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之公布的南遊記,寫的是華光大帝南征故事。
華光大帝,在民間也有一定粉絲群。
卻架不住百姓讀夠了北遊記,對南遊記已經免疫了,一樣的故事,過幾年還可能炒一炒冷飯,一起發布,純屬找不痛快了。
所以,東遊記、南遊記全部撲街。
divcass=”ntentadv”宮廷版小說,第一次撲街。
其實,細讀的話,這兩本書質量是不錯的,隻是同期著作太耀眼了,導致這兩部撲街。
皇帝要求治書局重寫東遊記和南遊記,四遊記不能撲街。
臨近年關,宮廷又公布西洋記。
寫的是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原版西洋記,被後世評為情節荒誕,文字平庸。
原因是,原版西洋記,是一本純爽文!
原書描寫永樂年間鄭和掛印,招兵西征,王景宏為其副手,共平服三十九國,一路斬妖除魔,懾服諸國事。
沒看錯,原時空讀者也喜歡看爽文,也夢想過大明把龍旗掛到世界去。
看原版覺得荒誕。
但景泰版絕不荒誕!
因為鄭和所去的國家,現在全是明土。
一本西洋記,對外征服型爽文,直接點燃年底圖書市場。
讓民間跟風西遊記的小說,全部黯然失色。
進一步坐實了太宗皇帝是真武大帝,派遣鄭和征服西洋,全文270萬字,全9冊,加上插圖,足有20冊。
詳細描述了鄭和下西洋路上的所有國家,詳細地貌,詳細國情,畢竟這些地方現在都是明土,他們的曆史,都在皇家藏書閣裡藏著呢。
這個世界上,最知道世界曆史的,隻有大明皇家。
西洋記,一本神魔誌怪小說,反倒和曆史掛鉤,完全出自史實,畢竟鄭和下西洋的曆史,最清楚的就是姓朱的。
星槎勝覽、瀛涯勝覽等等著作,都在皇家藏書閣裡。
整個下西洋的資料,能裝十個大殿,皇帝允許編纂西洋記的小說家們進去閱覽。
不止允許看資料,還讓他們去實地走訪。
反正都是大明疆土,隨便去,皇帝給報路費。
西洋記,明明是一本誌怪小說,活脫變成了一本考據史,並歌頌三寶太監,將三寶太監直接捧上神壇。
原版多寫道家,主角是張天師,但景泰版,剔除了張天師的存在,變成了永樂朝的名臣武將。
更加偏向於曆史,對於佛道名家也有涉及,但篇幅不多。
把鄭和下西洋的英雄們,全都書寫出來,借著誌怪小說的皮,讓天下人看到這一塊真正的曆史。
皇帝下旨,令鄭和入媽祖廟陪祀媽祖,封鄭和為鄭聖,保佑四海升平。
一本西洋記,帶火了全球旅行。
誰讓這些地盤都是大明的呢。
大明藩國,也抓住賺取流量的機會,按照西洋記描寫的場景建造,吸引遊客來消費。
皇帝出手,從來不會讓讀者失望。
治書局,已經成為金字招牌。
中秋剛過,治書局再出王炸,西遊後傳。
寫孫悟空棒打西方神的故事,取經變成了傳經,向西方傳經,一路傳到東歐。
文學性比不了西遊記,但卻象征著大明雄心。
盛世大王朝,不肯停止開拓的腳步。
有西遊記、西洋記珠玉在前,西遊後傳吃到了紅利,卻丟了口碑。
治書局也出撲街書了。
可真正細讀的人,會發現,西遊後傳,故事性比西遊記更好,文學性偏低,但絕對是本好書,隻是百姓審美疲勞了。
當誌怪小說遇到瓶頸。
反倒破案小說,迎來小高峰。
