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爾喀什湖_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爾喀什湖

第343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爾喀什湖(2 / 2)

他派兵去看了,真的看到了黑色的路,隻是那路遠沒有哈密的寬,是雙行馬車道。

divcass=”ntentadv”“怎麼修的這麼快?”薩亦德吃驚,派兵去攻打,卻被周玉打回來。

不止這裡修通了,阿速那邊也通了這種路。

薩亦德非常清楚,這片土地的路多麼難修,大明憑什麼在兩個月之內,修通了這樣一條天路?

很快,他收到消息,說大明不是修通一條路。

而是很多條。

最遠的一條,修到了江布爾。

整個西域,都被大明的路給修通了。

“這是大明速度嗎?為什麼?”薩亦德根本想不通,東察合台汗國立國二百年了,修路難度多大,他不清楚嗎?

大明憑什麼用三個月,修通了幾條主乾線?

那些路多難走,他比誰都清楚,連走路都難,何況是修路了?

薩亦德越想越恐懼,大明能打崩東察合台汗國,又修通這樣一條恐怖的天路,絕不是為了占據這裡,而是要往西。

鹹海!

大明的目標是鹹海!

他打算放棄喀什,去撒馬爾罕,或者再往西,這裡不要了。

他不想落得和滿速兒一樣的下場。

真正讓薩亦德恐懼的是這條路,這條路若是用十年修成,那很正常,可三個月啊,簡直是世界奇跡!

薩亦德越接觸大明,越覺得恐懼,明軍不止強,還狠呢,劫掠起來比他們還狠。

他派兵打了於闐一次,大明就跟狗皮膏藥似的,去喀什劫掠。

最可怕的是大明以殺人為樂,搶劫殺人,四處放火,然後跑了。

薩亦德也派兵去殺於闐的人,明軍壓根就不管,搶唄,於闐有個屁啊,明軍的東西,都藏起來了。

薩亦德生氣之下,沿途劫掠,把整個塔裡木南線的城池外的人畜都給殺了。

明軍不但不管,還派兵出來反劫掠喀什,往喀什附近所有城池裡扔燃燒彈,扔炸彈。

他們怎麼屠大明的城池,明人就怎麼屠他們的城池。

最後薩亦德發現問題關鍵了,大明根本就沒移民過來,這些都是東察合台汗國的人啊!

難怪明軍不管呢,你殺你自己人,跟我有啥關係啊。

薩亦德哭了。

真正哭的是阿失。

在十月末,西域大雪紛飛的時候,王越撤了,翻過阿爾泰山,返回駐地。

阿失也來攻打,結果發現,打不進去!

大明在沿線設置了一大片關城和堡壘,全是精銳的步軍,就算有幾路打進去,劫掠一番,也無所謂,反正殺的都是奴隸,冬天養著還花錢,不如送他們一程。

明軍鑽進了城堡裡,享受美人,開始造娃。

阿失急怒之下,冒著大雪攻打西域,人沒少殺,東西啥也沒搶到,讓他恐懼的是,大明用了三個月,把整個西域道路修通了,各個城池裝滿了物資和軍械。

西域窮困,不可能運來充足的糧食。

那就隻能苦一苦奴隸了。

物資運完後,大明將所有奴隸趕出城外,讓他們自謀生路去,熬過這個冬天的,就自動變成明人,給分地落戶娶妻生子。

彆看修通了瀝青路,運送物資非常不容易,時間緊任務重,運進來的東西太少了,也就夠百萬人吃的。

而軍將不能乾巴巴過冬吧,得有娘們伺候吧,不然人家這些功臣,冬天連個暖被窩的都沒有,豈不離心離德?

軍將和家屬,人口就超過一百萬了。

其他人,就愛莫能助了。

阿失氣得跳腳,天氣過於寒冷,隻能被迫返回駐地,而過冬的糧食沒準備充足,棉衣也不夠。

這個冬天比去年還冷,連個溫暖的房子都沒有。

不少部族逃去阿爾泰山,請求歸附大明。

自然無人開關城,誰知道你們是不是耍詐啊,再說了,你們死了不更好?

