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清理貴州,共管吐魯番_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293章 清理貴州,共管吐魯番

第293章 清理貴州,共管吐魯番(1 / 2)

第293章清理貴州,共管吐魯番

嘉峪關外。

張燈結彩的關城上,出現一股騎兵,用火器攻城。

好在,陳友提前做好防範,守城的兵卒回擊火銃,才壓住敵軍攻城。

西北天寒地凍的,騎馬的吐魯番騎兵也不好受。

至於哈密,等來年開春收複哈密時,估計已經千裡無人煙了吧。

雖在過年,陳友卻在讀書,把關於西域的曆史、傳記,凡是有記載的東西,全都找來研讀。

想吞並西域,主要難度有三個:其一,語言難關,西域諸國雖被東察合台汗國統治,但語言並未統一;

其二,宗.教問題,信仰伊教的居多,還有黃教、佛教、本地教派的,而同一派內還有很多分支,宗.教爭端非常大。

其三,地理環境惡劣,西域已經不是大唐時代的富庶之地了,被蒙古人放牧幾百年後,土地嚴重退化、沙化,是否還能種地,已經是未知數了。

陳友幽幽一歎,將問題記在紙上,然後在書籍裡尋找答案。

寇深回到了蘭州,雖然入冬,整個甘肅還需正常運轉,大小事務纏身。

甘肅版圖正式確立,但中樞還沒派來布政使、巡按使等等官員,還是原陝西的官員支撐著涼雲二省。

以前甘肅貧瘠,也沒多少人,但今年移進來不少人,應該建省了。

景泰十年,大年初二。

吏部侍郎陳文啟奏,甘肅、寧夏、熱河設置行政班底。

三省已經有了生機,理應建立完善的行政班底了。

朝臣討論一番。

最後決定,啟用軒輗為甘肅布政使,王璽依舊擔任甘肅總兵,都察院禦史王震擔任巡按使,侍講學士黃諫擔任按察使。

原傑升為寧夏督撫,禮部右侍郎李紹擔任寧夏布政使,翰林院徐秘出京擔任按察使,都察院劉文擔任巡按使,寧夏不設總兵,又諸君共管。

白圭很舍不得李紹。

李紹可是位能臣,禮部改革,他出了大力。

這次外放出去擔任布政使。

回來就要入閣了。

欽天監已經組建完畢,征召的都是民間擅長曆法的人才。

景泰十年大年初二,欽天監舉行盛大儀式,正式開始編纂新曆法,皇帝賜名景泰曆。

以糾正舊曆誤差,修改錯誤曆法,並重新測算日躔推算太陽位置)、恒星恒星位置數據)、月離推算月亮位置)、日月交會日月食推算)、五緯星五大行星運動情況)、五星交會五大行星的相對位置變化)。

並概述數學,以天文數學為基本,重新推導新數學,並統籌編纂所有數數書籍,編纂數學大典。

皇帝要求改變時辰製,采用更詳細的時間劃分方式,並精確計算時間。

預計十年後,就能啟用新的景泰曆了。

而今年年內,就能重新劃分時間,精確計時了。

眨眼間,正月就過去了,二月二運動會舉辦完畢,新年就過去了。

各部投入繁重的工作中。

來自廣州的西夷物件,送入了宮中,擺在養心殿外。

朱祁鈺出去看個新鮮。

邊鏞和西洋貨物一起回來的,帶回來厚厚的旅行日記,呈報上來。

“汝父身體如何?”朱祁鈺一邊看西洋物件,一邊問。

“回陛下,家父身體尚可,他停留在暹羅王都大城,正在等待您的聖旨。”

“先不著急回來,在暹羅好好看看,暹羅號稱中南第一強國,讓邊永看看,到底強到什麼地步。”

朱祁鈺讓邊鏞起來:“聽說年富收你做了弟子?”

“年師不嫌微臣愚鈍,願意教導微臣,微臣不勝感激。”邊鏞又跪下。

朱祁鈺讓人拿起來一把琴:“誰會演奏?”