楊一清改狄公案,為神探狄仁傑,改包公案為神斷包龍圖,故事設定進行一部分修訂,多融入武俠元素。
賣了一波情懷。
然後,楊一清推出世界上第一部,武俠小說,三俠五義。
將公案小說,和俠義小說合流。
名場麵狸貓換太子、五鼠鬨東京、鍘龐昱、北俠除霸、打龍袍、血手印、鍘美案等等。
公案小說雖然火,但因為誌怪小說和曖昧文的衝擊,一直無法出圈。
楊一清隻能拿出王炸。
這個大綱,也是皇帝給的。
當時公案小說能否發表問題,朝堂上爭論不休時,皇帝讓他楊一清主持彙編三俠五義。
全書一共170萬字,彙聚三俠五義、五鼠鬨東京、大破衝霄樓、七傑小五義、白眉大俠、龍虎風雲會。
整個故事十分完整。
如今武術,正值巔峰。
景泰三十五年,皇帝將武術納入教科書,要求天下學子,學習武術,強身健體。
武術聯賽,是年年辦。
不是表演,是實戰。
再加上大明不停對外開拓,民間尚武之風濃烈,武術,顯赫一時,學武的人比比皆是。
小說也有,形成三俠五義這麼龐大影響力的書,沒有。
三俠五義,一經發布,頓時引爆了人們心中的俠義之心。
武俠小說,開山鼻祖誕生。
從曆史,到誌怪,再到武俠,大明近兩年,製造了民間讀書熱。
民間本就尚學,這些精彩的小說湧現市場,在民間形成一個又一個風潮,最熱的就是讀書熱。
以前書店裡,多是工具書。
小說類彆有,古書多,現代書也有,好看的卻少。
隨著治書局連出王炸,小說堆滿了一個又一個書架,給書店帶來了龐大的流量,每天來買書、看書的人絡繹不絕。
書店開辟出一個讀書室,辦卡後,每日可以免費閱讀。
圖書館,則是免費觀看圖書。
現在,大街小巷人們討論的是漢武帝,是包公,是展昭,是孫悟空。
順便也帶動了漫畫產業鏈。
漫畫早在景泰八年的時候,就通行全國,但一直沒發展起來,隨著景泰五十八年的小說熱,連帶著引爆漫畫行業。
原來漫畫可以這樣畫啊。
這樣的漫畫真好看。
對於繪畫國手,畫漫畫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以前他們都不屑一顧,隨著皇帝重視,民間喜愛,發現這東西特彆賺錢,那麼這些國手就會親自下場,深入漫畫行業。
尤其是誌怪小說,對漫畫行業發展是無比巨大的。
緊接著的武俠,進一步助推漫畫行業。
同樣大受裨益的,還有戲劇、舞台劇,甚至體育聯賽都過來湊熱鬨,期待治書局出一本體育小說。
民間出現了圖文模式。
一些廣告詞,也不是乾巴巴的,而是用圖文生動表達,尤其是可愛風漫畫,引爆少女心。
看著商品銷量走高,漫畫得到進一步推動。
民間資本進入漫畫行業,助推漫畫發展。
以前皇帝強行推動漫畫行業發展,結果反響平平,如今資本看到漫畫的好處,紛紛湧入漫畫行業,助推漫畫發展。
皇帝也真金白銀支持了一波。
楊一清三俠五義之後。
又推出一本三俠劍。
掌握著治書局的官員,一看武俠熱,我們也能寫啊,這東西有啥難寫的,基本是一個月一本啊。
頓時,市場上出現大批武俠小說,好壞參半。
民間有很多盜版書商,打著治書局的名號,出版武俠小說。
武俠市場開始被衝爛了。
李東陽決定,把民間神話傳說白蛇傳拿出來。
他也壞,若叫白蛇傳反而看的人不多,改名叫白娘子傳奇,看看火不火就完了。
