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隻要和萬國貴族簽訂訂單,國企源源不斷供貨,民間品牌想占據最高端市場,是需要時間的,而這個期間內,中樞就有了平衡民間資本的國企。”
“再想想,王羲之的字,真就是千古第一嗎?後世書法家真就比王羲之差多遠嗎?”
“說來說去,不就是吹的嗎?眾口鑠金,就變成了金字招牌!咱們得懂得宣傳啊!看看萬國喜歡什麼,深信不疑什麼,咱們就拿這些東西去宣傳!”
朱祁鈺是手把手的教:“思想也不要局限在茶嘛。”
“像香料、棉花、絲綢、毛紡織品,甚至糖、酒、黃油、奶酪都可以打造成品牌的呀。”
“隻要中樞頒布政策,不許一粒香料流出大明,萬國貴族都吃不到香料,咱們做個精美包裝,再講個動聽的故事,價格不就上去了,再賣給他們。”
“彆忘了,這世界上的產品,都出在大明。”
“缺了大明,世界都得死。”
“所有高端品牌,中樞都完全可以進行壟斷的經營。”
丘濬提出疑問:“陛下,是隻許國企出口?不許私企出口嗎?”
“當然都允許了,隻是不允許原材料出口,不許沒有品牌的商品出口,其他都是允許的。”
若限製民間資本,會減少財政收入,這是朱祁鈺不允許的。
“那怎麼打造什麼高端品牌呀?高端肯定更貴,民間品牌更便宜,咱們沒有競爭力呀?”丘濬無語。
“定價權在誰手上?”朱祁鈺問他。
“中樞。”丘濬道。
“對產品進行嚴格分級,提高定價權。”
朱祁鈺見丘濬沒明白,問他:“丘濬,朕問你,伺候你的家丁,能喝出來茶好賴嗎?”
丘濬一愣,搖了搖頭。
彆說家丁了,就是滿朝公卿,有多少人喝不出來?不就是一個附庸風雅嗎?
頓時,恍然大悟:“風雅,萬國貴族講的也是風雅,是一個顏麵,隻要高端產品,給足了他們顏麵,就能賣得貴。”
“他們還得謝謝咱們。”
看看那些古茶樹,為什麼價格高得嚇人,不就是和風雅沾邊了嘛?真的好喝,但有幾個人能喝明白的?
說來說去,就是利用人性弱點賺錢嘛。
朱祁鈺笑了起來,走回禦座上去:“所以,既然要建國企,就不要去做那些低端產品,要做就做高附加值,高精尖的產品。”
“隻有高精尖,才會在短期內賺最多的錢。”
“同樣的,國內企業,一時半會趕超不上來,那麼大明就有充足的時間,尋找其他三條腿,使得四條腿平衡。”
朝臣若有所思,按照皇帝的思路,是要進行各行各業產業整合,進而形成一個個小品牌。
這是一個繁榮家族的機會。
家族完全可以趁機出手,收購一批小企業,組建品牌企業。
“諸卿似乎還忘記了,這世界上消費能力最強的地方。”
朱祁鈺指了指腳下的土地:“就是大明。”
“像滿朝公卿,皆是大明最有能力的消費群體,甚至你們家的仆人,都是中產階級。”
“你們消費的,難道和百姓是一樣的嗎?百姓吃黑糖,你們也吃黑糖嗎?”
“就說朕,今年宮中開支在700萬,哪一樣用的不是最好的?”
“這些最好的東西,不就是最好的品牌嗎?”
大明消費升級,百姓已經開始購買棉布,有錢的開始買現成的服裝了,中產階層肯定進一步升級,肯定要用最好的產品。
可這個最好,是無法具體劃分的,自然要誕生品牌,不同級彆的品牌。
“朕本來也想說,今天一起說了吧。”
“景泰二十四年起,嚴格控製,玉米、土豆、地瓜、木薯、山藥、辣椒、柿子、圓蔥、香料、茶葉等等大明特產農作物的出口,尤其是種子,一粒不許帶出大明!”
“包括大明培育出來的水稻、小麥、甘蔗、橄欖樹、棕櫚樹、油菜、豬種、綿羊種、肉牛種和耕牛種等等,一切都包含。”
“以及民間的一切發明,尤其關於農業的發明,尤其是化肥,一概不許帶出大明。”
“還有書籍、專利!一個字都不許流出去!”
“今日起,專利局改用密碼本,秘密謄寫專利,並放在特定位置,由不同人隨機書寫,互相不許知道具體內容,內部人員若流出去一條,立刻誅九族!”
