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絕密,平黔之策!煤油燈,大明燧人之功!
五月初九。
貴州第一封奏報送入中樞。
項文曜黎平府第一站,以戰敗而告終。
之所以挑黎平府,因為在景泰八年末,黎平府發生了東苗之亂,景泰九年年中才徹底平定。
東苗十三番賊首乾把豬等僭稱偽號,攻劫黎平府、都勻府等地,項文曜及時平定,生擒乾把豬等及從賊六百二十人,斬首四千七百九十級,俘獲婦五千五百餘口。
乾把豬不是罵人的意思,這個人名中的“乾”,是苗語人名用字中“船”字的音譯。
中間的“把”字,是操惠水次方言的苗族慣用的尊稱用字,含義是“父親”,經常用作寨老的尊稱。
而“豬”,也是人名用字的音譯,含義是“祖鼓”。
本來是大捷。
但在景泰九年,將星閃爍的一年裡,連水漂都打不起來。
看看方瑛、王越、陳友的功勞,再看看陶成、李震、歐信、項忠的功勞。
關鍵項文曜還留下手尾,並未趁勢改土歸流,隻是平定叛亂而已,功勞差了一層,並未大書特書。
這次,故地重遊,再次攻打黎平府內的十三番。
結果铩羽而歸。
戰損數百人,但軍心震動,對征蠻之事心懷畏懼。
項文曜請罪的同時,請中樞催促陶成,快些入黔。
“去把閣部重臣請來。”
朱祁鈺放下奏報,又添了一句:“宣費璠覲見。”
並讓人把貴州的曆史找來。
貴州本夷地,一路諸城,四顧皆苗。
古羅施鬼國。
漢西南夷牂牁、武陵諸傍郡地。
元置八番、順元諸軍民宣慰使司,以羈縻之。
太祖既克陳友諒,兵威遠振,思南宣慰、思州宣撫率先歸附,即令以故官世守之,時至正二十五年也。
及洪武五年,貴州宣慰靄翠與宋蒙古歹及普定府女總管適爾等先後來歸,皆予以原官世襲。
貴州納入大明統治,自洪武三年開始,洪武五年,正式命名為貴州宣慰司,隸四川。
永樂十一年,思南、思州相仇殺,太宗始命以兵五萬執之,送京師。乃分其地為八府四州,設貴州布政使司,而以長官司七十五分隸焉,屬戶部。
貴州這個地方,從古至今,都是夷人的地方。
太祖皇帝中原奪鹿,建立大明,所以貴州的彝人、苗人入朝納貢,隻是設了宣慰司加以管製,並不實控。
到了永樂十一年,思南、思州土司互相仇殺,被太宗皇帝抓住機會,強勢將中原勢力深入貴州,大力推廣改土歸流。
這個思南、思州,說的就是貴州四大土司之一的思州田氏。
烏江,貫穿於思州之地。
思州之地,是湖南通往雲南的咽喉之地,如鎮遠一州,史稱“欲據滇楚,必占鎮遠;欲通雲貴,先守鎮遠”。
洪武末期到永樂初期,思南、思州二宣慰司又因為爭奪土地而結怨,相互仇殺。
永樂八年,思州宣慰使田琛聯結原為思南司宣慰副使、後改辰州知府的黃禧進攻思南,殺思南宣慰使田宗鼎之弟,並發其祖宗墳基,並戮其母屍。
田宗鼎於是到明朝上訴,於是太宗皇帝派率兵5萬剿滅思南土司。
之後,太宗又以田宗鼎縊殺親母為借口,廢除了思州宣慰司。
至此,田氏的思南、思州兩大宣慰司均宣告滅亡。
永樂十一年,正式設置貴州承宣布政司。
第二年,就將思州府、黎平府、新化府、石阡府,思南府、鎮遠府、銅仁府、烏羅府納入到了貴州省的範圍。
從永樂十一年至今,改土歸流緩慢且有序的進行,效果卓著。
去年貴州移入十萬漢民,和熟苗混居,並全黔蠲免一年稅賦,民間一片祥和……