畢竟前麵有武媚娘傳奇,楊玉環傳奇,穆桂英傳奇,梁紅玉傳奇,隻要寫一個女人,你看看火不火就完了。
果然,武俠再多,俠義英雄再好看,也不如兒女情長啊。
一部改編自民間傳說的白娘子,頓時成了景泰五十九年年末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幾乎和孫悟空平齊了。
每一次爽文火,都會被李東陽一把火澆滅。
武俠剛火,李東陽一個白娘子,直接把武俠給乾沒了。
民間從業者都在罵李東陽,這就是個行業災星。
隻能期待治書局出王炸,治一治李東陽了。
可是,治書局都在忙碌編纂新書,存貨沒有了,沒法治他。
治書局治不了他。
景泰六十年開年,皇帝出手,濟公傳。
又是一部誌怪型小說。
也取材自民間傳說,這部書全文120萬字。
剛發布,就得到佛門一片好評,各大寺院,進行一次會談,對這本書進行擴編,擴編到了300萬字。
主要原因,白娘子傳奇,把和尚黑得夠嗆。
各地和尚,都有被百姓毆打的案子,百姓棄信情況已經出現了。
一部濟公傳,算是給和尚們正名了。
一時之間,這本書成為弘揚佛教的門麵。
佛教這樣的人物很多,各大高僧都參與寫小說,弘揚佛法不丟人,畢竟小說的傳唱度,遠比經書更廣。
可惜,效果遠遠不如濟公。
因為濟公的故事,民間百姓耳熟能詳,大家都知道的,說一些陌生名字,很難喚醒人的記憶。
所以,濟公傳火得一騎絕塵。
進一步看出民間喜歡的內容,除惡揚善,關注弱勢群體,扶危濟困,是亙古不變的主題。
本以為誌怪類小說市場疲軟。
一部濟公傳,看得出來,不是誌怪小說疲軟,而是距離百姓太遠的誌怪小說疲軟。
看幾部獵奇可以,長時間閱讀,會出現審美疲勞。
百姓更喜歡民間傳說故事,比如白娘子、濟公這樣耳熟能詳的故事,其實華光大帝,在民間也有很大市場。
奈何南遊記,撲得找不到北了。
而發現百姓喜歡的東西,故事不就來了嘛。
寫這種傳說故事,比曆史簡單太多了,治書局幾百個小說家,一個月就能成型,然後經過審核、遴選、刪改,最多三個月就能成書。
龍抬頭,皇帝一口氣放出來三個愛情故事。
誌怪版梁祝、孟薑女傳說和牛郎織女,三部短篇小說,在前人基礎上,進行二創。
這些都算是開放ip,鼓勵民間在基礎上創作。
皇帝讀完這些愛情小說,決定斥資建立一個誌怪故事樂園。
以梁祝、孟薑女、七仙女、崔鶯鶯、孫悟空、濟公等虛擬人物,建立類似於迪士尼樂園似公園。
皇帝打算,初期投入200萬,先在北京建一座樂園,賣門票賺錢,也是為了打造傳統文化產業園。
皇帝本打算推出元雜劇,在西廂記等雜居基礎上,進行推陳出新。
這幾年,教坊司推出了牡丹亭、拜月亭記、荊釵記等經典曲目,應該把這些東西,都搬上小說。
然後搬進產業園裡,進行文娛聯動。
皇帝打算,總投資在上億元,但初期投資200萬,先把框架搭起來,再吸引民間資本進入。
有迪士尼珠玉在前,傳統文化大ip憑什麼做不起來?
大明手握這麼多經典ip,樂園手到擒來。
迪士尼樂園坐起來的根源,是吸引兒童消費,並牢牢占據兒童市場,甚至在搞饑餓營銷。
要是每一次都能順利玩上,去過一次絕對沒人再想去第二次,你們各地公園的鬼屋,誰願意去第二次?
