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聯軍侵西,火燒阿爾罕布拉宮
法國小皇帝查理八世尋求西班牙主持公道。
大楚則要挾教宗,出麵為大楚主持正義。
因為北非是大楚固有領土,大楚收回固有領土,不需要外國勢力乾涉,也不容許外國勢力乾涉,這是大楚內政。
可北非都是黑人,大明是黃種人,擺明了不是一個種群,哪來的固有領土?
朱見深卻公示北非的一些中式建築,乃是大楚一力興建。
上麵的漢字,說明這裡曾是大楚領土,而且很多城池的名字,都是漢名,說是楚地,無可指摘。
還言明,不許任何人分裂楚國,對於分裂楚國的國家,散播不當言論的國家,予以斷交處罰。
西班牙拿出大楚簽訂的條約。
條約明確寫著,大楚不可尋求擴張,白紙黑字,清清楚楚。
大楚卻堅持說,收回本國疆土,不算擴張,因為北非勢力是大明皇帝劃定的,是大楚的封國,天子金口玉言,不信你們去問大明皇帝去!
這純屬耍無賴了,誰敢去問大明皇帝去呀。
就算問了,人家肯定向著自己兒子啊,難道向著外人?
西班牙使臣據理力爭的時候。
西班牙行駛在大唐洋的船支,遭到了“海盜”侵襲,損失幾百萬的貨品,損失嚴重。
消息傳回西班牙王都,西班牙再傻也知道怎麼回事。
一怒之下,西班牙和法國秘密接觸,又聯合葡萄牙、荷蘭、德國、奧地利,試圖組建聯軍。
法國小皇帝卻不太敢和大楚撕破臉。
因為他的帝位,是大明支持的。
而大楚皇帝朱見深,卻是大明皇帝的兒子,熟親熟遠,還用問嗎。
葡萄牙也不願意進入泥潭,他和大楚不接壤,也沒有利益衝突,而得罪大楚,就會得罪大明,大唐洋就無法通航,西班牙就是例子。
倒是德意誌對組建聯軍躍躍欲試,因為大楚和他們接壤,歐羅巴土地就這麼點,誰多吃一口,誰就要少吃一口。
奧地利卻擔心德意誌假道滅虢,借道奧地利的時候,趁機吞並奧地利,他和大楚也是鄰國,也希望從大楚身上撕下一塊肉來。
而這時,西班牙拿出教皇的聖旨。
教皇被大楚威脅,要發動十字軍南征,解救教皇。
但這都什麼年代了,教皇的神統治,已經落下帷幕了,準確地講,現在的教皇,就是漢獻帝劉協。
是歐羅巴的一麵旗幟,需要的時候就拿出來甩一甩,沒用的時候就丟去擦屁股。
教皇也好玩,玩上了衣帶詔,估計劉協看到,都得說一句out了。
不過,效果還是有的,德意誌和奧地利決定參加聯軍,說動了荷蘭。
西班牙、法國、德意誌、奧地利、荷蘭組建五國聯軍,共同伐楚。
葡萄牙置身事外。
而五國聯軍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就傳到朱見深耳朵裡。
大楚在北非攻城略地很順利,收到消息後,朱見深不得不調回主力,但放棄北非又不甘心。
他立刻封老二朱佑極為壽王,老三朱佑杬為興王,將阿爾及利亞一分為二,分彆改為壽國和興國。
之所以迫不及待分封老二、老三,因為老二朱佑極和老三朱佑杬,是他最喜歡的萬妃生的,也是他最喜歡的兩個兒子。
這兩個兒子也是皇帝給他養到了十歲,言傳身教,但不妨礙他看他們順眼,愛屋及烏。
極這個字,是他親自想出來的,可見是愛極了這個孩子。
杬雖不是他想的,但是他親自挑的。
所以,他不想讓這兩個兒子,屈居於朱佑樘之下,朱佑樘不像他朱見深,反而更像他親祖父朱祁鎮。
看似寬仁,實則無情。
禦下有術,治家無方。
他擔心朱佑樘繼位後,會對他的七個兒子下手,所以乾脆,把摩洛哥拆分成五個封國,把其他兒子都分封出去。
如此一來,大楚雖打了一仗,但疆域卻沒有繼續擴張,在北非又扶持幾個勢力,關鍵時刻能幫大楚說話。
歐羅巴上下估計也能搪塞過去,最多楚國再讓渡一點利益。