很多人在山口外哭,哭聲震天動地。

哭聲這邊都能聽到。

坐鎮亦力把裡的於謙微微一歎:“這個冬天過去,準噶爾部怕是要銳減一半啊。”

“郡王,這是好事啊。”王越在暖氣片上烤手。

他們和底層官兵不一樣,他們的房子是特製的,有暖氣片,有馬桶,煤炭都不缺,吃喝用度都是充足的。

“陛下還想收準噶爾部為己用,如此一來,怕是得罪死了。”於謙歎息。

皇帝擔心西域晝夜溫差大,他身體受不了,特意給他造了個暖房子,配給他一個醫療團隊,嚴令不許他出房間。

王越輕笑,在於謙手下打仗是真的舒服。

於謙對戰局的把握,精細入微,這就是帥才,他王越也希望學到幾分。

王越雖年輕,卻瘸了條腿,待遇不比於謙差。

“阿失派人進來,看見山裡的一幕,簡直把他們嚇到了,哈哈,這就是大明速度。”

王越也很振奮,他進來的時候也嚇到了。

“三個月,跨越東西幾千裡,南北幾千裡,建造出如此偉績,確實是大明速度。”

於謙歎息:“但這背後,可是兩千五百萬奴隸的血啊。”

“為了籌備這場建設,大明提前四年,囤積了海量物料,今年又讓天下停擺三個月,玩命往西域運東西。”

“中樞運來2500萬奴隸,土著也有上百萬,死在路上的1600萬人。”

“大明的家底兒都掏空了,官方這些馴化好的奴隸,都沒了。”

於謙看著玻璃窗外,語氣低沉:“還有千萬奴隸沒死呢,卻因為沒有糧食,把他們趕出了城池,自生自滅。”

“這些馴養好的奴隸,非常好用,未來也可能變成明人,如今可惜了。”

“這場戰爭,耗時四年,花費過億。”

“再加上林林總總的花費,估計超過了三個億。”

“若陛下要打十年,也就需要三千萬,足夠用了,也不用死這麼多人了。”

“都是因為老夫的罪過呀。”

於謙情緒不高:“還沒算這一仗的損失呢,老夫統兵35萬,損失超過了十萬人啊!這是老夫統兵打仗以來,損失最大的一場仗。”

因為皇帝擔心於謙死後,無人接替他做統帥,所以迫不及待地打東察合台汗國,並要用最快速度兵出西域。

可這代價太大了,三個億啊,2500萬成熟奴隸呀,大明的家底兒被掏空了,十年都緩不過來了。

還有十萬精銳,因為出去抓人,被人打遊擊給弄死的,十萬人啊,那都是真金白銀喂出來的。

這場戰爭看似轟轟烈烈,背後卻是大明的底蘊。

在中樞,閣部重臣也在埋怨皇帝。

“家底兒掏空就掏空了!”

“積攢這麼多家底兒,不就是為了開疆拓土嗎!”

朱祁鈺生氣道:“朕就問你們,若於謙死了,誰能掌帥印?再打國戰,誰能挺身而出?”

“奴隸確實損失太多了,這些奴隸都是修路很多年的成熟工人,朕都想把他們變成明人的,確實損失慘重。”

“錢花得也多,寧夏、熱河的牛羊,都製成罐頭,給西域兵卒吃了。”

“朕承認,錢確實多。”

“這場仗,損失也大,前所未有的大。”

“但這仗打得厲害不厲害?”

“西域諸國恐懼不恐懼?什麼帖木兒汗國,什麼金帳汗國,此刻恐懼不恐懼?”

“第一戰打得這麼威風,震懾諸國,朕覺得不虧。”

朱祁鈺就嘴硬吧,這幾天上火了,嘴長泡了。

那是2500萬個成熟工人啊,大明十年積累下來的家底兒,用好了,他們能把路,修到法國去。

能不心疼嗎?

倒是想派人去接,但這漫長的路,要雙腳走回來的,怎麼走啊?活著一千萬人啊,起碼得派五十萬大軍去接,大明哪有那麼多騎兵?就算有,會凍死多少?

三個億啊,大明財政一年穩定在六千萬,就是五年的財政收入啊。

內帑也不像前幾年那麼富裕了,沒地方薅羊毛了,主要收入,就是滅國的繳獲。

這還沒算地方損失呢,糧食、肉食損失巨大,畢竟兩千多萬人,雲聚一地,吃喝拉撒都是大問題。

不然怎麼能把所有奴隸,甚至本地人都驅趕出城呢,因為沒糧,供不起了!