迪士尼,讓你排隊,排兩個小時玩十分鐘,伱就意猶未儘。
這就是饑餓營銷。
換到任何一個ip,都能做到一樣的火,所以玩的不是玩具,而是營銷。
皇帝喜歡小說。
各地方官員為了討好皇帝,也養了一群小說家,開了文學工作室,開始產出皇帝想要的小說。
在朝廷打造的大ip上進行二創,進行夢想聯動,實現全行業大文娛。
皇帝還支持,在弘揚民族文化的同時,推陳出新,創新發展文娛行業。
所以,楊一清在三俠五義、三俠劍爆火後,推出蜀山劍俠傳。
張敷華推出蜀山劍俠傳。
民間學者推出臥虎藏龍、鷹爪王、荒江女俠、十二金錢鏢、七殺碑等等。
這幾部爆火。
張敷華又推出蜀山劍俠之長眉大俠,蜀山劍俠之峨眉七矮,蜀山劍俠之三英二雲,蜀山劍俠之四大弟子等小說。
蜀山劍俠傳在民間爆火。
臥虎藏龍也不差,這個沒有官方背景的小說家,一書成名,並連續創造多部無暇小說。
武俠的火,讓從業者眼前一亮。
大曆史我們寫不了,武俠隨便寫啊。
一時之間,各種武俠小說,充斥出版社、報刊。
朝廷鼓勵圖書出版,所以各大出版社,不設限製,隻要不賠本,就敢出版。
為了促進出版業發展,皇帝邀請各大圖書館,對市麵上的書籍,必須收藏。
就是說,市麵上出版一本書,收藏一本書。
肯定有渾水摸魚的。
卻最大程度促進出版業的發展,鼓勵民間創作,中樞願意負擔這個成本。
但是,出版社全是私企,國企有,出版的隻是治書局的書籍而已,對外並不出版。
私企是要權衡利弊,考慮能否賺錢的。
當然了,肯定有私企專門來鑽空子,但是,大明有權力清算後賬的,大明法律沒有追溯期這一說,隻要你犯罪了,永遠都在追溯期內,你死了,兒子接著,兒子死了,孫子接著。
武俠小說層出不窮,卻沒撈出幾本精品。
誕生了江湖奇俠傳,劍嘯江湖,俠義英雄等名篇。
質量確實不錯,但還入不了皇帝的眼。
獻禮端午節,宮中公布陸小鳳傳奇係列,共分八冊,金鵬王朝、繡花大盜、決戰紫禁之巔、銀鉤賭坊、幽靈山莊、鳳舞九天、劍神一笑。
其實這部書,皇帝也不滿意。
宮中小說家文學性高,故事情節精彩,江湖氣卻沒有,換了很多作者,都寫不出古龍的味道來。
故事比原作精彩,就是沒味道。
皇帝要求民間二創,允許進行整理重寫,擇優錄選。
書迷都懵了,寫的這麼好的小說,竟然還達不到皇帝的要求?
武俠風靡全國,民間產生了功夫熱、武俠熱、陸小鳳熱,將武俠和偵探結合到一起,陸小鳳是巔峰之作。
剛到月底,宮中又公布楚留香傳奇。
共分8冊,分彆是血海飄香、大沙漠、畫眉鳥、鬼戀俠情、蝙蝠傳奇、桃花傳奇、新月傳奇、午夜蘭花。
一部陸小鳳,一部楚留香,直接引起偵探武俠的潮流。
民間效仿者不知凡幾。
在原書上進行修訂的更多,皇帝挑出幾本滿意的,給這幾個作者署名,放在治書局出版社下出版。
楚留香傳奇也經過這些小說家的加工,成為景泰朝的經典。
海外的李承勳,剛讀到陸小鳳傳奇。
他手上的宋慈洗冤錄,立刻就不香了。
宋慈洗冤錄走的是老套路,和包公案、狄公案類似,缺乏新意,反而狄公案改成神探狄仁傑後,流量暴漲。
若現在把宋慈洗冤錄發出去,恐怕會撲到姥姥家。
李承勳絕對修改宋慈洗冤錄。
融入武俠元素。
神探狄仁傑裡還有一個李元芳呢,宋慈直接就變成李元芳和狄仁傑合體型人物,並以法醫為切入點。
他決定延緩發書時間,對宋慈洗冤錄大改。
本來作為獻禮端午節的禮物,隻能被迫推遲,他上疏給皇帝請罪。
楊一清受到陸小鳳和楚留香的啟發。
立刻推出神探狄仁傑2和神斷包龍圖2。
對李元芳和展昭的人設,進行深刻挖掘,融合武俠元素,從廟堂到江湖。
果然,民間很喜歡陸小鳳、楚留香的文風。
狄仁傑和包青天兩個ip,再現生機。
效仿者不計其數。
皇帝喜歡看小說,民間的小說無法讓皇帝滿意,皇帝就親自操刀來寫小說,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三年來,圖書市場爆炸。
都跟皇帝親自下場有直接關係,而民間文人發現皇帝愛小說,自然挖空心思的寫,造就了圖書盛世。
而引領潮流的,永遠是皇帝。
皇帝出版下一本小說,射雕英雄傳。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