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_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1 / 2)

第303章鯨吞安南之戰

朱英猛地瞪圓眼睛,匍匐在地:“陛下,您毀了士紳,要用什麼階層替代士紳呢?”

想毀掉任何東西,都需要替代品,否則社會就會動亂。

朱英知道這話會觸怒皇帝,但還是要說:“天下士紳中,縱有不法之徒,但更多的人在支持您呀陛下,江南是大明財稅重地,江南士紳可否說個不字?”

“陛下在江南大開殺戒,可有江南士紳反對過陛下?”

“士紳雖有局限性,但它是最忠心的!”

“因為士紳無法造反,完全沒能力造反!”

“這幾年,您大肆鼓勵軍功貴族的出現,想用軍功貴族製衡文官集團。”

“可是陛下呀,南北朝之亂是從何而來的呀?那唐末五代,戰亂何其恐怖呀!”

“以文製武,才是長治久安之策啊。”

朱英使勁磕頭:“臣出自士紳,最懂士紳,士紳是貪是占,但不會動搖陛下的統治呀!”

“文官掌權,不會換皇帝,但武將掌權,一定會換皇帝的!”

朱英泣不成聲:“陛下,臣是您的忠犬,臣的榮辱富貴皆在您的身上,臣不會害您的!”

這是第一次,有人反對皇帝蕩清士紳階層。

朱祁鈺陰著臉看著他。

“陛下呀,臣不敢騙您,也不會害您!”

“那些攛掇陛下和士紳作對的人,是真的想害您呀!”

“大明的根子,是士紳!”

“您毀了根子,等於毀了國祚呀,以後誰會支持您呀!”

馮孝在旁咳嗽,示意朱英彆說了。

“讓他說。”朱祁鈺瞥了眼馮孝。

支持。

皇帝也需要大部分人支持,皇位才能坐得安穩。

朱祁鈺一直都對士紳報以恨意,想用軍功階層和市民階層取代士紳階層。

可是,這兩個階層,真的會支持皇帝嗎?

而且,他們的支持力度在哪裡?能讓皇帝坐穩皇位嗎?

這個問題,朱祁鈺一直很少想,朱英戳破了這層窗戶紙。

朱英則重重磕頭:“陛下,臣知道您的想法,您想讓國家昌盛,讓國祚綿長。”

“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國運竊奪者,士紳。”

“就想到鏟除士紳,讓天下百姓變成小地主。”

“可是呀陛下,誰都能鏟除士紳,唯獨您不行!”

朱英真的豁出去了。

“您是皇帝,士紳擁護的是正統!是大明!是皇帝!維護的是您呀!”

“臣說一句僭越的話,土木堡之變後,朝中無帝,為何朝臣會迎您繼位?”

“因為朝中所有官員,都是士紳!他們維護您,就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呀!”

“真正擁護天下正朔的是,是士紳啊!最怕天下大亂的是,同樣是士紳啊!真正維護皇帝的,是士紳啊!”

“您口中的貧寒百姓,他們會支持您嗎?”

“臣在山東,天天和百姓打交道,知道百姓天生有軟弱性,他們隻會委曲求全,哪怕知道您對他們好,可您有什麼事情,他們能幫著您解決問題嗎?”

“不能呀!”

“甚至,您想征其為兵,也要給足好處,否則他們偷奸耍滑,不會為您賣命的!”

“您就算掏心挖肺的對百姓好,他們也會把這些當成理所當然,他們不會念著您的好,反而隻會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盯著自己的飯碗!這才是人心啊!”

“反而,您稍微加稅,他們就會唾罵您、惱恨您。”

“百姓軟弱、唯利是圖、偷奸耍滑,不值得您為他們做這些啊!”

“陛下呀,臣知道您的心思,可您沒和那些升鬥小民打過交道,您見過他們,就會知道有多失望了!”

“這些人是靠不住的!”

“您不給他們利益,他們就不會支持您的!”

“就算支持您,又有什麼用呀?他們不掌握生產資料,也不掌握社會話語權,如何支持您呀?”

“若給利益,他們就會變成新的士紳!”

“陛下,今天士紳的祖上,難道不也是百姓嗎?無非是因緣際會,得了機會而已!”

“這個世界上,剝削和壓迫是永遠存在的,不會因您而改變的!”

朱英淚如雨下:“陛下,軍功階層靠不住,農民階層更靠不住啊!”

“您能靠的,隻有士紳呀陛下!”

朱祁鈺目光陰冷:“那你想說,彆讓朕折騰了?”

“不!”