不能走水路,一路全靠瀝青路來運輸,糧食損失太大了,再加上中樞免農業稅,儲糧不多的,中樞還得留下一筆糧食賑災用。

最關鍵的是,精銳損失了十萬人啊,有三萬騎兵,也就現在的大明,經得起如此巨大的損失。

“陛下,您對新地有何想法?”李賢打破沉寂,抱怨再多也沒用了。

“建省唄,建西域省,他族逼處,故土新歸。這不是新省,自古至今,便是我中原之土!”

朱祁鈺道:“朕不過是收回來朕的疆土罷了!”

“明年擴修瀝青馳道,建立城池,原有的建築風格,統統推平啊,重建!”

“蒯祥不是設計了很多城池嗎?拿出來去建。”

“有些不該存在的東西,就讓他永遠不存在,朕的意思,你們懂嗎?”

李賢躬身:“臣等明白,雖是西域,實則是新省,既然是一張白紙,就任由中樞潑墨,新建的地區,和內地一般無二。”

朱祁鈺對教派十分防範,所以這次徹底軍管,他也是很滿意的。

“城池風格,必須和內地高度一致,名字也要改。”

“從內地移過去二百萬人。”

“以征兵的方式移民。”

“放開條件,鼓勵女子嫁去西域。”

“再讓農科院去考察,看看西域適合種植什麼?該種植的種植,該保護的保護,再打通多條西域通往內地的道路。”

“於謙、範廣、王越等都有大功,按照功勞升遷便是。”

朱祁鈺沒說晉爵,主要是爵位早都封了,一個功勞封兩次爵位,就不公平了。

但於謙封無可封了。

“加賜於謙一枚玉符。”

大明第二枚玉符,又賜給於謙了。

這場戰爭的大勝利,並沒有讓朝野上下多高興,損失太大了,占了一塊貧瘠的地盤。

還沒占青海呢,要是占了青海,估計朝野上下都得哭,那地方更窮,沒中樞養著,都吃不上飯。

轉眼到了年關。

這個年,百姓卻都不太開心,肉食價格漲得太狠了,主要是戰爭原因,大批豬牛羊被軍中采買走了。

肉蛋奶,已經是百姓飯桌上的常見食材了。

尤其是肉,中等人家,基本三天吃一次,以豬肉和羊肉為主,冬天則是以雞鴨鵝為主。

這肉,可不是平白來的,是需要糧食喂養出來的。

大明開墾東北,東北能提供半個北方的糧食供應,那麼,兩湖糧倉的糧食,就能喂養家畜了。

畜生對糧食的消耗,遠高於人類用度。

還有一個消耗糧食大戶,就是釀酒,交趾的糧食,都賣去了貴州,釀酒用的。

大明百姓多愛喝酒,還很挑剔,非糧食酒不喜歡,比如葡萄酒、果酒等等,都不喜歡,就喜歡糧食酒,白酒、啤酒等。

富裕的江南,更是少種糧食多種桑樹、橄欖樹等等高附加值產品。

這就導致了大明糧產量比景泰十二年,翻了足足三倍,還是不夠吃,還是有人在挨餓。

中樞並沒有下令,禁止吃肉喝酒,因為長期吃肉蛋奶,保持高營養,青年的身高明顯在長高,營養上去了,明人的身高也就上去了。

西域大戰,大明在民間大量購糧、購肉,導致肉荒。

糧食沒荒,那是因為有印度糧食撐著。

印度諸國,每年餓死的人都超過二百萬以上,賣到大明的奴隸超過五百萬。

但印度諸國國力不減,因為人家能生啊。

大明也能生,截止到景泰二十二年年底,人口超過了2.7億。

中樞的新年聖旨,鼓勵民間多多生育,並對生十五個以上的家庭,給予稅賦大規模蠲免的政策。

雖然今年肉貴酒貴,百姓這個年過得不舒坦。

但這道聖旨,卻迎來天下歡慶,多子多福,孩子多是福氣啊。

之所以下這道聖旨。

因為景泰二十三年,是開發新益州第十年,新益州第一次給大明輸血。

新荊州和新揚州已經開墾出來了,婆羅洲三省也開墾出來了,就剩下馬六甲和呂宋兩省,還在開墾之中了。

今年開始,新七省就不再是大明的包袱了,基本能夠自給自足了,在未來三年內,就能向大明供血。

大明會繼續開拓新地,不止大明自己開拓,還要分封諸王出去共同開拓。

以前是一國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占領,現在變成矩陣式占領,速度增快,那麼就極度缺人。