又碰上去年同樣的問題了,東西拿回來了,沒人會玩啊。

這是把鐵絲琴,琴音鏗鏘有力。

“起來說話。”

朱祁鈺對邊鏞道:“年富非常有本事,你能學到一二,就足夠你受益終身了。”

“年富對門人要求可不低,伱能入年富的眼界,說明你本身也是有能力的。”

朱祁鈺撥弄幾下,聲音刺耳難聽。

“朕不會看錯人的,你是個有能力的。”

朱祁鈺把鐵絲琴交給邊鏞:“用著試試。”

邊鏞也不會玩啊,他不擅長音律。

便交給擅長音律的太監。

“薛瑄給朕上的密奏,對你大肆誇讚,你能得年富、薛瑄的重視,說明朕沒看錯人呀。”

“微臣不敢擔陛下誇讚。”邊鏞又磕頭行禮。

“你親自去了安南,你看安南局勢如何?”朱祁鈺邊玩邊問。

“陛下。”

邊鏞娓娓道來:“微臣在安南雖走馬觀花,卻看出安南局勢之詭譎……”

他認為,安南局勢不在於安南王,而在權臣。

權臣控製軍隊、控製地方,安南王雖說是王,實則是傀儡。

安南王和權臣鬥,爭的就是個大義。

一旦權臣翻臉了,大義是最沒用的東西,安南王蹦躂不久了。

“你預計,安南國何時能安穩下來?”朱祁鈺問。

“微臣猜測,今年雨季之前,必出結果,安南王必敗,屆時換上一個小王上,權臣徹底掌權。”

邊鏞的想法,和方瑛上的密奏差不多。

朱祁鈺放下手裡的玩意兒,進了養心殿,邊鏞跟在身後。

“邊鏞,朕已經組建了兩支使團,一支出使暹羅,一支出使身毒,朕想派你,出使安南,可敢去?”

邊鏞微微訝異,他論能力遠不如其父,而安南局勢混亂,他這個時候進去,大明未必能撈到好處呀。

“等雨季之後出使。”

朱祁鈺道:“安南的局勢,必須時時刻刻被掌握著,而你父親還有重要任務在身,一時半會回不來。”

“朕欲將重任,壓在你身上,可敢去?”

邊鏞跪伏在地:“陛下有命,微臣願赴湯蹈火。”

“不至於,沒有危險,隻是正常出使罷了。”

朱祁鈺斟酌道:“安南新王,朕欲遣使敕封王位,你就是使臣。”

邊鏞明白了皇帝的深意,這是讓安南繼續亂起來。

皇帝剛封新王,結果新王已經死了,你們讓皇帝怎麼下場?

“陛下,安南繁華之地,已被大明一口吞下,憑借其南方之力,根本擋不住天兵,隻要我大明控製安南北部,吞並南部,也就幾個月的事情!”

邊鏞想說,何必多此一舉呢?

看看安南地圖就知道,為什麼隻有沿海的一條,因為隻有這一帶是平原,往西就是山脈了,安南人是會選地的。

“安南已經吞並了占城,朕吞並了安南,總不能讓占城王撿便宜吧?”

“南下一戰,要全部吞下!”

“一直打到海洋的儘頭!”

朱祁鈺認真道:“你先去安南,再去占城,和占城王商量內附,朕會賜給他個爵位。”

“若他答應,朕就納他一女為妃。”

邊鏞瞪圓眼睛:“陛下,那蠻夷小王,如何當得了天朝帝王的國丈?”

“屁個國丈,來了大明,朕讓他哪天死,他就哪天死,當什麼國丈,挑個小的,容易控製的,養著吧。”

朱祁鈺在朝臣麵前十分坦蕩,邊鏞都習慣了。

“陛下聖明。”邊鏞也是這樣想的。

就怕到時候皇帝和占城婦人有了感情,恩賞人家。

想想也不可能,占城國哪有什麼美人?

朱祁鈺笑道:“你父親說,身毒已經沒有了佛教。”

“那麼佛門大宗,就是大明了。”

“朕欲派遣使臣,收集身毒佛教遺物,全部移送進入大明。”

“而安南、占城、暹羅、老撾等地多是信佛,想朝拜佛祖,隻能來大明了。”

“大明不止是他們的宗主國,更是他們朝聖之地,所以大明收降他們,是佛祖賜恩。”

“朕還要派使臣去烏斯贜,問問他們,願不願意去安南傳教啊?”