“臣絕非勸諫陛下,而是希望臣的一片丹心,能讓陛下看清事實!”

“您可以處置士紳,但絕不能蕩平士紳啊!”

“士紳,才是您掌控天下的基石!”

“您不能自毀根基呀陛下!”

朱英這番話真的振聾發聵。

朱祁鈺一直沒想過這個問題,他一直在扶持軍功階層,並想打破士紳,將天下農民變成小地主階級。

這樣一來,就能得到短暫的公平。

起碼能得二十年公平。

但是,朱英這番話說得讓他難以自製,朕一直以來做錯了?

“朕的根基,是士紳?”這個論調,讓朱祁鈺很難接受。

竊奪國運的人,就是士紳啊。

他們什麼時候成為王朝的根基了呢?成為皇帝掌控天下的基石了呢?

“陛下,滿朝臣子,出自哪裡?”

“地方的糧長、吏員,出自哪裡?”

“大明靠誰在掌控基層?”

“甚至,大明的稅收,掌握在誰的手裡呀?陛下!”

朱英哭泣道:“陛下想整飭士紳,可以!陛下想改造士紳,也可以!”

“但絕對不能蕩平士紳!”

“就算要蕩平士紳,也要考慮好,用何人來收稅?用何人來掌控基層?”

“而且,還要做好基層混亂的準備。”

“臣最擔心的,就是基層亂了,一旦士紳被鏟除,整個社會基層就徹底亂了,屆時陛下有強兵,難道能將六千萬國民殺光嗎?再來一次靖難嗎?”

朱英叩首:“臣雖不在中樞,但慫恿陛下殺戮士紳之人,必是叛臣,請陛下誅之!”

士紳,竟這麼重要嗎?

朱祁鈺也考慮過,從士紳家族裡拿出來的銀子,足夠大明運轉十年了,到時候再重組基層架構而已。

但朱英說的一句話,讓他束手束腳。

士紳掌控著大明帝國的基層,一旦皇帝動手,士紳不會坐以待斃,必然遍地烽煙,重新蕩平一次,大明還剩下幾分元氣了?

這是個死結啊。

朱祁鈺很無奈地坐在椅子上。

朱英磕頭時間很長,發現皇帝沒有聲響,心裡微微鬆了口氣,皇帝聽進去了。

“先起來。”

皇帝聲音傳來,朱英長吐口氣,活下來了!

彆以為朱英傻,他要去交趾擔任一屆督撫,交趾距離京師多遠?恐怕要三四年時間見不到皇帝了。

如何能做到簡在帝心?

必須得拿出不一樣的看法,讓皇帝牢牢記住他朱英。

而想在地方做事,必須要有皇帝的信任。

看看項文曜,本來在貴州做得不錯,但失了皇帝的信任,就被嶽正摘桃子了。

他朱英必須表明身份,他是皇帝的忠犬。

這樣,他才能在地方放開手腳。

起碼有言官汙蔑他造反,皇帝會給他一個解釋的機會,僅僅這個機會,就非常重要了。

所以,朱英要提出一個朝臣不敢提的觀點,他在告訴皇帝,我朱英是您忠心的走狗,汪汪汪!

於謙要是敢說這番話,皇帝會立刻砍了他;

姚夔等人為了留住朱祁鎮,已經耗儘了皇帝的耐心,就算想說,皇帝也不給機會說。

所以朝中有人看得清楚,卻不敢說、不能說。

地方督撫中,朱英的功績最大,又得皇帝寵愛,所以他敢說。

其實,這番話若他不說,到了南京,胡濙也會說的。

皇帝沒對士紳動手,一旦動手,無論在北京還是南京,都會有人勸諫的。

朱英卻抓準這個時機,向皇帝搖尾乞憐,簡在帝心。

“臣謝陛下不殺之恩!”

朱英磕頭謝恩。

“朕是聽不進勸的皇帝嗎?”

朱祁鈺看著他:“雖一彆兩年,朕的初心,從未變過。”

“什麼勸諫的話,朕都聽得進去的。”

“陛下賢名,是以天下昌盛。”朱英磕個頭站起來。

“朱英,你把朕帶坑裡了。”

朱祁鈺反應過來了:“朕何時說要鏟除天下士紳了?”

“陛下,即便是一地士紳,也不能鏟除呀!”

朱英正色道:“大明基層,掌握在士紳手裡,鏟除了士紳,誰來填補基層呢?”

“中樞來!”