正看得入神呢。
姚夔等官員從衙署而來,入殿行禮。
太監奉上涼茶,朝臣謝恩。
天氣太熱了,木製空調也派上用場。
“貴州第一戰敗了。”
朱祁鈺把密奏給百官看,其實內閣的奏報比皇帝早了幾個時辰,因為是小敗,沒必要揪著不放,也就沒提。
“陛下,項督撫去年擊垮乾把豬,在對苗戰爭中頗有經驗,不如您再多給他一段時間,以觀後效。”陳文立刻道。
朱祁鈺擺擺手:“小敗而已,算不得什麼。”
“朕收到奏報,就一直在看貴州的歸檔。”
“這貴州,從不屬於漢地呀,朕也是才知道呀。”
“以前總說兩京十三省,其實這十三省,卻有很多地方,不屬於漢地的。”
比如貴州、雲南、廣西、湖南、廣東和福建的大半,這些都不是漢地呀。
“陛下,我華夏精華,在於中原,在於江南,那些地方終究是邊陲貧瘠之地,而我朝開發循序漸進,相信不遠的未來,貴州就會如廣西一般,成為內地的。”
朱祁鈺看了眼陳文:“陳卿,您覺得朕打貴州之戰,為了什麼?”
陳文微微一愣。
其實,對於皇帝征伐土司,朝中大部分人是反對的,包括民間,範昇的聲音都不小。
犁平廣西一戰,看似戰果斐然。
卻沒細算過,皇帝在廣西,丟進去七百萬兩白銀,後續建設恐怕需要一千萬兩!兩千萬兩白銀!大明一年的財政!
兵卒戰損在十萬以上,而廣西土人死了近三十萬人!
一場戰爭,幾乎把廣西境內夷平,倒退五十年。
若非北方大肆建造房屋,中樞不許北方伐木,廣西就成了伐木之地,商業亨通。
不然廣西想恢複生機,起碼需要五十年的時間。
所以,太祖、太宗兵勢之強,也不曾武力征伐土司。
蓋因這是個燒錢的無底洞,純屬雞肋,到手了也是骨頭棒子,沒有肉。
“陛下想擴張漢人的生存空間,是拿土人之地為漢地,為後世子孫謀福。”
陳文憋了半天,說了句廢話。
“陳卿在雲南政績斐然,和雲南的土人、土官皆有交集。”
朱祁鈺道:“把你心中的想法說出來。”
“這是養心殿,不是奉天殿。”
“說對說錯都無妨,朕不會記恨你。”
“討論而已,說說。”
景泰八年,掃平廣西土司時,朝中眾誌成城,方才戰功累累。
而今,朝臣都覺得平定貴州,花費甚巨,不如不平,所以中樞懈怠,地方也不給力。
陳文放下茶盞,跪在地上:“陛下讓臣說,臣便說幾句真心話。”
“前年夷平廣西土司時,中樞皆認為,花不了多少錢,但近兩年錢財如流水般投入廣西。”
“而廣西天熱地窮,本身就是窮鄉僻壤。”
“陛下投入千萬銀財,廣西隻是發展起了伐木業,其他各業毫無進展,等到北方竣工,不需要木材時,廣西再無生計,屆時又打回原形。”
“同樣的千萬白銀,投入皖淮吳三省,回報億萬。”
“陛下之前想用廣西分擔人口壓力,可廣西土人出了山,導致廣西人口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您又蠲免稅賦,花大力氣改變百姓生活,中樞花錢如流水。”
“而新納入的廣西,並未給提供漢民的生存空間呀,甚至還不如原來土司治理的廣西。”
陳文有一句話沒說。
土司治理的廣西,是年年繳納稅賦的。
說白了,土司是一種包稅製,中樞任命土官,土官收當地稅收,然後給大明交錢。
和地方設糧長製沒有區彆,都是各管各的,中樞隻要稅賦即可。
皇帝將廣西變為直轄後,稅收收不上來,反而往裡麵搭錢。
現在財政寬裕,以後緊縮時候怎麼辦呢?