至於朱佑樘反不反對,跟他沒關係,隻要給兩個兒子足夠的軍事實力,再求大明皇帝下一道聖旨,叫興國和壽國,列為楚國的不征之國,那麼這兩個兒子就無憂了。
他們安全了,摩洛哥的五個兒子,更加安全了。
其實,真正吸引朱見深的,根本不是北非疆土,那是盤裡的肉,他最想得到的是馬耳他和伊拉克利翁島。
這兩個地方,是通往開羅的要衝。
馬耳他他一直都想要,歐羅巴上下都不許他得到。
後者隸屬於希臘,現在在奧斯曼手中。
這個島,能夠威脅大楚通往開羅的船支,又是奧斯曼的戰略前沿。
說服雅典將這個島賣給大楚沒問題,關鍵這座島的實際占有者奧斯曼,不會答應的。
除非楚國、商國夾擊奧斯曼,逼得奧斯曼吐出這個島。
朱見深發動戰爭,就是彰顯一下存在感,隻要打贏,或者打和,他就能說動諸國,圍攻奧斯曼。
至於敗了也不怕,求大明出手,切斷東西貿易,看看歐羅巴能撐幾天。
可是,萬沒想到,玩砸了。
景泰四十六年,沉寂幾年的西歐,爆發了大戰爭。
大楚對轟五國聯軍。
必然落入下風啊,被差點打殘了。
朱見深匆匆尋求捷克、奧斯曼幫助,用捷克製衡奧地利,請奧斯曼下場,就是把水攪渾。
奧斯曼卻對大楚沒好印象。
東歐商國的強勢,讓奧斯曼感受到了被挑釁。
尤其是,景泰四十六年,皇二十四子隋王朱見汐,連同皇二十六子伊王朱見滁,率軍十萬,攻打薩法維汗國。
剛剛平靜下來的中亞,再次爆發了戰爭。
同時,葉爾羌汗國聯合布哈拉汗國,兵鋒向南,攻打薩法維汗國。
駐軍西印的皇十五子許王朱見浙揮軍向西。
五路夾攻薩法維汗國。
薩法維汗國戰敗是一定的了。
巴耶塞特二世很清楚,大明對土地的垂涎,昭然若揭,他們不會停止侵吞腳步的。
他們就是曾經的蒙古人。
不,他們比蒙古人更恐怖。
蒙古人沒有那麼多人口,據說大明人口達到了25億!
這是什麼概念!
奧斯曼全國人口,才兩千萬,本族人口就更少了,都經不起大明一場屠殺!
蒙古打仗是強,但他們人少,隻能被迫和本地人融合,雖是統治者,其實是一樣的人。
但大明可不一樣。
他們擁有燦爛的文化,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藝,擁有這個世上最聰明的頭腦!
他們善於一切,對,所有一切,仿佛是神創造的民族。
而他們最擅長的是生育!
明人如此生育,國內根本維持不住龐大的人口規模,隻能靠不停移民,緩解國內壓力,而這個世界上糧食是有數的,明人多吃一口,就得有一個人挨餓。
所以大明從不采用融合之法。
他們用最殘酷的方式,抹殺一個又一個民族。
然後擺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過來和你們做朋友,甚至,他們還會推倒原有的一切,創造屬於他的曆史,仿佛這片土地兩千年前就屬於大明一樣。
偏偏他的曆史,能找出這樣的證據來,兩千年,大明就有燦爛的周文化。
目前主流曆史學家認為,人類的起源在大明。
文化的起源在大明。
所以,他們拿出曆史,擺出證據,證明這裡就是華夏古人的足跡,真正致命一擊的是,蒙古!
蒙古的法統,在中亞整個都是管用的,而蒙古,恰恰脫胎於華夏,連蒙古的統治者都承認,華夏是他們的家。
也由不得他們不承認,所有不承認的,都遭到了無情屠殺,剩下的都要感慨家的溫暖。
中亞很多小國,自稱是周人後裔,請求大明放下屠刀吧。
可大明是怎麼做的?
很多地區,至今都是禁區。
這讓奧斯曼感到恐懼,大明距離他們越來越近了,隻要拿下薩法維,大明就和奧斯曼接壤了。
北麵,還有一個更加有野心的商王。
如今正在收拾苟延殘喘的莫斯科公國,等著莫斯科公國滅亡,他們的兵鋒就會進入裡海。
一個裡海,不可能讓他們停下腳步的。
下一步就是黑海,然後是地中海!
醒醒吧,歐羅巴!
我們現在才是大敵當前!
