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氣運大男主,倭靈王,朱祁鎮_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27章 氣運大男主,倭靈王,朱祁鎮

第327章 氣運大男主,倭靈王,朱祁鎮(2 / 2)

大明屍體防腐技術很好,能保證屍體幾年不腐爛。

問題是,皇帝若從中作梗,不給你用,難道任由朱祁鎮的屍體潰爛嗎?

“他非要如此對待他兄長嗎?”孫太後隻是哭。

胡濙也難辦。

但此刻絕不是退讓的時候,一旦他退讓,皇帝肯定會鋌而走險,弄死孫太後,這會影響天家聲望,影響朝堂穩定。

“陛下想讓陽武侯和交國公聯姻。”

divcass=”ntentadv”陽武侯就是常德的兒子,孫太後的外孫。

外孫終究不姓朱,這個當口,她並不在乎。

關鍵常德和皇帝走得近,不用她擔心。

“如今朝堂大定,內政修明,國庫豐盈,今年就會定下開海國策,財政收入怕是要超過三千萬。”

胡濙忽然說起了朝政,孫太後沒聽明白。

“有如此聖君臨朝,天下萬民景仰。”

“陛下又有親子,皇子雖小,卻終究會長大的。”

猛地。

孫太後瞪圓眼眸:“太子不爭不搶,對他孝順,難道還要再廢再立嗎?”

胡濙卻不接口,幽幽道:“陛下倒是能敕封兩個王爵出來。”

這是在拿親王爵堵孫太後的嘴。

以前親王不值錢,但很快,親王就會非常值錢。

“都去倭國?”孫太後可不想在國內分封,想去國外分封。

“陛下的意思是,一個倭國,一個彆國,任選。”

這是皇帝的條件。

孫太後思索半晌,卻道:“他萬一反悔怎麼辦?”

“聖母,天下這麼大,難道還沒有親侄兒的容身之地嗎?”胡濙覺得這問題多餘。

是啊,他疆域已經這麼大了,管不過來呀,隻能分封出去。

宗室裡,血脈最近的肯定是自己親侄子啊。

“那您說我兒之死,跟他有沒有關係?”孫太後還是想不通,好像有關係,又好像沒關係。

胡濙苦笑:“聖母啊,陛下為何要戕害親兄啊?”

“如今朝局,看似對陛下有利。”

“可倭郡王薨逝,橫生波瀾,讓新政被迫終止,最頭疼的就是陛下啊。”

孫太後將信將疑,幽幽一歎:“希望他不要反悔便是。”

胡濙鬆了口氣,諡號的事算定了下來。

“但什麼諡號,需要哀家來定。”

此事可就越權了。

彆說是孫太後,就是皇帝都無權定諡號,這是臣權,臣子最重要的權力。

“後宮不得乾政,請聖母自重。”胡濙聲音冷硬。

孫太後訕訕而笑,她才想到,連皇帝都定不了,她定什麼?

“那葬去倭國之事?”

“暫時應該不能,畢竟倭國尚在內亂,不能將倭王葬過去。”

“日後之事,怕是難說。”

胡濙不敢說死了。

畢竟人家兒子分封去了倭國,難道還回大明祭祖嗎?肯定是葬去倭國更好,省著來回牽絆。

孫太後欲言又止。

“聖母,陛下事母甚孝,在民間頗有盛名,您穩坐釣魚台便是。”胡濙安撫她。

“哀家娘家也有幾個小子是打仗的材料,放入軍中曆練一番,您看如何?”

孫太後這個條件提得巧妙。

沒有了朱祁鎮,孫家這個外戚,隻能攀附朱祁鈺了。

“回稟聖母,陛下向來重視人才,如今南北都要打仗,您讓孫大人上疏兵部即可。”

這點小事胡濙能做主。

孫氏也被皇帝折磨夠嗆,也該老實了。

隻要孫承宗不是太爛,皇帝會投桃報李,恢複會昌伯爵位的,這是政治交易的一部分。

皇帝沒那麼小氣。

“還有一事。”孫太後又開口。

胡濙卻皺眉,孫太後太貪心了。

“本朝雖是兩個太後,但哀家之後,是要和先帝同衾同穴的,哀家擔心,百年之後,會有變化。”

孫太後這個擔心是很合理的。

畢竟等她死後,吳太後肯定會想辦法謀取和先帝合葬的機會,而她的兒子又是皇帝,一言而決的事。

“老臣這就去請示陛下,讓陛下給您一個滿意的交代!”胡濙可不敢隨便插手皇家事。

他匆匆離開,孫太後卻目光閃爍,還該謀求什麼呢?