“姚卿,朕看你欲言又止,說吧。”朱祁鈺看向姚夔。
姚夔跪在地上:“老臣認為,陳侍郎所言甚是,土司之治有利有弊,其實利多弊少。”
歸根結底,就是錢的問題。
土司製,中樞年年能收到錢。
還不用投入那麼大,所以利大於弊。
“諸卿,誰還有想法?統統說出來。”
朝臣七嘴八舌,都在說犁平土司所耗甚巨,不如不打。
“朕問問諸卿,景泰八年的東苗之亂,乾把豬為什麼能造反啊?”
朱祁鈺自問自答:“歸根結底,就是乾把豬有錢有糧,他們的錢糧從何而來呀?”
“就是為中樞收稅,收來的呀!朝堂收到的是小頭,他拿的是大頭,所以富得流油。”
“土司有兵有錢有糧,不造反乾什麼?”
陳文立刻反駁:“陛下,不能這樣看問題,即便是內地,哪裡沒有造反的呀?這和是不是土司沒有關係!”
“好,就說湖廣的苗亂,一年多少宗?哪一天消停過!”
“中樞下旨,在漢蠻之地,建築城牆,用堡壘保護自己,結果還是年年造反,年年被攻殺。”
“怎麼鎮壓都鎮壓不過來,天天造反。”
“這在漢地可能嗎?”
“山東造反,彈指間就被灰飛煙滅,絕無再起的可能,不是嗎?”
朱祁鈺道:“廣西犁平一年多了,可有大型叛亂?”
陳文欲言又止:“陛下,那是您用錢吊著,等到伐木業倒閉了,廣西還會大亂。”
這是實話,人心不足,想徹底承平,必須可持續性發展。
得讓百姓永遠賺到錢。
同時,還得明天賺的比今天多,百姓才會不造反。
“陳卿看事情看得通透。”
“朕以為,百姓為何要造反呀?”
“歸根結底,是窮的呀。”
朱祁鈺道:“廣西蠻為何對大明有抵觸,因為他們怕被收稅。”
“人都是愚蠢的,給土司交稅就不叫交稅,給大明交稅,就等同於殺他們父母,不共戴天。”
“陳卿、姚卿,諸卿說的都對。”
“朕平定廣西,是筆賠本的買賣。”
“用這筆錢投入江南,回報億萬,但江南是朕的,廣西何嘗不是朕的土地呢?”
“我漢人開拓新地,從來都是被動的。”
“從戰國至隋唐,天下的重心一直都在關中。”
“直到關中土地沙化,被胡虜侵占,才漸漸南移,轉移到了中原地區。”
“也因為戰爭,晉祚南遷,才開發江南,在三國時期的江南如毒瘴之地,遍地是原始森林,難以生存。”
“直到南宋,經濟重心再一次南移,轉移到了江南,江南才成為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開發大西南,也是被動的,抗.日時一步步西移,才被迫開發了大西南。
“朕這次主動開發兩廣,開發西南,就是給後人,一個棲身之所。”
“的確,現在看是賠本,但放在千百年後呢,這是福澤萬代之事。”
“有道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朕願意做這個前人。”
朝臣聽出來了,皇帝的決心不可動搖。
從古至今,沒人願意做栽樹的那個前人,朕來做!
“陛下聖明。”朝臣叩拜。
“諸卿,邊永的信件爾等都看了吧?朕欲控製安南,必須實控雲貴,方能繼續南進。”
“麓川之戰,為何損兵折將,卻又無法徹底戰勝。”
“歸根結底,就是雲南非漢土!”