巴耶塞特宣傳恐明思想,卻遭到大明的懲罰,從景泰四十五年開始,大明對奧斯曼進行禁售。
大明所有藩國,不許和奧斯曼貿易。
全方位封鎖奧斯曼通往大唐洋的船支,奧斯曼這個東歐霸主當的是真窩囊。
西歐不帶他們一起玩,瞧不起這個野蠻人。
以前野蠻人還能靠武力,嚇唬西歐蠻子。
現在大楚這條泥鰍進入西歐,直接分隔了地中海,甚至隔絕了奧斯曼和西歐的海上聯係。
奧斯曼這個蠻子想欺負人家,都沒法欺負。
奧斯曼宣傳恐明思想,大楚則宣傳野蠻人思想,認為野蠻人才是歐羅巴諸國的心腹大患。
不止一次,要舉行反奧斯曼聯盟。
而今,大楚被五國聯軍收拾,倒是想起奧斯曼這個難兄難弟了,想的美。
奧斯曼直接拒絕楚國聯盟。
並宣布加入五國聯盟,分割楚國。
卻遭到西班牙的嘲笑,認為奧斯曼想進來摘桃子,想的美。
再說了,隻要大楚吐出北非地盤,再賠償一大筆錢,全民皈依基教,戰爭也就結束了。
至於奧斯曼,你一個笑話,有資格進入人族談判?伱還是去當猴子吧!
朱見深在乾清宮裡反複踱步。
米蘭紫禁城,比北京紫禁城規模更大,至於違製問題,這圖紙是皇帝送來的,工匠也是皇帝送來的,你說違沒違製?
“王上,現在沒有奧斯曼這個強援,捷克隨時都有可能反水。”
劉大夏道:“歐羅巴諸國不可信。”
“咱們可尋求非洲諸封國,讓他們派兵襄助。”
朱見深其實不想對弟弟們低頭。
皇帝把非洲叫做楚地,他是楚王,就是這塊地上的老大,若這次請求他們幫助,以後擺不起大哥派頭了。
劉大夏也知道朱見深怎麼想的,歎了口氣:“那就做好撤出意大利的準備。”
“不至於。”
朱見深搖頭道:“戰爭沒到那步……您是想,搶直布羅陀海峽?”
他被劉大夏的狠辣嚇到了。
放棄意大利,搶占直布羅陀海峽,然後派兵登陸西班牙,把西班牙打得稀巴爛。
就是用意大利換取西班牙,換家戰術,看看西班牙敢不敢換!
“咱們的人,在意大利生活十幾年了,已經習慣了這裡,如何撤走?”朱見深道。
劉大夏卻摸著胡子不說話。
人不撤走,死了就死了。
反正國內有多是人,隨時都能運過來。
大明25億人,死幾百萬死得起,西班牙才有幾百萬人?看看能不能死得起!
“讓我想想,讓我想想。”
朱見深腦子有點懵,換家,對大楚有什麼好處?
好處大了去了!
搶占了直布羅陀海峽,占領西班牙,那麼就用意大利換西班牙,用大楚的一塊領土,換一個歐羅巴霸主,富得流油的霸主啊,實在太劃算了。
可這樣做,歐羅巴以後會同仇敵愾,對付他大楚吧。
大楚怕是無法在歐羅巴立足了,隻能回到北非。
北非他是打算分封給兒子了的。
難道去經營小小的開羅?他看不上那片全是沙漠的爛地,要是沒有運河,他早就放棄了。
“還有彆的辦法嗎?”朱見深猶豫,卻隱隱有些期待。
“上策是乞降。”
劉大夏苦笑:“大楚給歐羅巴帶來的壓力太大了,近十五年歐羅巴戰爭,大楚全部是參與者。”
“現在,大明諸多藩國在世界上搶地盤,您說歐羅巴諸國就沒點想法嗎?一定有的。”
“尤其是商國,打崩了莫斯科公國,甚至打出東歐皇帝的旗幟。”
“咱們終究是外人啊。”
“如果能趁機緩和大楚和歐羅巴諸國的矛盾,咱們還能繼續苟幾年,隻要苟住了,有附屬國和楚國接壤,咱們的日子就好過了。”
就是說,又來個靶子。
“乞降?”