邊鏞磕頭:“微臣願意出使安南。”

朱祁鈺對他很滿意:“回去休整休整,好好陪陪家人,九月就出發。”

正說安南呢。

陶成剛離開瀘江,瀘江西岸的土司就造反了。

這地形全是山,山裡是茂密的樹林,當地人進去都會走丟,陶成試過放火燒山,效果微乎其微。

這一代是熱帶雨林,以古代的技術放火燒山,就算沒有雨水,順利燒山了,沒過幾天就有新樹長出來,然後進去的明軍就會迷路,還不如不燒。

最關鍵的是,熱帶雨林經常下雨,空氣潮濕,火剛燃起來就會熄滅,根本無法燒山。

陶成乘船過去,那邊的土人就往山裡跑,陶成走了,他們就過河到對岸來搶東西。

陶成收複安南城池,沒有什麼難度。

反而這些土人,把他搞得很鬱悶,並且損失慘重,僅千官兵死於非命。

陶成隻能派使者進去勸降。

結果土人把使者給殺了,反正就是不投降。

陶成不得不駐紮在瀘江岸邊,對岸的土人才消停。

打不著,懷柔也不行。

陶成寫信給廖莊求助,廖莊讀書多,幫忙出出主意。

廖莊代替夏塤,駐守鴻基,鴻基已經改名,改為鴻州。

廖莊來到交趾近一年時間了,了解了交趾的一年秋冬。

年前的時候生了一場重病,他以為自己交代在這了,幸好熬過來了,但他手中的兵卒,病死了幾百人,造成很大恐慌。

關鍵鴻州,是安南人養熟了的地方呀,那些沒養熟的地方,一隻蚊子、一根草都可能要了一個人的命啊。

征服這偌大的中南,難的不是打仗,而是自然環境。

“不鏟除了這些樹木,就永遠無法控製瀘江以西的。”

廣西被漢治幾千年了,經過兩千年的人民一刀一斧的劈砍,才變得宜居。

可瀘江以西的地區則不一樣,這些都不是土司,都是野人呢。

“隻能以利誘之!懷柔,同化,百年功成!”

廖莊給陶成寫信,借用安南統治地方的經驗,隻劃入省內,卻允許其內治。

說來說去,就是沒辦法。

憑借這個時代的生產力,根本沒辦法逾越熱帶雨林,也不可能控製熱帶雨林。

廖莊將難題送給夏塤。

夏塤正在打通馳道,已經快修到鴻州了。

奴隸就是好用。

夏塤收到信件,輕輕一笑:“在沿岸設置棱堡,建立墩台,隻要野人不出山,就當其不存在,若出山,便射殺之!”

“同時,和野人互通貿易,收購木料!”

“咱們不燒山,用錢用東西,讓野人把漫山遍野的樹木給砍光了!”

“這些土地,自然就是咱們的了。”

“並且建立友好聯係,建立土官製度,土司而已,咱們一邊剿一邊建,不矛盾。”

夏塤倒是樂觀。

但那麼大片的熱帶雨林,估計需要二百年,才能砍光。

那時候,早就改土歸流了。

先把富庶的地方占領即可。

改土歸流,大明輕車熟路,老有經驗了,在湘西、貴州還修建了城牆,區分土漢,防範土人造反等等。

陶成收到信件,也不往瀘江以西去了,沿著河畔修建棱堡,並寫信給方瑛,請求調遣重炮。

夏塤將難題寫成奏章,送入中樞。

此時,京師草長鶯飛,又到了春天。

“陶成不善政治,調派廖莊,進入錦江府,擔任錦江府知府,兼任錦江府總兵。”

朱祁鈺也讚同夏塤的策略。

費璠已經發現了石油,聽他的授意,熬製石油,看看不能熬出汽油來,用汽油燒毀熱帶雨林,會不會更輕鬆一點?

當然了,肯定沒用。

“調陶成去貴州南三府,擔任貴州參將。”

“傳旨項文曜、李匡,朕不想看到國中之國了。”