“換做在四川,試一試,大明天兵能滅多少個麓川小國?”
朝臣能說什麼?
“朕看項文曜的奏報說,軍將皆無戰心,諸卿可知為何?”朱祁鈺問。
陳文行禮道:“陛下,老臣以為原因有三:其一,本地軍將和蠻人有親屬關係;其二,貴州軍初練,畏戰怕戰,還需磨練;其三,軍將看不到打勝仗的好處。”
這話說得非常實在。
“朕的封賞還少嗎?就說那些廣西兵,多少兵卒都納了三四房妾室了?”朱祁鈺很鬱悶。
陳文卻道:“陛下,用命換的好處,不能有命拿沒命花呀,兵卒自然畏戰。”
朱祁鈺沉默不語。
朝臣對皇帝大肆封賞,很有不滿了。
認為如此封賞,不但不會激勵戰心,反而會讓勇士產生畏戰之心,錢太多了想逃回去享受,而不想把命丟在戰場上。
就是給兵卒太多了!
他們不敢打仗了,想回去享受去。
其實,從古傳到今的製度未必多好,但都行之有效。
結果被人一口氣砸掉,用新法取代舊法,等實行一些年後,發現舊法有舊法的不好,新法有新法的不好,甚至新法還不如舊法好,想改回去已經不可能了。
“陛下,此時降低封賞不是辦法。”
王複道:“咱們開源節流,不如讓兵卒把錢都花掉,沒了錢自然就想上戰場賣命了。”
在軍中開賭檔!
蒙軍為何作戰勇猛?
就是蒙古人有錢就花,不善理財,軍餉很快就花光了,不得不把腦袋掛褲腰帶上,去戰場上賣命。
可是,朱祁鈺已經禁賭了。
一直沒說話的馬文升卻道:“陛下,可否想過換個思路。”
“說。”
朝臣的眼光都看向馬文升。
“微臣以為,這批兵卒不行,可再換一批兵卒。”
馬文升緩緩吐出兩個字:“抽丁!”
抽丁之策,從古至今都在用。
對待那些剛剛征服的大型民族,征服之後,就抽他們的男丁,外出征戰,經年累月的將一個大民族變成小民族,再過些年,小民族就變成了漢族。
朱祁鈺編練一百多萬廣西兵,四處打仗都用廣西兵,導致廣西兵快速漢化,並快速變少。
“微臣有兩策,請陛下納之!”
馬文升恭聲道:“其一,清剿貴州蠻,可一手剿一手撫,中樞開出優惠政策,買通土司,招降蠻人。”
“其二,用廣西蠻攻殺貴州蠻,再用貴州蠻殺雲南蠻,再用雲南蠻,蕩平國外蠻。”
這是毒計啊。
韃清是怎麼控製蒙古的,抽丁、聯姻、黃教。
韃清皇帝表麵都信黃教,但滿人都不信,蒙古人一個個信邪性了,最後發現他們的韃清皇帝根本不信。
“陛下。”
“微臣以為,陛下可多多賜下爵位。”
“凡是願解散武裝的土司,賜下爵位,並賜予土地、住宅、銀錢,將他們之下百姓變為蠻兵。”
“再用蠻兵,征討其他土司,久而久之,形成貴州軍,再用貴州軍去犁平雲南。”
馬文升解釋道:“在貴州軍夾雜著廣西軍,如此才不會叛亂。”
養心殿裡靜悄悄一片。
馬文升最狠之處,把爵位變得不值錢了。
“陛下可賜流爵,沒必要賜世爵。”
馬文升擔心皇帝誤會他:“而歸降的土官,則舉族遷入城中,其家資大明分文不取。”
賜流爵也不行,軍功封爵,是太祖祖製。
朱祁鈺發覺,祖宗的政策是多麼的明智,看透人心之舉,他這樣改來改去的,怕是最後還要改回去。
改了一圈,發現最蠢的是自己。
陳文開口:“陛下,馬寺卿此計甚可,爵位不可輕授,可賜一批特殊爵位,和國朝爵位區分開來。”
這些文臣,無時無刻不想將勳貴踩在腳下。
土官幾乎完全漢化,他們也讀經義,也參加科舉,怎麼可能不知道爵位什麼呢!