朱祁鈺嚴厲道:“大明可以賣成品,但不能賣原料,更不允許賣種子!”
“一經發現,誅十族!滿門淩遲!挫骨揚灰!”
“從景泰二十四年開始,通過馬六甲的商船,任何船支都必須經過詳細檢查,馬六甲外的船支,不許出境!”
朝臣跪伏在地:“臣等遵旨!”
“立刻昭告天下。”
“尤其是茶樹、蠶種、瓷器燒製方法、大明改良的種子、釀酒秘法、紡織秘法、畜類、石油的冶煉之法、鐵礦的開采法、坎兒井的製造法、大明研發的機械等等、事關國運之物,一概不許出境。”
“其次是書籍,未經中樞允許,不許任何人帶書籍出境!出境的明人,未經允許,不許謄寫書籍內容!”
“然後是醫學、機械、化學,一概研究結果,全部編寫密碼本,統一儲存,決不許向任何人透露半分,更嚴禁帶離出境。”
“從現在開始,大明實行全行業壟斷,任何行業,都要進行世界性壟斷。”
“大明隻許出口成品,比如鐘表、比如香料。”
“可令商賈去了解各國的口味,製造出不同的香料包,賣給他們,嚴禁泄露配方!”
“農業司改良種子的秘法,設為特級國家機密,全部編寫密碼本,嚴禁帶出國。”
“說到配方。”
“景泰二十四年開始,務必保證全國百姓,配方的嚴密性,各行各行的配方,都要進行嚴格保護。”
“任何配方,都必須予以最嚴厲的保護,不許出售配方,尤其不許帶離任何配方出境。”
“這個配方,包括食品配方,藥品配方,肥料配方、木料配方等等,所有配方,都不許帶離出境。”
“從景泰二十四年開始,保護地方土特產,打造地方品牌,並嚴格不許土特產種子、配方出境,鼓勵支持地方土特產銷售出去。”
“大明境內的一切,未經官方允許的,都不許帶離出境,隻可賣成品,任何原材料,都不許出境!”
“民間一切,必須去注冊專利,配方可以不向專利局公開全部,但要注冊公司和專利,專利局必須用密碼本謄寫,多人輪換謄寫,誰也不知道秘方。”
“從景泰二十四年開始,國內任何文物,不許流出境外!”
“所謂文物,包括詩詞字畫,名勝古跡,瓷陶古物,甚至古人用過的桌椅板凳,全在文物序列之中,可以國內交易,但不許帶出國。”
“並加速國外文物,流入國內的速度!”
“當代的文人的墨寶,製造出來的寶貝,比如說商輅的字,景德鎮燒製的精品瓷器,以後也是值錢的東西,也不許流出國。”
“還有,民間的詩詞歌賦,戲本小說,歌曲、舞台劇、樂器、舞蹈等文藝瑰寶,一概不許流出境。”
“景泰二十四年開始,大明要實行最嚴厲的保護法。”
“大明境內的一切,都要保護,不許出境。”
“而國外的一切,要加速帶回國,該收藏的收藏,該學習的學習,該推廣的推廣,該種植的種植,朕都支持。”
朝臣懵懵的,您是貔貅,隻進不出是吧?
大明一切不許出境,國外的一切都往裡麵進,還要瘋狂進,瘋狂學。
李賢苦笑:“陛下,您保護種子、原材料、書籍老臣能理解,可這文物,出不出國有什麼用啊?”
文物這東西,肯定是買的越多,越值錢。
最可氣的是,連民間的戲本都保護?閒的吧?那玩意有啥用啊?
朱祁鈺冷笑,你是不知道,v都抄唐朝的包包呢,資本家什麼乾不出來?
“朕還真就告訴你了,大明的水,朕都要保護!”
朱祁鈺道:“朕都不許大明的水流出國!”
朝臣都懵逼了,不至於吧?
從古至今的朝貢體係,都是大明有好的東西,會賜給番邦,這就是很多原產自華夏的東西,搖身一變,變成了他們的東西。
比如坎兒井,石油開采設備,棕櫚樹,椰子樹,圓蔥、鐘表等等太多了。
最後發現都不是華夏的,再細查,發現都是華夏的。
“大明的詩詞,外夷能看懂嗎?雞同鴨講,有什麼意義?”
朱祁鈺問:“他們有欣賞美的能力嗎?”
“西夷的文物在大明,是不是被欣賞了?這才是這些文物存在的必要嘛,得有懂欣賞的人。”
“彆以為這些東西不重要,朕告訴你們,這些東西非常重要,一首詩詞,有沒有教會人的人生道理?”