朱見深苦笑:“您可知,一旦乞降,之前做的一切都白費了。”
“可這會減輕歐羅巴對大楚的警惕之心。”
“大楚越虛弱,諸國越放心。”
“意大利是怎麼存活下來的,就是軟弱無能啊。”
“咱們這塊地方太爛了,沒有戰略縱深,一旦法德聯軍,攻克了阿爾卑斯山脈,米蘭就在兵鋒之下。”
“城池修得再堅固也沒用。”
“關鍵是,咱們在歐羅巴勢單力孤。”
“現在奧斯曼都不跟咱們玩了,得把奧斯曼拖下水,讓奧斯曼當歐羅巴的靶子,咱們趁機占便宜,才是最好的。”
劉大夏把局勢看得特彆透徹。
“孤不想乞降,說中策!”朱見深用了孤,說明自己很生氣。
就差一點,他就能從大明封國,變成大楚了。
如果能乾翻西班牙,他說不定就能得到皇帝的恩許,讓他升格為楚皇。
彆低估皇帝的胸襟,朱見深是清清楚楚的知道,皇帝不在乎這些稱號,在乎的是,土地上的肉,要爛在明人這口鍋裡。
劉大夏歎息一口氣:“中策微臣已經說了。”
“下策呢?”朱見深沒耐心。
“下策就是,假裝談判,背地裡接觸英國,說動葡萄牙,策反荷蘭……但這樣會……”
後話沒等他說完,朱見深就擺擺手:“孤就決定這樣做!”
劉大夏看著野心勃勃的朱見深,終究化作歎息。
這樣的話,大楚會連年戰亂的。
歐羅巴會用同樣的辦法,去除掉大楚這顆膿包,到時候倒黴的還是自己。
可朱見深聽不進去了。
他已經派出使臣,尋求和談。
五國聯軍立刻心花怒放,原來大楚這幾年墮落了,軍備不修,軍勢不強。
意大利遺民想尋求複國。
西班牙卻不想做這種好人,他想從大楚得到更多的利益,直接開價1000萬戰爭賠款,吐出所有不屬於大楚的領土,全民皈依基教。
這三條都是大楚無法接受的。
朱見深壓根沒打算接受,偷偷和英國接觸,想把英國和葡萄牙拉入戰場裡來。
這幾年,英國和大楚關係極好,幾乎穿一條褲子。
英國借著大楚的東風,提前幾百年合並了愛爾蘭,無數愛爾蘭人被裝船賣去了大明。
本來愛爾蘭人在英國也是奴隸一樣的存在。
他們去大明,說不定日子比曆史上更好。
但好歸好,軍事方麵可不是一句好,就能直接出兵的。
英國的條件是,允許英國進入新地北美),跑馬圈地。
西葡帶回來的消息,大明正在往北美移民,移民規模巨大,所以英國也想上車。
問題是,英國沒有海圖,去不了啊。
北美的海圖,隻掌握在西班牙、葡萄牙和大明手裡,荷蘭正在走這一條路。
最好玩的是,西葡兩國從北美挖的銀子,都賤賣給大明。
以錢賣錢,他們乾脆運明元回國,西葡兩國富得流油,各國都喝不著一口湯,心裡都憋著火呢。
這條件真答應不了。
移民北美,是大明和夏國的事情,和楚國沒有關係。
朱見深還問過皇帝,皇帝對這件事諱莫如深,不允許其他封國往北美移民。
當時朱見深還以為,國內人口壓力巨大,後來才知道,這塊地方全是銀子!
他也垂涎啊,但沒有海圖啊。
此時,他有點明白了,當年繼藩的時候,皇帝把大明有的一切,都打包送給他,唯獨不給他壓幣廠的技術。
還說封國要統一用明元,不許單設貨幣。
顯然就是防備藩國掌握了壓幣技術,占據了北美這塊地盤,開始擺脫大明統治。
說來說去,皇帝還是不希望出現新皇。
朱見深讓英國換個條件。
英國其實不想挑戰西班牙霸主地位的。
他剛剛合並愛爾蘭,國內一堆爛事。
但大楚又是大英最好合作夥伴,重點是大楚有錢,從他身上挖出點好處來,大英是樂意做的。
雙方又換個條件,大楚支援英國2萬台縫紉機。
沒看錯,初代縫紉機在景泰四十一年時候研製成功,皇帝賞賜了封國幾台,允許他們仿製。
英國一口氣要2萬台,楚國也沒有。
但英國卻願意把荷蘭拖下水,背刺西班牙,一切按照劉大夏的構想發生。
幾天談判之後,英國負責把葡萄牙和荷蘭拖下水,組建五國聯軍,反殺西班牙。
景泰四十七年,楚西談判陷入僵局。
荷蘭艦隊背刺西班牙。
大楚宣布,組建楚、英、荷、葡、捷五國聯軍,然後五國派兵登陸西班牙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