很快,胡濙來而複返。

拿著皇帝的親筆手諭,承諾孫太後,絕對會和先帝合葬。

孫太後舒了口氣:“多謝老太傅為哀家籌謀。”

“老臣為聖母效力,理所應當。”胡濙行禮後,退出仁壽宮,又返回乾清宮。

此事就定下來。

朱祁鎮以親王禮下葬,諡號是平諡。

恢複孫承宗會昌伯爵位,等孫太後死後,必須以皇後禮節和宣宗皇帝合葬。

朱祁鈺自然都答應了。

“朕覺得倭夷王,更符合他的一生。”朱祁鈺幽幽道。

克殺秉政曰夷。

安心好靜曰夷。

這是個惡諡。

胡濙翻個白眼,這種事可不是跟皇帝商量,而是閣部商量的,跟皇帝沒關係。

朱祁鈺就提個建議。

手諭走水馬驛站,快速傳入北京。

倭郡王的薨逝,惹得滿城風雨,陰謀論不多,桃瑟新聞遍地都是,也有一些指桑罵槐的言論。

言論放得太開,不利於統治。

但是,想搞臭倭郡王,桃瑟新聞不就是最好的辦法嗎?

到時候誰會關心倭郡王到底是怎麼死的?

隻要信息足夠多,足夠亂,誰也查不出來什麼。

於謙則兩耳不聞窗外事,他不敢聽,也不想聽。

他有點琢磨透了,漢宗案、妖書案的目標不是他,皇帝壓根就沒把他當成一個對手。

不禁氣惱,又有幾分失落。

短短四年,皇帝成長得這麼快。

皇帝沒瞧得起他,但文官卻對他群起而攻之,把他趕出了內閣,讓他老老實實當一個勳貴。

李賢秉政,卻倭郡王之死,搞得焦頭爛額。

被皇帝叱罵。

估計現在李賢也在後悔。

“皇帝棋高一籌啊。”

於謙之前還笑話過皇帝,皇帝是千防萬防的防他,還覺得皇帝防不住他。

結果,最大的小醜是自己。

皇帝壓根就沒防他,因為他反不了。

自始至終,試探的是民間輿論,試探的是民間對倭郡王的態度,最後才兩顆紅丸,送走了倭郡王。

滿堂朝臣,聰明人不知凡幾。

想通此節的人很多。

但沒有證據。

皇帝確實和倭郡王和解了,倭郡王有病,確實是又殺又勸,看看那些歸檔的聖旨,有一百多道。

難道這還是假的嗎?

裡麵還有常德公主的親筆信,聖母的懿旨,還有太後的規勸懿旨,但有用嗎?

歸根結底,是倭郡王自己不爭氣。

病倒一次又一次,救過來一次又一次,結果自己偷吃藥把自己給吃死了。

如今各種花邊新聞泛濫,倭郡王如何死的反而沒人在意,在意的是他和那些伶伎做過什麼,樓歪了……

京師依舊繁華,倭郡王的薨逝,擋不住張燈結彩。

然而,又一顆重磅炸彈炸開。

周王自縊了。

可以說是畏罪自殺,俞士悅從倭郡王死前吃的藥開始查,立刻查出來,在薨逝前幾天,倭郡王曾派人去周王府索藥。

拷打之後,得知不是索藥一次,而是多次。

醫案上,倭郡王隻吃一顆紅丸。

其實是吃了五顆。

讓太醫來查,發現有三顆是假的。

這一查,自然就查到了周王和進獻仙丹的道士。

周王立刻自儘了。

同時,聖旨傳來,關閉所有青樓,查抄青樓。

忽然黑冰台的人出動,大理寺協辦,查青樓,尤其是送給倭郡王伶伎,曾經待過的青樓。

“周王畏罪自殺?”俞士悅坐在大理寺監牢裡。

裡麵正在拷打正一道道士。

道士說,他們本在賀蘭山上修道,是周王找到他們,請他們煉製一種救命的仙丹。

那是景泰十一年冬月。

他們一共煉了三枚仙丹,全都交給了周王。

不可否認,第一顆仙丹確實救了朱祁鎮的命。

問題是朱祁鎮強索仙丹,剛吃沒幾天就吃第二顆。

壞就壞在周王把仙丹給換了。

道士們一口咬定,是周王的錯。

俞士悅也在琢磨此案,皇帝的聖旨傳來,嚴令他必須查明,可這是字麵上的意思。

實際上呢?是要抹除一些痕跡吧?