“他們若因為讀完了這首詩,而幡然醒悟,變成了亞曆山大那樣的人物,率兵來攻打大秦,你們恐懼不恐懼?”
可問題是很多詩詞,是西夷的呀!
您從印度、帖木兒、奧斯曼、歐羅巴買了多少船的書籍,有多少詩歌、文章、音樂是翻譯過來的?
您卻限製出境,有您這樣乾的嗎?
那是人家的東西呀!
“朕不管,在大明的就是大明的!”
“印度文字、巴比倫文字、阿拉伯文字、埃及文字,都是大明的!”
“不行嗎?”
朱祁鈺耍無賴了:“朕會,他們會嗎?”
“印度現在連一本像樣的書都沒有了,他們還要什麼傳承?給朕算了!”
“阿拉伯都滅國了,他們的文字有個屁用了!朕現在不嫌棄那些東西,已經算給他們麵子的了!”
“還有那個波斯,波斯都被帖木兒占據一百多年了,朕都不知道!”
“波斯文化,歸大明了,有異議嗎?”
“都是朕花錢買的,帖木兒把他們國家的一切書籍都賣給朕了,甚至波斯的很多建築,隻有大明才有。”
朱祁鈺壞笑:“他們自己不珍視自己的文化,把文明搞斷絕了,跟朕有什麼關係?”
波斯和阿拉伯的建築,大明仿一座,推倒一座。
有的甚至把東西搬來大明,把原建築直接推倒。
帖木兒和奧斯曼沒異議的,隻要大明給錢,他們才不管波斯和阿拉伯文明什麼樣呢,那也不是他們的國家,他們是外族入侵的呀!
就像蒙古,丟了華夏,一點都不心疼,回漠北照樣活得不錯。
甚至帖木兒以停戰為名,把波斯的一切都拿出來送給大明了,隻求大明彆打了。
“他們想來尋根溯源,隻能來找朕。”
朱祁鈺猛然淩厲道:“這就是國破的下場,連文明都要斷絕!”
“你們也想國破家亡嗎?”
“也想華夏五千年文明斷絕嗎?”
朝臣打了個激靈,全都跪伏在地:“臣等不敢。”
“華夏自黃帝起,便生活在這裡,創造了無比燦爛的文明,才有了我們現在這些炎黃子孫!”
“華夏也曾被胡虜占據,是太祖皇帝,重塑漢人衣冠!”
“這種切身的劇痛,朕懂!”
“朕不希望再重蹈覆轍了!”
“所以,朕不許任何危害大明的可能性發生。”
“文化,決不許出口一絲一毫。”
朱祁鈺認真道:“大明要對現有書籍,進行最高程度的壟斷,不許任何人帶離出境,出去的文人,不許默寫!”
“臣等遵旨!”朝臣跪伏在地。
李賢若有所思,皇帝對文化壟斷,恐怕是針對西域外諸國的,這是斷絕朝臣想漢化外夷的心思。
皇帝是鐵了心要滅了人家,把明人移過去,分封出去的。
禁令是必須實行的。
朱祁鈺想了很久了,這次忽然提出了做高端茶葉,那就必須要壟斷茶樹。
茶樹的種植園暫時不能西擴了,因為離開了馬六甲,大明沒法完全控製。
畢竟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要先將現有的茶園品牌打出去,以後再西擴,他們也隻能吃低端,高端市場早就被內地壟斷了。
一番議論之後,耿九疇繼續作報告。
大明新增耕地幾百萬畝,主要是黑龍江開墾出來了。
黑龍江也隻是沿海部分有價值,過了三江平原,價值就越來越低了,倒是庫頁島發現了石油。
是庫頁島土著說的,他們祖先見過石油。
大明派人去找了,找了幾年也沒找到,所以推測可能是有,但開采難度太高,以現在的技術難以開采。
黑龍江人口達到了1400萬,主要是懷柔了幾十萬虎爾哈人,又釋放些有功奴隸,再加上不停送女奴過去。
蝦夷島建了大明最大的海魚罐頭廠,因為蝦夷島是世界上海魚最多的地方之一,自從並入黑龍江版圖後,就吸引了不少商人來投資。
尤其倭靈王葬在這裡之後,皇家商行也在這裡投資,德王也過來投資,蝦夷島的罐頭廠就被發展起來。
蝦夷島已經成了黑龍江富庶地區。
吉林人口超過2700萬。
這一年中,有200萬漢女嫁去了吉林,這個人數還在激增。
主要是移過去的都是家中老二,給爹娘寫信,他們爹娘知道他們在吉林過得好,媳婦就好張羅了。
內地日子趕不上東北,男方出的彩禮多,陸續就有漢女嫁到了那邊。
突厥人口過萬,韃靼人口9000人。
蒙古都司人口超過了二十萬,捕魚兒海懷柔的土人也超過萬人。
這些蠻荒之地,派人管著就夠了。
內地和東北交流頻繁。
帶火了運輸業,開通了一艘艘遊船,常年往返於內地和東北。
從景泰十二年開始,中樞就極力把沈陽打造成佛教聖地,從印度帶回來的東西,多藏在沈陽,沈陽成為世界上寺廟最多的城市。
經過十年發展,沈陽成了名副其實的佛都,很多苦行僧到沈陽朝聖。
遼寧本就富饒,有了鐵廠和佛都之後,再加上地處交通要道,五省通衢之地,富上加富。
景泰二十三年,遼寧人口突破了2700萬,東北經濟第一。
同樣的,朝鮮靠著海峽優勢,成為東北六省經濟第二,人口也超過了千萬。
從一個徹徹底底的窮省,變成了內地強省。
當初收複的時候,朝臣皆認為這麼窮,要太有什麼用?