百年之內,必須把明人填滿天下。

非漢人,就沒必要存在了。

“陛下,新七省該撤掉軍管,改設督撫,再設十年督撫,也就徹底融入大明了。”

李賢建議道:“朝鮮和新益州該撤督撫了。”

“新益州不撤督撫,升劉健為新益州督撫,任期三年,朝鮮撤督撫,恢複常製。”

朱祁鈺對項忠寄予厚望:“耿九疇去三亞療養了,就調項忠入戶部,擔任戶部尚書。”

朝鮮有羅綺、程通等老臣,不會出亂子的。

“新益州若能給大明供血,今年的日子就好過了。”

“西麵還得繼續打。”

“準噶爾部在北麵虎視眈眈,必須打崩他們。”

“喀什還在薩亦德手裡,今年必須拿下來,讓西域形成閉環。”

對此李賢卻持反對態度:“陛下,西域暫時不能動兵了,當以建設為主,薩亦德若是聰明的話,就會放棄喀什。”

“大明也需要些時間恢複元氣。”

“老臣覺得,建設一年,明年或者後年,再行出征。”

朱祁鈺凝眉:“大明底子厚,再調些奴隸過去即可,建設交給奴隸辦。”

“陛下,吃什麼啊?都靠內地輸血嗎?”

李賢又要說去年內地花了多少,路上運輸損耗多少雲雲。

反正就是不能把錢都花在西域,太虧了,這地方一看就不是能賺錢的地方,太虧了。

“朕想問問於謙的想法。”

朱祁鈺也鬆口了:“若於謙認為不宜出征,就把於謙調回來,讓他在京師養一養,再開戰的時候,再派他去。”

李賢翻個白眼:“陛下,西域之戰,其實用不上邢郡王了。”

“在江布爾,範廣和滿速兒交手,滿速兒僅三五千人,卻能範廣打個來回,此人絕對是頂級將才。”

朱祁鈺眼饞:“朕若能招降滿速兒和薩亦德這對兄弟就好了。”

怎麼可能!

這倆人都是野心家,兄弟都不能容,肯為大明效力?

就算效力,您敢用?

“陛下,南線有楊信,北線有王越,西線有範廣,如此陣容,難道還拿不下幾個部落?”

李賢覺得皇帝太重視西麵那幾個汗國了。

那幾個汗國早都衰落了,蒙古人也不複當年之勇了。

“你覺得真夠了?”朱祁鈺有點拿不定主意。

“夠了!”

李賢直言不諱:“甚至,三人派一個在,就足夠了,老臣認為範廣就足夠用了,王越和楊信同時在,純屬浪費。”

朱祁鈺眼珠一轉:“要不打三緬吧!”

“打住!”李賢急了:“陛下,今年休養生息,誰也不打,不打。”

“新荊州和新揚州都建成了,隻要戰線往西推,越過巴塞河就行了。”朱祁鈺眼饞土地啊。

“陛下,今年要移民去非洲,為楚王就藩做準備。”李賢是真著急。

“楚王不著急,他還得遊說很多人願意跟他走呢,再說了,他就藩急什麼急?”

“把王越調南麵去,雨季過去就打仗!”

“正好,夏天王越在西北打仗,冬天他就去百越打仗。”

完美!

朱祁鈺不聽李賢勸告了,捂肚子說:“朕沒吃飯呢,餓了,李卿,朕就不留你吃飯了,你先去忙吧。”

“陛下呀!”李賢氣壞了,您就不能聽一句勸嗎?急什麼啊!

巴塞河以西,就是大明嘴邊的肥肉,您那麼著急吃乾什麼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戀綜鹹魚,但頂流總想和我炒CP 末世:我綁定了半屍係統 重生之姐妹抖音逆襲路 為愛讓我放棄編製?我走你哭啥 血戰淞滬從抽到警察局到擁兵百萬 糾結的母女魔方 能力與魔法 好笑嗎?我隻看見一個無助的嬤嬤 漢東:將我常務副放在哪了? 我的徒弟全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