朱祁鈺道:“朕要收回收稅權,中樞來親自收稅。”

收稅權,放在地方士紳手裡,是中樞的弱點,一旦地方抗稅,財政就難以維係了。

而且,他要重建基層,把皇權伸到鄉村去。

朱英還要說。

朱祁鈺擺擺手:“朕要開海,若不剪除士紳,就貿然開海,朱英你說,誰會是最大受益者?”

“伱說的沒錯,大明的基石是士紳。”

“但是,它隻能當成基石,而不能當朕的絆腳石,更不能翻身起來,壓在朕的腦袋之上!”

朱英明白了,皇帝擔心士紳擁有巨大利益之後,變成財閥世家。

“陛下可設重稅,用重稅來挾製士紳。”朱英這個辦法最好。

大美遍地財團,政府依舊穩如泰山呢?因為收稅製度優越,把財團當成羊毛來薅。

太祖皇帝構架大明時候,也走的是這條路,對士紳收重稅,把他們當成肥羊。

結果,太宗皇帝靖難,為了穩定皇位,被迫和士紳做妥協。

後世之君都是短命鬼,就給了士紳做大的機會。

“把你的想法寫出來。”

“臣遵旨!”朱英欲言又止。

“用膳吧。”

用過早飯後,則打發朱英去寫奏疏,他則一邊看奏疏,一邊思考士紳的問題。

晚間時候,項忠和梁珤入龍船拜見。

二人風塵仆仆,從海上而來。

先稟報了戰果,以及水師訓練程度,重要的是水師戰力。

朱祁鈺聽得仔細:“朕欲組建六大水師,定額在六十萬以上。”

“其一是渤海水師,駐紮天津,兵額為十萬,寶船六艘,大艦千艘,中、小船若乾。”

“項忠,朕想讓你來擔任渤海水師總兵官,負責渤海灣內,北直隸、遼寧、山東三省海上一切事宜。”

“並允許你在青島,修建一處駐地,若南方有軍務,可從青島出港馳援南方。”

“同時,在大連也修建軍港,隨時可馳援朝鮮。”

項忠一聽寶船六艘,就知道皇帝要有大手筆。

節製十萬大軍啊,何等位高權重?

但項忠卻感到滿滿的責任,他跪伏在地:“臣必殫精竭慮,為陛下執掌渤海水師。”

“朕還要設朝鮮水師,駐紮在對馬島上,實額十萬,負責整個朝鮮東西安全。”

“總兵人選,朕還沒考慮清楚。”

“改鬆江府,為上海府,建立上海水師,實額十五萬大軍,和渤海水師規製一樣。”

“梁珤,你來擔任上海水師總兵官!”

“負責江蘇、南直隸、浙江沿海軍務。”

“改江蘇海州為連雲港,在連雲港的島上,建立一個軍港;在鹽城、豐利外,建築軍港;在寧波府舟山,建立軍港;在台州府海門衛和溫州府磐石衛都建立軍港。”

“整個東南沿海的要務,朕全都放在你的肩上了!”

梁珤就知道,皇帝隱藏他兩年,會給他一個大驚喜。

果然,整個東南沿海的水師,都在梁珤身上,梁珤很快就要立下大功,榮封國公是早晚的事情。

“臣謝陛下重用!”梁珤磕頭。

“在福建設福建水師,沿海各府皆建軍港,實額七萬人。”

人選朱祁鈺還沒想好。

之所以人少,主要是福建暫時沒有戰事,等擴入台.灣後,再行增加。

“在兩廣沿海,建立南海水師,駐地設在廣州和蓋寶島安南),並在兩廣沿海全部建軍港,實額十五萬。”

兩廣沿海,至關重要,朱祁鈺其實是想讓方瑛來做的。

但方瑛還在督撫兩廣,分身乏術,隻能從中樞調人。

得派個能臣去,不能全用勳爵。

“等收複交趾之後,朕還要建交趾水師,實額十萬,負責整個中南半島上的軍務!”