此案的妙,妙在朱祁鎮用了16個月,把自己尚且可以的形象徹底敗光,讓天下人都認為他是貪生好瑟之徒。

再看看皇帝,勵精圖治、內政修明,最讓人稱道的是,他後宮妃嬪不多,且都有身孕。

兩相對比,還是皇帝是明君啊。

當初讓他繼位,是最正確的決定。

紅花,永遠需要綠葉來配。

皇帝的口碑,在民間迅速攀升。

那就把此案釘死!

俞士悅明白了,綠葉,就徹底綠下去。

很快,南宮伺候的老太監、老宮女拷打下,把什麼都招了。

這些人都是曾經朱祁鈺從宮中打發出去的,很多都是朱祁鎮的人,把他們放出來,伺候朱祁鎮,比活著強。

從朱祁鈺巡幸南京後,陸續放出來一千多個太監、老宮女,這些人都是被層層審查,覺得不合格的人。

全都打發去南宮,伺候朱祁鎮去。

此事過後,怕是全部要處死。

俞士悅看著口供,和歸檔裡記錄的差不多,隻是多了些細節,比如朱祁鎮如何臨幸美人。

很快,口供裡的內容,在京師裡麵廣為流傳。

周王死了,為他辦事的奴婢還活著呢。

俞士悅很快拿到了周王手下的口供,跟著抓捕了秦王、唐王、蜀王等王。

案件逐漸明朗。

給倭郡王進獻美人,是周王和蜀王的主意,畢竟朱祁鎮掌管宗人府,他們當然得投其所好。

投著投著,就把倭郡王給害死了。

景泰十年冬月,南宮發生一件趣事,一個民女欲對倭郡王行不軌之事,被南宮太監發現。

原因是倭郡王甚是暴戾,那事的時候太凶了,黃花閨女受不了,常有屍體拉出來。

她恐懼之下,就要謀殺倭郡王,結果被人發現後杖殺。

從那之後,朱祁鎮就不喜歡良家美人,而是有了和曹賊一樣的喜好。

蜀王一合計,就給他進獻了兩個伶伎,會唱曲兒還身懷秘技,卻讓倭郡王嘗到好了。

倭郡王愛昌吉,不是彆人逼的。

俞士悅查案,就像個漏勺一樣,查到什麼,民間就知道什麼,還有很多報紙跟風報道,越傳越神。

李賢也不管,天下事這麼多,誰有功夫在朱祁鎮一個人身上耽擱呀?

俞士悅一邊追查,一邊思考,皇帝到底要什麼?

每天的調查結果,都送去南京。

“該殺!該殺!”

孫太後暴怒:“該死的周王、蜀王,他們為何如此戕害我兒?”

“皇帝,你就看著你哥哥被糟踐嗎?”

朱祁鈺也頭疼。

朱祁鎮的桃瑟新聞,在南京都傳得沸沸揚揚了。

“傳旨,周王進獻伶伎,戕害倭王,卻畏罪自殺,讓案件變得撲朔迷離,讓朕兄死得不明不白!”

“褫奪周王封號,其後人貶為庶人,周藩皆除郡王號,貶為鎮國將軍!將軍等人,爵降一級!”

“蜀王糾集宗室,向倭王進獻伶伎,非人也!除蜀王爵位,本人去中都守靈,後人不許襲王爵!其蜀藩,隨從蜀王,戕害朕兄,皆除王爵,貶為鎮國將軍!將軍等人,爵降一級!”

朱祁鈺嚴懲首惡。

但孫太後卻還未出氣:“這就完了?那些給鎮兒進獻伶伎的,都該死!”

“他們為什麼要給他進獻那些臟人?”

孫太後恨不得把所有人全都殺光。

朱祁鈺緩緩道:“再傳旨,給倭郡王進獻伶伎者,皆爵降一級,若有未給倭郡王進獻伶伎者,爵升一級!”

不能做得太明顯。

有人降,就得有人升。

反正這次之後,宗室一個親王都沒有了,最大的就是郡王。

也不對,親王有,都是朱祁鎮的兒子,其他人就沒有了。

“皇太後,這樣可否滿意?”