要賜,就得賜真的。
做不了假。
“陛下,老臣認為可設一個爵位,給所有歸降的土官,都賜這個爵位。”
姚夔話沒說完,朱祁鈺敲敲案幾,寒聲道:“爵位不可輕授,不容更改。”
大明爵位值錢,在於少,在於世襲。
這是塊金字招牌,不能隨便拆下來。
“陛下,那就多賜武官,如何?”陳文道。
朱祁鈺捏著鼻子:“可以!”
武官也是世襲的。
“按照土官的官位大小,官升三級,賜下武官職位。”
大不了財政多一筆開支,等到雲貴平定,再行革除即可。
“馬文升,將伱的策略寫下來,讓閣臣核對後,送去貴州,按你之法行事。”
朱祁鈺道:“再加一條,主動投降的土人,終身免稅!”
“什麼?”
朝臣瞬間炸開了。
“陛下呀,那我們犁平貴州,有什麼好處呢?”姚夔急了。
耿九疇跪在地上:“請陛下三思,若貴州不收稅,廣西收不收呢?湖南收不收呢?湖北收不收呢?世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要行便統一行事,不可分出你我。”
他翻個白眼,皇帝典型的一碗水端不平。
都是明人,憑什麼漢人少,夷人多呢?憑什麼!
“再說了,那些土人怎麼會相信中樞的話呢?”白圭一針見血。
土人最恨的就是大明。
大明在土人那裡,可沒有半分信用。
皇帝典型的熱臉貼冷屁股。
“朕以為免稅,能讓土人快速歸化。”朱祁鈺急著蕩平貴州。
“陛下呀,正如您所說,百姓是窮怕了,隻要您能讓貴州蠻賺到錢財,他們自然就歸化了,急不得的。”姚夔回稟。
“罷了,不提稅了。”
朱祁鈺問:“誰還有平黔之建議?”
朝臣鬆了口氣,皇帝的彆出心裁,有時候是驚喜,有時候是驚嚇啊。
耿九疇輕笑道:“咱們和土司打交道幾百年了,土司了解咱們,咱們也了解土司。”
“隻要廣西兵趕到黎平府,項督撫收買熟苗,熟苗領路,黎平府旦夕可平。”
“難的是播州楊氏,水西安氏、水東宋氏,這三大土司,掌地四千裡,擁兵幾十萬,又占據地利優勢,平定極難。”
這話說到點上了。
貴州有一千多個土司,掌控生地四千裡。
黎平府屬於思州之地,已經在永樂十一年拿下來了,納入漢治幾十年,尚且難以徹底蕩平,可見平定其他三大土司的難度。
“接著說。”
耿九疇道:“微臣以為,以都勻府為界,先蕩平東麵各府內的土司勢力……”
沒等耿九疇說完,白圭卻道:“微臣以為,應該先打最難打的播州楊氏!”
“先拿下最難的地方,再徐徐圖謀其他。”
“那古思州之地,已經在大明治下,土司內亂不過癬疥之患,若我軍先蕩平此地,必然打草驚蛇,其三大土司一定會有所警覺,屆時想偷城,可就不容易了。”
白圭的見解是,先打最難的。
以免打草驚蛇,所耗甚重。
“廣西兵還未到貴州,對貴州地理環境、氣候因素尚且不了解,如何打仗?”
divcass=”ntentadv”耿九疇辯解道:“當先易後難,以國朝之力,蕩平播州、水西、水東三大土司,不過早晚的事。”
“而且……”
耿九疇磕頭道:“廣西蠻,真會那麼老實嗎?”
“不如憑此一戰,一箭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