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承乾的話音落下,紫薇殿的溫度仿佛一下被抽空。
原本就寒冷的大殿,此刻的氣氛仿佛凝固起來。
李泰、李治和李貞等一眾皇子,他們的臉色微微一變,隨後一臉擔憂地看向禦台上的父皇。
也不知道大哥為何會這麼著急,竟然過來逼迫父皇退位!
也不知道父皇會不會生氣!
哎!
就在氣氛陷入沉默之中時,禦台上的李世民微笑著罵道。
“你這混小子,要這麼著急麼?”
“太陽都已經落山了,還專程跑過來讓朕退位!”
眾人聽到父皇的語氣,便知道他老人家沒有生氣,他們也暗中鬆了一口氣。
他們就怕父皇還不想退位,最後跟大哥撕破臉。
李承乾微笑著拱手道:“父皇,您老當時可是說好,大軍凱旋以後,讓兒臣這個新君封賞朝臣。”
“不是兒臣著急讓您禪位,兒臣隻是不想讓將士們心急。”
“況且您老人家要看數十萬大軍展示軍威,正好二十餘萬大軍凱旋回來,他們還能在朱雀大街接受您的檢閱。”
嗬嗬。
這混小子的歪理一套一套的,跟杜荷說話的語氣一模一樣。
李世民笑說道:“你放寬心,朕已經擬定好《禪位詔書》,等大軍凱旋回來以後,便向文武百官宣布。”
“至於三辭三讓的禮製,登基儀式選在何時舉行,你不跟杜荷那小子商議?”
“不管大軍檢閱還是煙花的燃放,都得杜荷去完成。”
當時父親李淵頒布《禪位詔書》後,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道宗和李孝恭等人多次上《勸進表》,懇請他登基。
他按照禮製三辭三讓,最終順應天意民心接受皇位。
當然前期和父親溝通禪位事宜,可就沒三辭三讓這麼謙卑,少不了他的一頓威逼利誘。
大殿下方。
李承乾神色激動拱手道:“父皇聖明!”
“您老人家儘管放心,您當了太上皇以後,朕...兒臣依舊會好好地孝敬您。”
“兒臣在天竺、吐蕃和倭國的美人中,挑選幾個絕色陪伴您,到時候您再生十個八個子嗣,就不會無聊了。”
啥?
再生十個八個子嗣?
李世民聽到李承乾說的混賬話後,他的額頭頓時冒出一排黑線。
這混小子跟杜荷待久了,說話也一點不著調。
大殿左側。
李泰也笑眯眯說道:“父皇,當時皇爺爺當太上皇時,年紀比您還大二十歲,他老人家不也生下幾個子嗣麼?”
“您還年富力強,肯定能生下十個八個子嗣,為我們老李家開枝散葉。”
這...
逆子!
兩個都是逆子!
李世民聽到李泰這麼說,也想到李泰在倭國納了108房小妾之事,還把身子弄虛。
也就孫思邈這段時間給他調理身子,看起來才像一個人。
李世民板著臉罵道:“你們兩個混小子,一個即將成為大唐皇帝,一個是鎮東王,說話還不過腦子。”
“朕的病情這麼嚴重,還能生子嗣麼?”
其餘一眾皇子都低著頭憋笑,要不是擔心被父皇和太子責罰,他們還真想仰頭大笑一場。
他們跟父皇和大哥相處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聽到父皇和大哥談論這個話題。
繼續,多聊一些!
他們愛聽!
李泰悻悻地摸了摸鼻尖道:“父皇,您老人家的身子可是越來越硬朗,前兩個月去附近登山,兒臣都比不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