孫太後哼哼兩聲。

朱祁鈺給馮孝使個眼色,讓馮孝把消息傳出去,說朕拗不過皇太後,暫且如此,等皇太後氣消了,就恢複爵位。

誰信誰傻子唄,拿掉了就自認倒黴唄,誰讓你們亂押寶。

內閣之中,卻在商量諡號。

“不如加靈吧,不勤成名曰靈;死見神能曰靈;亂而不損曰靈。”王複開口。

趙武靈王、漢靈帝。

倭靈王。

剛剛傳來聖旨,禮節再次提高,以半帝禮下葬,下葬地點是蝦夷島。

並將蝦夷島合並進入倭國,分封給下一代倭王。

內閣見怪不怪,這肯定是皇帝和孫太後的政治交易,提高下葬禮節,然後不葬在京中。

皇帝也大方,決定掏15萬,在蝦夷島給朱祁鎮建造陵寢。

陵寢怕是要耗時一段時間,朱祁鎮要停靈在南宮之中。

南宮也從居住之所,變成了靈堂。

孫太後擔心屍身停留太久會惹人覬覦,就讓四弟孫續宗帶著人去守靈,皇帝也答應了。

至於朱祁鎮的四個兒子,則搬去百王府居住。

依皇帝聖旨,有封號的、無子女的殉了,伶伎則杖殺,打造棺木,一起停在南宮。

然而。

太子朱見深卻跑到乾清宮中哭訴。

“求聖上寬恕周妃吧!”朱見深知道,她母親得了花柳病,皇帝要把她母親也殉葬。

朱祁鈺看著已經長成的朱見深,眉目和其父朱祁鎮有五分相,長得很帥。

如今大權在握,已經不在意他了。

心態自然和四年前不一樣,四年前還在刀尖上跳舞呢,為了活下來無所不用其極。

“太子,起來。”

朱祁鈺道:“汝母花柳病之病,治無可治了。”

“倭王在下麵,也需要人照料,你母親雖不是他的結發妻子,卻給他生了兩兒一女,關係匪淺。”

“讓她去照料倭郡王,是應該的。”

“再說了,這是皇太後的意思。”

朱見深神色一震,旋即釋然,皇祖母不喜歡周氏,認為周氏勢利,不像錢皇後那樣忠誠。

很顯然,和倭郡王合葬的,也不會是現在的周王妃。

朱見深雖然和母親沒什麼感情。

終究還是希望母親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

“兒臣去求皇祖母。”

朱見深很懂事,知道什麼該要,什麼不該要,對於朱祁鎮的死,自始至終都沒說過什麼話。

這就是絕頂聰明人。

“送太子一份地圖。”朱祁鈺莫名其妙的道。

朱見深卻渾身一震,恭恭敬敬行禮。

他的太子之位要到頭了。

世界地圖,是要把他分封出去,那也不錯,起碼比在宮裡擔驚受怕的強。

至於倭郡王的死因,他不想去想,也不敢去想。

朱祁鈺看著他的背影,幽幽道:“太子長大了呀,也懂事了,朕可以放心了。”

馮孝渾身一顫,眸中閃過一抹殺意。

“天下這麼大,難道都分封給朕的兒子嗎?”

朱祁鈺瞪了他一眼:“他當朕這麼多年兒子,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挑個好地方,分封出去,當皇上吧。”

今時的眼界,早已經不是四年前了。

朱祁鈺的眼睛,在世界上,而非小小的大明一隅之地!

也不再是爭奪皇位時的謹小慎微、處處算計,任何事都要掰開了揉碎了思來想去的時候了。

他是皇帝,掌握著萬裡河山、億萬生靈,他指向哪,就能征服哪。

“皇爺,交趾傳來壞消息了!”

正想著呢,有太監匆匆進來,將一封火漆密奏呈上來。

朱祁鈺心裡咯噔一下,又打臉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被師父瞞了多年,我原來早已無敵 嫁太監?踏破鬼門女帝鳳臨天下 年代:赤腳醫生下鄉,開局誤入村花門 卡牌,沒人比我更懂它 重生84:九個賠錢貨?我把女兒寵上天 快穿係統:炮灰隻想壽終正寢 香江神算,假千金她是玄學大佬 足球:奇葩任務,開局震驚德意誌 洪荒,從祭祀女媧開始改命 謝邀,人在崩鐵,虛一直構