現在沒人說朝鮮窮,耐寒水稻和玉米的種植,讓朝鮮已能自給自足。
外加服裝廠成熟的產業鏈,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四麵靠海,已經承接訂製訂單。
今年的朝鮮,一千萬人,竟沒有人餓死。
東北人口快要過億了。
戶部預估,景泰二十四年年底,大明人口可能要超過四億。
耿九疇足足說了兩個半小時,說得口乾舌燥,終於說完了,戶部一年的成績喜人。
然後是兵部、禮部、刑部依次作報告。
最後輪到財部李秉。
“今年在銀行總流水,超過了一百億!”
“而截止到微臣寫奏疏的時候,銀行存款,高達7億!”
“各地銀行,運行狀況良好。”
“沒有拖欠、虧本、中飽私囊的情況發生。”
“財部發布的彩票,今年總營收是170萬,這筆錢,全部用在修路之上,監察司已經清查過了,微臣也親自過目,全都用在了實處。”
一聽彩票營收這麼多,朝臣都震驚了。
財部有三項收入,是不計入戶部財政的,銀行收入,彩票收入和舉辦賽事收入。
這三樣都是財部自負盈虧。
彩票收入,是必須投入到基建的,不許拿來亂花,也不許投入其他地方,等以後基建完畢,就用做社會福利機構,比如圖書館、公共廁所等。
“今年,一共舉辦了12場大賽,72場小賽,基本收支平衡,沒有虧本。”
賽事有體育,有文會,其中文會居多。
辦了十幾年了,第一次沒虧損。
以前這筆虧損都是內帑撐著的,盈利則歸財部。
財部催繳的稅費,則是要交到戶部國庫裡的,財部隻是負責催繳,他們真正的收入來源,是銀行收入。
“辦大賽以後是要賺錢的。”
朱祁鈺給馮孝使個眼色,很快有太監端出來一個托盤,托盤上是一個球體。
“陛下,這像是足球?”李秉看出來了。
這足球是用豬肚和橡膠做的。
皇家商行割了橡膠樹,就研發出來手搓膠皮,用手一點點做出來的,就為了做這個足球。
雖然技術還不行,起碼世界上第一個足球出現了,籃球和排球也快了。
皇帝喜歡,發展肯定快。
“沒錯,就是足球,以前的足球又硬又不耐玩,這種新足球就不一樣了,李卿你試試。”
李秉還真拍了幾下,發現彈力不錯,也很軟。
“以後用這個當足球,是不是能吸引更多人來玩啊?再辦幾年,不止不會虧損,還會賺大錢。”朱祁鈺笑問。
李秉稱是。
朝臣都試試足球,畢竟男人都有一顆足球心。
“陛下,這是什麼材料做的?老臣從來沒見過?”李賢竟踢了兩腳。
朱祁鈺無語:“您都多大歲數了,彆閃著老腰。”
“這是橡膠樹做的。”
李賢大吃一驚,中樞一直反對種植橡膠樹,因為這橡膠樹沒什麼用啊,誰知這東西能做足球?
可中樞種了很多,都用來做足球?
他把足球撿起來,摸著材質,若有所思。
“看著,這橡膠用途大著呢,比石油還大。”
朱祁鈺不再劇透了:“李秉,接著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