六大水師,兵額高達六十七萬。

這個數字未來還會增長。

現在定下來的兩個總兵官,就是梁珤和項忠。

項忠心裡微微失望,接下來,渤海水師戰爭是最少的,他立功的機會最少。

“說是六大水師,其實就你們手上兩萬多人。”

朱祁鈺自嘲笑道:“如今的重中之重,一是東南沿海的倭寇,二是以對馬島為跳板,進入倭國。”

“所以呀,項忠和梁珤,你們兩個肩上擔子最重。”

項忠眼睛一亮,隻要他做得好,那麼南海水師未來還得他掌印。

從兵額就知道,南海和上海兩大水師,在未來是重中之重。

水師隨駕南下。

朱祁鈺在濟南府足足停了七天,龍船才南行。

在十月下旬。

逯杲的奏疏傳來,經過逯杲調查,暹羅王拉梅萱確實有吹噓之嫌,暹羅確實有畝產30石的土地,但非常少,至於畝產18石的土地,也並不多,暹羅畝產4石的土地是非常的多。

但是,暹羅確實沒有大饑荒。

暹羅百姓懶惰,不事生產,卻不挨餓,說明土地適合耕種。

隨侍的重臣不多,但都是皇帝看重的青年才俊,比如何喬新、何宜、丘濬、彭韶等人。

“陛下,按照逯指揮使說的,暹羅人並未精耕細作,甚至還有很多荒田,就已經不挨餓了。”

丘濬咋舌:“臣看那暹羅王其實所言不虛,隻是百姓並未精耕細作而已。”

朱祁鈺點頭:“你有什麼看法?”

丘濬翻個白眼:“當然是打下來嘍。”

朱祁鈺大笑:“對了,內閣為何沒有批複?”

他在想,怎麼才能和暹羅接壤呢?

“陛下,內閣怕是認為該打下來,所以批複也是浪費筆墨。”丘濬淨說大實話。

朱祁鈺不以為忤:“內閣愈發慵懶了,不批複來糊弄朕,哈哈。”

“陛下,暹羅王欲進獻稻種,您是何看法呀?”何喬新開口。

何喬新是何文淵的兒子,此人甚是不凡,連胡濙、於謙都對他讚不絕口。

“收著,暹羅缺馬,讓太仆寺賜下些蒙古馬,賜一百匹吧。”

朱祁鈺現在有多是馬。

大明境內的馬場,都在陸續拆除,草場也要改成耕地。

而在熱河、寧夏、漢州、山西等地,設下了十幾個大型馬場,一百多個小型馬場,馬文升上任後,對馬場進行新規劃。

如今大明有良馬四十多萬匹,種馬十二萬匹,駑馬、挽馬過百萬匹。

這麼多馬,當然不是買來的。

而是戰爭的繳獲。

牛羊更多,等今年年底會殺很多很多羊,這些羊會製成臘肉存放起來。

“陛下,賜駑馬怎麼樣?”丘濬笑問。

“你怎麼這麼摳呢?還要和暹羅做生意呢,多賜點良馬,讓他們找咱們買馬……”

丘濬卻跪在地上:“陛下,馬不可輕賣!”

“暹羅盛產稻米,若再賣給他們戰馬、火器,他們可就成為中南霸主了,大明想打下他們,何其困難?”

何喬新、何意、彭韶跟著反對。

“嗯,賜幾匹良馬吧,然後多賜駑馬。”

“陛下聖明!”丘濬磕頭。

“告訴逯杲,朕對大象沒興趣,象輅朕早就不用了,讓他們多獻稻米和水果來。”

馮孝讓司禮監的人擬定聖旨。

“催促夏塤,交趾該重回大明的懷抱了,下一個雨季來臨之前,朕要整個安南!”

朱祁鈺對夏塤隔岸觀火有些不滿。

不快些吞並安南,就無法打通去暹羅的道路,沒有天兵威壓,暹羅就不會恐懼於大明。

“陛下,占城國已經隻剩下片隅之地了,咱們吞並安南後,該怎麼辦?”何喬新發言。

“占城王室還算恭順。”

朱祁鈺沉吟道:“就宣回大明來,挑個地方,封個伯爵,養著吧。”

“陛下,太祖祖製,非軍功不可授爵!”

丘濬反對:“而且,占城國已經不剩什麼地盤了,卻要榮封世襲罔替的伯爵,大明吃虧了呀!”

何喬新也道:“大明伯爵何其難封,都是將領用命拚回來的,給占城王室封爵,該封幾個?那麼以後其他王室呢?難道都封爵位嗎?那樣的話,大明爵位還值錢嗎?”

朱祁鈺沉吟:“你們怎麼看?”

“回陛下,臣以為封武勳,帶回京師榮養起來。”何喬新夠糊弄人的。

武勳是散官,並不世襲。


最新小说: 狂戰天尊 冰雪與狐蘿卜 曆史我亂穿 東莞的集體夫妻房 詭事密錄 官場:從基層開始踏上權力巔峰 搬空家產隨母改嫁,在大院當團寵 諜戰:我有萬惡之王係統 克係腐潰邪神,從密大教授開始 冷婚三年,提離婚他卻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