該清洗貴州了。

貴州土司,應該成為過去時了。

聖旨送到貴州南三府。

李匡一邊安置移民,一邊練兵,並已經將三府馳道修建完成,打通了通往廣西、湖南、貴州的道路。

李匡手上約有萬餘兵卒,都是他一手集訓的。

陶成收到聖旨,已經三月了。

跑到朱雀關方瑛處解任,並率領五萬兵卒,乘坐船支,趕往貴州。

項文曜、李匡都在等陶成的到來。

貴州土司勢力龐大,憑借他們手裡的兵卒,難以剿撫,陶成是名將,手上的都是廣西兵,極擅長山地戰。

陶成手中有五萬兵卒,加上他們手中的三萬多,再從四川借兩萬兵,合計十萬兵,清洗貴州。

三月初,肅州。

陳友兵出肅州衛,在玉門關碰到滿速兒騎兵,互相打了一場,不相上下。

一路驅趕,和吐魯番騎兵打了十幾場,把吐魯番騎兵,驅趕出了哈密。

隨後,陳友兵分三路,再次收複哈密。

哈密被明軍蹂躪,又餓了一個冬天,已經不剩多少人了,陳友順勢收攏城池。

而從廣西運來的木頭,已經大批大批運進了肅州衛,這次收複哈密後,大明就徹底控製哈密,不再退走了。

陳友手中的騎兵,則在哈密分地、分奴隸,成為新哈密人。

雖沒用軍功分地的辦法。

但還是多給賞賜,並鼓勵兵卒多多娶哈密婦人,尤其帶著孩子的婦人最吃香。

因為孩子也給分地,按照人口,不分男女的分地。

兵卒的好處是優先分地,挑富庶的先分給他們。

同時,中樞下旨,他們征戰十年後,則可解甲歸田,其子嗣可入武學學習,當兵、科舉自選。

不再使用軍戶製。

如此來激發兵卒的好戰性。

中樞在哈密第一座建築,竟然是寺廟。

遍地都建了寺廟和道觀,還有文宮武館,再現尚武之風。

四月中旬,陳友駐紮在哈密城,帶著充足的肉乾,率領兩萬騎兵,兵出哈密,直撲吐魯番。

從哈密到吐魯番,人煙荒涼,人跡罕至。

一個冬天,不知多少吐魯番人餓死。

今年明軍再來,滿速兒做好了準備,堅壁清野,老實守城,等你明軍撤了,我滿速兒就去襲擾你大明,反正誰都彆想好。

見識到堅壁清野之後,陳友自知不敵,竟然派遣使者,和滿速兒商談。

“你說什麼?”

聞聽使者說完,滿速兒拍案而起:“你大明是得了失心瘋了吧?竟讓強大的蒙古汗國,割地賠款?你不怕我剁了你的腦袋嗎?”

大帳中蒙古軍將全都怒不可遏。

使臣一身文人衣袍,不卑不亢的行禮:“在下區區秀才而已,在大明如在下這般的秀才,有數十萬,您殺在下一個人,卻會引來天兵攻伐,您可自行考量。”

這秀才竟然擺出一副引頸就戮的樣子。

滿速兒真想把他推出去砍了。

“王子閣下!”

“哈密本是我大明屬國,受我大明庇護。”

“而你吐魯番,卻在屬國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如今哈密殘破不堪,我大明代替屬國出頭,何錯之有?”

這秀才擲地有聲。

這番話說得夠不要臉。

“明使,你是否記性有問題?”

“屠戮哈密的,明明是你明軍才是呀,何曾變成我東察合台汗國了呢?”滿速兒質問。

“王子閣下,您說的是我大明與哈密一戰,而在下說的,卻是去年十一月至今,您吐魯番在哈密所做的惡事,罄竹難書。”

滿速兒皺眉:“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哼。”

“按照你的邏輯,哈密亦屬東察合台屬國,我汗國教訓不恭順的屬國,何錯之有?”

這秀才嗤笑:“王子閣下既然說不恭順,可據在下所知,哈密對東察合台汗國畢恭畢敬,並無不恭順之處,您為何要攻伐哈密百姓呢?”

“恭不恭順我知道,你知道嗎?”

滿速兒問:“我問你,你大明為什麼要攻伐呢?”

“全因哈密助長瓦剌,攻打大明,大明懲罰他,理所當然。”

秀才反問:“王子閣下您呢?”

“我!”

滿速兒想抽死他:“好了,你大明的條件,本王不會答應的!”

“王子閣下是否需要再考慮考慮?”秀才問。

“不考慮,他陳友有本事,就進吐魯番來打我們!”滿速兒生悶氣,看看陳友開出的條件。

竟讓東察合台汗國割讓吐魯番之地,並給大明一百萬兩銀子做賠償。

蒙古人沒有割地賠款的傳統。

“吐魯番堅固無比,我大明一時半會也拿他沒辦法。”


最新小说: 病嬌邪醫 生活不易,紅龍賣藝? 王者對弈 修仙種田:求仙子賜葉 網遊:開局無限藍,我成神級法師 穿書成女配:隻為泡男二 陶家傳 轉職神廚,隨身斬仙飛刀很合理吧? 重生之我在樹人傳小說 最後一個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