肯定什麼都忘了。
杜荷輕聲介紹道:“目前大唐的大作坊由朝廷經營,聘請的都是那幫工匠世家之人。”
“世家經營的作坊,聘請的也是家族內的部曲和奴仆。”
“這兩種作坊的門檻很高,普通百姓壓根進不去。”
聽到杜荷這麼說,李承乾的心情一沉。
原來朝廷和門閥世家,一直把普通百姓隔絕開,普通百姓想賺錢根本就沒有門路。
即便放出的一點活,也是利潤少,且十分辛苦的活。
杜荷接著說道:“臣覺得朝廷可鼓勵商人成立小作坊,這些商人和門閥世家不同,他們隻能聘請普通的百姓做事。”
“百姓做事能賺錢,商人也能通過作坊賺錢,如此才能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